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赣州用铁水浇固城墙成就“铁城”美名

赣州位于我省南部,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章江和贡江在其境内汇合为赣江,故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贸繁盛之所。悠久的历史给这里留下了许多意蕴深厚、古朴沧桑的历史遗迹,昂首屹立在章江边的北宋古城墙就是其一,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兴衰嬗变。

西汉高祖年间设置赣州城

城址几经搬迁于南朝固定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将灌婴先后在九江、南昌、赣州建制。当时的赣南属于汉朝南疆,灌婴建城于溢浆溪(今蟠龙镇一带),扼守在章江至梅关古代军事通道上,属于典型的具有军事意义的城堡,主要用于驻扎军队,以抵御南越王赵佗(南越于汉武帝时期才归顺汉朝)。

关于赣州城的这一概念一直沿用到唐代。多年来致力于赣南地域文化研究的当地史学专家周建华曾介绍,在这期间,赣州城几经搬迁。在溢浆溪建城500年后,因洪水泛滥,西晋太康末年(约公元289年),城址迁至今虎岗一带的葛姥城。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郡太守建土城于章、贡二江之间,并将政治中心从雩都(今于都)迁于此。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因城毁于兵火而迁到今七里镇一带。南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改南康郡为南康国,移治雩都。南朝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复迁南康郡治与赣县县治于章、贡二江之间,并从那时开始沿用千余年。

北宋赣州用铁水浇固城墙成就“铁城”美名

北宋赣州知州孔宗翰

用生铁浇筑城墙石基石

在古代,城墙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对于每座城来说都至关重要。在赣州古城现址(章江与贡江汇合处的三角区内,范围约3.05平方公里)筑城的时间是东晋永和五年南康郡太守高炎当政期间。据相关史料记载,经过一段战乱频发的时期后,各地割据政权为巩固自身,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筑城。当时,高炎带领官民夯土筑城,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城墙防御体系,奠定了赣州古城墙的最初形态。

据《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史书记载,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宁都人卢光稠萌发了称王的念头,于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聚众起义,占据虔州(赣州古称)后自任刺史,后被梁朝廷委派为百胜军防御使兼岭开通使,封为舟汝王,管辖虔州、韶州。他主政期间,将城区由1平方公里沿贡江向南扩大到3平方公里。但当时的城墙仍旧是土墙,在历史的洪流中早已被侵蚀殆尽。

记者了解到,直到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至圣先师”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担任虔州知州,他在了解到江水年年冲击原有土筑城墙,造成灌城现象危害百姓后,决定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并以砖石全面改砌城墙,逐渐把土城墙改为砖石城墙,以阻挡水灾侵扰。正如《宋史》所记载的:“宗翰,字周翰,登进士第……知虔州,城滨章贡两水,岁为水啮。宗瀚伐石为址,治铁锢之,由是屹然。”

城墙坚固高大又有江水相助

使赣州古城获誉“铁城”

据当地导游彭晶介绍,在城墙由土筑改为石砌并以铁水浇固之后,因城墙坚固,又有气势滔滔的江水“相助”,使得赣州城变得易守难攻,从而获得了“铁城赣州”的美名。据相关史料记载,历史上太平军两次声势浩大的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能将其攻破。

除了修筑城墙,增加古城的防御系数外,风流倜傥的孔宗瀚还在贡江、章江交汇处的城墙之上建起了一座石楼,供文人雅士观景品茗。石楼建成后,孔宗翰亲自登台,以四周美景为主题作了8幅画,取名《虔州八境图》,并请著名诗人苏轼赋诗8首,为《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

17年后,苏轼贬官岭南,途经赣州,登临八境台,见此地美景,感慨原诗“未能道其万一”,于是补作《八境图后序》。从此,虔州八境台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唱和不绝的诗画台。据介绍,在《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中,苏轼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城市八景,为后世所模仿,如燕山八景、泸城八景等。赣州也因此成为“八景”文化的发源地,扬名海内外。

如今,八境台在经历过几次焚毁与重建之后,仍以傲然的姿态屹立在古城墙之上。登临其上,面对城下滚滚奔流的江水,确有一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之感。

北宋赣州用铁水浇固城墙成就“铁城”美名

经过900多年不断修缮

城墙结构与设施不断优化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修筑城墙。赣州市博物馆办公室的钟庆禄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各地不少保存较好的古城墙大多都是那时兴建的,赣州宋代城墙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北宋砖砌石墙,比那些明代城墙还要早数百年,因而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赣州宋代城墙之所以能够较为完好地保存到今天,也得益于900多年间历朝历代的不断修缮加固,使其越加高大雄伟,同时,古城墙上的配套设施也不断优化。据介绍,古城墙上曾有墙垛、城楼、警铺、炮楼、马面等各种防御设施,整个城池还设有“十三门”,1949年后尚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朝天门、建春门、涌金门、小南门等7座城门,其中3座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城门外的护门小城,属城墙的一部分),现今仅存4座城门。

在历次修缮中,最重要的一次要数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虔州知州刘彝主持修建了“福寿沟”。“福寿沟”与城中大小池塘和兼具防洪、防御功能的古城墙共同组成了精密的排水系统,长久解决了临江而建的赣州城的水涝之患。彭晶说:“或许正因为有了良好的排水系统,使得赣州宋代城墙不用经历洪水侵蚀,因而保存完好。”

墙体中保留数万块铭文砖

记载赣州城千年兴衰嬗变

更为珍贵的是,赣州古城墙至今保留有历朝历代数万块铭文砖(用于刻字的砖,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记者从赣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室了解到,据赣州市博物馆调查统计,现存3600多米的古城墙上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砖521种,包含宋代的142种、元代的4种、明代的185种、清代的119种、民国的5种以及年代不详的66种。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最晚的一种记有1915年。

这些镶嵌在古城墙上的珍贵铭文砖,就像一部“史书”,记载了自北宋修筑城墙以来千余年赣州城的兴衰嬗变,对研究赣州古代城市建设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古代城市建设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