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2P平台借的錢,平台倒閉了,借的錢要不要還?

從P2P平臺借的錢,平臺倒閉了,借的錢要不要還?

只要是真實存在的借款項目(借款人),不論平臺出現什麼問題,借款人都有義務繼續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按時、足額償還投資人人的出借本金和利息。否則投資人有權依據借款合同的約定採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追究借款人的法律責任。

網絡借貸法律風險:

1、資金的來源缺少監管

現存的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如拍拍貸)只要求在網站註冊後便有了出借資格,並不需要實名認證,非實名制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平臺進行充值,這樣只需要一個虛擬的網名,就可以往網絡借貸平臺的賬號匯款,平臺完全不審查資金來源,有可能造成被犯罪團伙利用,進而進行洗錢、轉貸等非法活動。

2、違約責任追究困難

即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本付息的風險。在P2P網絡借貸過程中,平臺僅僅是在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扮演了中介的角色,為借貸雙方提供融資信息配對服務,協助雙方順利完成

借款活動,並沒有真正參與到交易中去。相對於線下的民間金融而言,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導致很難認證借款人的真實信息,如果缺乏抵押和擔保,使其信用風險明顯高於其他線下金融機構。如:2011年7月21日宣佈關閉的哈哈貸,是國內P2P首次公開折戟,還引發央行發佈了《關於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但當時哈哈貸的倒閉正是由於要做“中國最嚴謹的網絡借貸平臺”,以至於業務量不夠而導致的;而目前處於圈地運動階段的P2P們則正好相反,雖然對外聲稱的壞賬率都只有1%左右,如人人貸公佈的2014年第一季度的壞賬率僅為0.6%,拍拍貸在1.52%,但是實際逾期率要高很多。2013年以前的問題平臺,多以跑路和詐騙居多,2013年主要因資金鍊問題造成的提現困難居多,今年以來,詐騙平臺又捲土重來。

目前,一些P2P平臺採取了諸如手機綁定、身份驗證、收入證明、視頻面談等手段降低信用風險,但更為關鍵的借款人徵信記錄、財務狀況、借款用途等資料都十分缺乏。有可能出現冒用他人信息、一人註冊多個賬戶騙取借款的情況,並且P2P平臺對借款資金的用途難以實現有效的審核和貸後管理,極易出現借款人將資金挪用於股票、彩票等高風險投資項目而無法收回的情況。儘管P2P平臺可以協助借入者進行追討,並公佈黑名單,但由於追討成本太高導致難以取得實效。同時,由於各家P2P平臺之間的信息並沒有進行共享,極有可能導致同一借款人在多家平臺借款,最終出現無力償還的情況。

3、沉澱資金安全性低,有可能中途被網站等其它人員挪用

P2P 網絡借貸在資金流轉方面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借貸資金必須通過網絡平臺得以週轉,而不是從投資人賬戶直接轉到借款人賬戶。很多網絡借貸平臺通過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完成交付,此時網絡信貸平臺借貸雙方發生的是借貸關係,是套用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擔保信用額度;還有一些網絡借貸平臺選擇通過個人賬戶劃轉款項,此時網絡借貸平臺充當的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角色,借貸平臺的賬戶作為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中間賬戶使得大筆借貸資金可能停留在中間賬戶內,這時借貸平臺的經營者便控制了沉澱資金的流轉,如果其將這些沉澱資金用於較高風險的投資活動,因此可能引發的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是不言而喻的。

只要是真實存在的借款項目,不論平臺出現什麼問題,借款人都有義務繼續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按時、足額償還投資人人的出借本金和利息。否則投資人有權依據借款合同的約定採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追究借款人的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