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主教没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被崛起的新教挖了墙角?

为什么天主教没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被崛起的新教挖了墙角?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但是,进入近代后,基督教的规模、影响力越来越大,已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主要由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构成,其中,新教是三大教派中最年轻的一支。

在中世纪时,天主教主宰了欧洲文明圈的意识形态,对世人具有相当高的控制力。16世纪,欧洲基督教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经过一系列的斗争,西欧、北欧等大片地区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新教势力范围。

新教不同于天主教,相较而言,新教有更加简化的宗教仪式和规范,没有教皇,没有统一的宗教组织机构,也不会像天主教那样,宗教权力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在新教地区,普遍上,教权与治权互不干扰,甚至教权还会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治权。

那么,为什么新教会从天主教里剥离出来,并异军突起?云石君将做简要分析。

在中世纪中前期,因欧洲内部四分五裂,外有阿拉伯、蒙古等游牧势力的侵扰,欧洲各国以天主教为纽带,来增强各国的凝聚力,对外御敌取得的效果较大。

为什么天主教没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被崛起的新教挖了墙角?

到了中世纪后期,欧洲的人口规模增加,人类生产力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提升了欧洲各国国力。同时,随着热兵器的大量使用,游牧军事威胁程度已不复以往。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主教的纽带作用逐渐减弱,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为了绊脚石。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将生存空间对外拓展到美洲、亚非地区。欧洲各国纷纷将利益触手伸到欧洲以外地区,这样一来,弱化了欧洲内部争斗及内部经济交流的需求。在这样的局势下,天主教弥合纷争、推动各国经济交流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弱。

中世纪末开始,在生产力的提升,和新航线的开辟,借助海外殖民和贸易的收益,直面大西洋的如英国、北欧等边缘板块的实力不断增强,这也深深撼动了以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地中海沿岸板块为核心的天主教中枢的秩序。有了强大的国力做支撑,曾经的边缘板块也有了叫板罗马教廷的实力。

而罗马教廷的高度管制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束缚。

天主教带有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中世纪末以前,对于贫穷的欧洲来说通过克制个人欲望,对内保障人类生活的延续,对外抵御伊斯兰、东欧游牧势力,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不过,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天主教的禁欲思想却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欧洲人从海外殖民地获得巨额财富,不过,高收益相伴的是高风险。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来说,没有巨大的诱惑谁又愿拿自己的命当儿戏。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只有将更多的物质财富揽在怀里,人们才有足够的贪欲和胆量去海外淘金。而天主教那套清心寡欲、克己奉公的思想,显然已经不能激发欧洲人对外掠夺的欲望。

为什么天主教没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被崛起的新教挖了墙角?

在大航海时代和新航路的推动下,欧洲的物质财富累积迅速,在巨大的物质基础推动下,科技也会有巨大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高度依赖于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这就需要不断的挑战旧有思维模式,拥有强大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最大的挖掘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而天主教却是用极端追求意识形态乃至行为规范上的同一性的方式,来增强欧洲文明圈的凝聚力,这些都大大禁锢了人类思想。换句话说,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天主教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物质发展,必将会被反抗,甚至被抛弃。

在天主教面临着越累越多的挑战时,与罗马教廷地缘关系疏离的西北欧地区在丰厚的物质积累上,最先打破旧有框架束缚,使人们和世俗国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成为新教的坚实堡垒。新教崛起后,加快了欧洲文明的质变速度。

既然,天主教已不能完全适应欧洲文明的发展,似乎,它被抛弃的几率会很高。可是,在欧洲大陆,天主教势力依旧占据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天主教依然位居基督教三大主要派系之首,信徒规模高于新教和东正教。那么,天主教为什么能抵抗住新教的冲击,在时代变革中屹立不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