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中國原本不是一個有宗教的國家,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還是在東漢時期產生的,某種程度是對西來佛教的一種模仿。在原始道教經典體系中,《太平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書。關於這部經書的出現,有著一段神乎其神的傳說,據《後漢書·襄楷傳》記載:

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

漢順帝劉保是公元125年至144年在位,不足20年,《後漢書》上的記述很有神秘主義色彩,琅琊人宮崇向皇帝獻上了這部《太平青領書》,號稱是其老師于吉從曲陽泉水上得到的神書。這部神書是寫在自色的縑上,每篇的題目和書中的界道都用硃色,寫在上面的文字用青色,所以《太平經鈔》說:“吾書中善者,悉使青首而丹目。”

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太平經》

《太平青領書》就是現在《道藏》裡的《太平經》。這部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帙,每帙分為十七卷,共一百七十卷三百六十六篇。《太平經》是部百七十卷的大書,並非一人一時的作品,于吉和宮崇可能都是作者,所謂神人做作肯定是偽託的鬼話。

道士又為何向皇帝獻上這樣一部神書呢?如果對經書的內容做簡單瞭解,其動機就不難理解了。在《太平經》裡把人分為神人、大神人、真人、仙人、大道人、聖人、賢人、凡民、奴婢九等,各有職司。對於皇帝和君權,這部經書並沒有西方基督教那樣應有的傲慢,吹捧什麼“帝王乃上皇天之第一貴子也,皇后乃地之第一貴女也。”

對於人世間的疾苦,《太平經》告訴人們“人生各有命也,命貴不能為賤,命賤不能為貴也。”這樣溜鬚皇權,“助天地為理,共興利帝王”的經書,當然能迎合聖意,“臣不可不忠,弟子不可不順,敬從其上”,“凡民奴婢皆順善不為邪惡,是乃天地大喜之徵也。”

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漢順帝

大漢皇帝萬萬沒有想到,就這樣一部大唱皇家讚歌的書,後來竟然成了異端造反的理論武器。東漢末年,似乎是到了一個大亂週期,全國多地屢屢發生瘟疫,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及光和二年的春天都發生“大疫”。瘟疫流行,必然導致人口大量死亡,“諸家患毒,親屬中外皆遠去矣。”

在巫醫不分的時代,道士被認為是可以治病驅邪的神人,那部內容龐雜的《太平經》也說“賣藥治病,不得多受病者錢。”在大疫流行的年代,這種廉價的醫術,當然會受到百姓的歡迎。這些道士又是怎麼治病呢?《太平經》說:“過無大小,上聞於天。”上天要懲罰人的過錯,只有悔過反省,才能免除或減輕疾病災害。他們治病的主要辦法除了讓人反省之外,還有就是喝符水,“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

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張角

在很多驅邪治病的道士中,鉅鹿人張角是其中翹楚。張角及其弟弟張梁和張寶原本都是信奉黃老道的,黃老道是以黃帝、老子為教祖的原始道教流派其中的一個,假託黃帝、老子清虛自守的思想,並與方士神仙說相結合而成。後來,張角又得到《太平青領書》,吸收了裡面一些所謂的治病秘法,用以忽悠災區群眾。

《後漢書·皇甫嵩傳》說張角“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張角等人把傳教與治病結合起來,在疾疫蔓延的年代,不僅是對苦難深重的人民的精神上的安慰,而且治癒了疫病,使他們獲得再生,所以“百姓信向”,其教徒就遍佈天下了。

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張角

張角應該是一個頗具政治野心的人,而且《太平青領書》中“致太平”的思想本身就有烏托邦意味的理想主義。既然有“致太平”的訴求,就是說現實的世界並不太平,至於如何實現“太平”的訴求,解釋權就在張角手裡了。因為對於《太平經》有著很強的理論依賴,張角就將自己的宗教定名為“太平道”。

在張角等人的經營下,太平道“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連京師洛陽也有太平道組織活動,甚至在皇帝的宮省直衛中也有人參加了太平道。有了數十萬信眾,這就是有了挑戰現實政治秩序的組織化力量。

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張角

張角是個天才的組織者,他將信眾分成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太平道將流民組織起來,看似暫時穩定了社會秩序,但是對東漢王朝統治的挑戰則是致命的。洛陽朝廷中的顢頇君臣對於張角的威脅估計不足,但也有敏銳的人很早就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光和四年(181年)冬,司徒楊賜就說:

張角等遭赦不悔,而日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且欲切救刺史、二千石,簡別流人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

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蒼天已死

楊賜隨即上疏向皇帝建議對太平道採取措施,但因為他離開司徒之位,上疏被留在皇宮中,沒有付諸實施。光和六年(183年),侍御史劉陶與奉車都尉樂松、議郎袁貢等聯名上疏,同樣也是要求朝廷對張角和太平道及早解決。漢靈帝對這一切,似乎都不以為意,他不相信民間妖邪能掀起什麼風浪。

朝廷不動手,張角就要動手了,太平道決定用暴力改變這個不太平的世界,張角利用漢人普遍信仰的讖緯迷信,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蒼天,代指東漢皇朝的天命;黃天,又稱黃天泰平或黃天太平,代指張角為首的太平道勢力。“歲在甲子”,是預言在甲子年,即光和七年,東漢皇朝即將覆滅,太平道即將得天下,天下才能大吉!

道士向皇帝獻上一本奇書,數十年後有人得到,結果天下大亂

黃巾之亂

張角想宮中有中常侍封諝和徐奉作內應,於是太平道決定在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即光和七年三月五日,內外三十六方一齊發動起義。後來,由於出現突發情況,張角沒有等到三月,在光和七年二月的時候,就發動起義,分派使者星夜馳告諸方,同時俱起,人數達數十萬,聲勢浩大,起義隊伍頭裹黃巾為標誌,所以稱為黃巾軍。肆虐天下,引發東漢王朝崩潰的黃巾之亂由此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