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抬着棺材上战场,血战日军7天7夜,触怒蒋介石被枪毙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开始,他被调往华北前线抗日,在出征前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欢挥师北上,将与日倭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师长抬着棺材上战场,血战日军7天7夜,触怒蒋介石被枪毙

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至今催人落泪,可他是名字却早已被人遗忘,他就是抗日英雄黄樵松,一个抬着棺材上战场的师长,他手下三个排就杀日军近千人。

黄樵松是河南尉氏县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有时候甚至要跟随父母出门讨饭,可是他从小就听了许多岳飞抗金的故事,深深的影响了他。

1922年,21岁的黄樵松中断了学业,他想要参军报国,可惜在体检时因为太矮没选上,他号啕大哭,抱着一棵大树边哭边咬,把树咬掉一块皮,他的精神感到了主考官,破例录取。

1924年,黄樵松被挑选担任了冯玉祥卫队的连队长,后来又升为营长,之后他参加了北伐军,又参加了中原大战,此时的黄樵松已经是身经百战了。

但他厌恶了自己人打自己人,尤其是在日军侵占了东北之后,黄樵松更是一心想要抗日,在1937年7月,已经是79旅旅长的黄樵松,终于可以走上前线抗日。

师长抬着棺材上战场,血战日军7天7夜,触怒蒋介石被枪毙

当时黄樵松驻守在湖北孝感一带,奉命北上,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辆日本的装甲队,几十个日军很快被歼灭了,8月11日,在南口战役中,黄樵松被派往攻占良乡。

不辱使命,黄樵松派了一个营和一个机枪连,半夜潜入城中,和日军展开巷战,随即占领了良心,牵住了日军,随后黄樵松全军退到琉璃河一带防守,同日军对峙40多天。

此后黄樵松又和日军打了几次,最惨的一次双方肉搏十余次,台儿庄大捷黄樵松也有份功劳,不过黄樵松打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仗是守卫南阳。

1945年3月,日军还在做垂死挣扎,日军集中7万余人进犯南阳、襄樊等地,此时的黄樵松已经是68军143师师长,奉命驻守南阳。

面对7万余日军,黄樵松丝毫没有胆怯,他一边修筑工事,一边也为自己打了口棺材,他把棺材抬到军中,以表和南阳共存亡的决心,这一仗打的异常惨烈。

黄樵松亲自到了前沿阵地,日军入城后双方展开巷战,又把日军赶出了城,双方激战7天7夜,其中429团的三排战士,歼敌近千人,全部战死。

师长抬着棺材上战场,血战日军7天7夜,触怒蒋介石被枪毙

7天后,黄樵松接待命令,率军突围而出,这是黄樵松最后一次打日寇,日军投降后,黄樵松不愿为蒋介石卖命,1948年11月,他在太原计划起义事泄,被蒋介石杀害,时年4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