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全力保護4萬餘株珍貴樹木,綠色「活文物」煥發生機

讓古樹名木活起來

古樹名木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我國各地古樹名木眾多,僅北京就有4萬餘株。歷經滄桑的古樹名木,保存了彌足珍貴的物種資源,孕育了自然絕美的生態奇觀,承載了人類發展的歷史積澱。

紅牆碧瓦,古樹參天,盡顯古都神韻。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餘年的建都史,除了給北京這座古都留下數不盡的歷史古蹟、文化遺產,還留下4萬餘株古樹名木(其中古樹3.9萬餘株、名木1300餘株)。它們是首都悠久歷史的見證,在展示古都風貌、體現古都特色、弘揚歷史文化、寄託鄉思鄉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等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力度,堅持日常養護管理和搶救復壯並重,加強管理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全力以赴,讓古樹名木活起來。

為每株古樹名木換髮新版“身份證”

古樹名木被譽為“活文物”“活古董”,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為了摸清古樹名木“家底”,2017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組織開展了新一輪的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這是北京第四次開展全市範圍的古樹名木資源調查。調查範圍包括16個區以及11個市屬公園、5個林場。工作人員對每個村、每個街道、每個單位的每一株古樹名木,進行現場實地調查。

為提高古樹名木定位的準確度,這次調查首次實現了GPS定位全覆蓋。同時,地面調查時,工作人員還使用了激光測距定位儀,使樹木定位從分米、米,精確到釐米級,便於今後對古樹名木進行更精準的保護。

除了要摸清古樹名木資源總量、種類、分佈狀況,這次調查還要掌握現存古樹名木的生長狀況和管護情況,形成完整的紙質和電子資源檔案,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提供參考;完善升級北京市古樹名木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管理的動態化、信息化。

5月底,北京市古樹名木的調查全部完成,6月份開始為古樹名木換髮新版“身份證”,精準GPS座標定位等都會詳細記錄。

聚焦|北京全力保護4萬餘株珍貴樹木,綠色“活文物”煥發生機

6月27日,北京天壇公園管理處工人為祈年殿前的一株古樹掛上一級古樹銘牌

“十二五”以來搶救復壯古樹1.2萬多株

病蟲害是威脅古樹名木的罪魁禍首。比如雙條杉天牛特別喜歡危害衰弱柏樹,對它們來說,柏樹等古樹是很好的侵害目標。天壇公園是北京城區內擁有古樹最多的公園,現有古樹3562株。經過多年試驗發現,管氏腫腿蜂對付雙條杉天牛特別有效,‘專蟲專治’讓數千株百年古樹受益。

為了保護這些“活文物”,園林工作者採用了很多科技手段,為古樹復壯提供科學依據。比如應用超聲波探測儀等先進儀器,對油松、國槐等易內部腐爛的古樹名木,以及樹冠過大、易折斷的防災能力差的古樹名木,分析查找隱患。

在全面做好日常養護的同時,北京按照“一樹一方案”的原則,“專家會診”“對症下藥”,制定古樹名木搶救復壯方案,並經過專家評審後,有針對性地開展搶救復壯工作。“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共搶救復壯衰弱、瀕危古樹1.2萬餘株。

傳承古樹名木歷史文化

古樹和人一樣,歲數越大,遭遇健康問題的風險也越大。空洞、病蟲害,都可能奪走古樹的健康甚至生命。而且隨著樹齡的增長,古樹自身的繁殖能力也越來越差,它們身上攜帶的寶貴基因,需要藉助科學手段得以傳承。

“哪一株古樹在你心中最美?”這是今年尋找“北京最美十大樹王”活動主題。同時,結合鄉村振興和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還啟動了古樹名木主題公園示範建設,計劃建設2處古樹主題公園,為市民更加深入地瞭解和認識古樹名木及其保護現狀提供一個平臺。

市民行動起來,參與進來,古樹名木才能活起來。北京市發佈了2018年古樹名木認養目錄,提供可供認養古樹27處745株,涉及側柏、檜柏、國槐、銀杏等8個樹種,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古樹名木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