腫瘤成江門青壯年人士頭號「殺手」

金羊網訊 記者陳卓棟,通訊員江衛宣、譚耀廣報道:2017年江門市戶籍居民預期壽命79.65歲,15歲至64歲的人群中腫瘤排行死因首位。這是江門市衛計局9日發佈的《2017年江門市死因監測數據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所提供數字。

江門衛計局人士表示,包括腫瘤在內的慢性病是一種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得到有效的預防與控制。為了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江門市正貫徹落實多項措施,進一步加強慢性病的預防控制工作。

慢性病成江門居民主要死因

《報告》顯示,2017年,江門市戶籍居民的粗死亡率為721.79/10萬,略低於2016年的739.23/10萬;標化死亡率為369.03/10萬,亦低於2016年的385.88/10萬。與此同時2017年,江門市戶籍居民的期望壽命為79.65歲,略高於2016年的79.23歲。

據悉,在全死因順位前十位中,除損傷和中毒、傳染病外,其餘八種死因均為慢性病。慢性病死因佔全死因的比例超過85%,慢性病已成為江門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2017年,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這三種慢性病佔全死因的比例均超過20%,這些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其死亡集中發生在50歲以後。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江門市因惡性腫瘤死亡6269例,佔全死因的21.89%。在不同年齡組人群死因順位統計中,包括5歲至14歲的少年組、15歲至44歲的青年組、45歲至64歲的中年組,其死因首位均為腫瘤。至於65歲以上的老年組,腫瘤也排在死因第二順位。對於青壯年而言,腫瘤已成為最危險的“殺手”。

《報告》顯示,惡性腫瘤死因順位前十位依次為:肺癌、肝癌、結直腸癌、鼻咽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白血病、腦瘤和子宮癌,佔所有惡性腫瘤死亡的82.39%。惡性腫瘤的死亡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0歲至29歲年齡組以白血病、腦瘤和淋巴瘤多見;30歲至39歲年齡組以肝癌、鼻咽癌和肺癌多見;40歲至49歲年齡組以肝癌、肺癌和鼻咽癌多見;50至59歲年齡組亦以肝癌、肺癌和鼻咽癌多見;60歲至69歲年齡組以肺癌、肝癌和結直腸癌多見;70歲至79歲年齡組亦以肺癌、肝癌和結直腸癌多見;80歲以上年齡組以肺癌、結直腸癌和肝癌多見。

江門將加強慢性病預防控制

江門市衛計局人士表示,目前江門市慢性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面臨諸多挑戰,需貫徹落實《江門市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進一步加強慢性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全面推進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全面推進省級健康促進縣(區)創建工作,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工作力度,落實各項干預措施,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控制慢性病的危險因素;貫徹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年為老年人免費提供健康體檢和健康指導,加強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的規範化管理,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加強慢性病防治機構和隊伍能力建設,疾控機構設置獨立的慢性病防治科室和配備專職人員,履行慢性病公共衛生防控職責,健全疾控機構、醫院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體系;進一步加強慢性病監測評估工作,規範開展全人群死因登記報告,全面開展腫瘤隨訪登記、心腦血管疾病登記報告等慢性病監測工作,掌握慢性病的流行特徵,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