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旁腫瘤沉積的CT檢查影像學特徵及鑑別診斷(上)

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上)

摘 要

目的:總結結直腸癌旁腫瘤沉積的CT檢查影像學特徵,旨在為鑑別診斷提供依據。

(1)CT檢查影像學特徵。

(2)鑑別比較。

(3)隨訪情況。

採用電話方式進行隨訪,每3個月隨訪1次;隨訪內容為患者預後情況,隨訪時間截至2017年5月。正態分佈的計量資料±s表示,兩組比較採用t檢驗;多組比較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採用SNK法。

結果:

(1)CT檢查影像學特徵:26例患者中,行胸、腹、盆腔雙期增強掃描17例,行腹、盆腔雙期增強掃描9例;原發腫瘤位於結腸18例,直腸8例。26例患者共收集41枚腫瘤沉積,腫瘤沉積數目為(1.6±0.9)枚/例,數目<3枚20例,數目≥3枚6例。41枚腫瘤沉積中,腫瘤沉積常孤立存在於直腸或結腸周圍脂肪間隙中,與周圍原發腫瘤或淋巴結不連續,其中心距原發腫瘤中心距離為(2.6±1.0)cm(0.2~5.0 cm),距離<2.6 cm 22例,≥2.6 cm 19例;其中33枚可見分葉徵,22枚可見毛刺徵,7枚可見液化壞死,同一枚腫瘤沉積可合併多種影像學特徵。

41枚腫瘤沉積的長徑、短徑、最大徑線、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靜脈期CT強化值分別為(1.15±0.60)cm、(1.11±0.44)cm、(1.13±0.49)cm、(27±13)HU、(28±14)HU、(49±19)HU。41枚腫瘤沉積中,34枚平掃密度均勻,增強掃描早期強化明顯,且呈均勻強化;7枚平掃密度不均勻,內部可見液化壞死,增強掃描壞死區域無強化,非壞死區域早期強化明顯。

41枚腫瘤沉積中,33枚形態不規則,8枚形態規則呈類圓形或類橢圓形;19枚轉移淋巴結中,16枚形態規則呈類圓形,1枚淋巴結形態欠規則且邊緣模糊,2枚淋巴結形態不規則且相互融合。19枚轉移淋巴結的長徑、短徑、最大徑線分別為(1.09±0.33) cm、(1.01±0.23)cm、(1.05±0.20)cm,與腫瘤沉積上述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5.48,4.80,7.75,P<0.05)。

19枚轉移淋巴結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靜脈期CT強化值分別為(12±7)HU、(18±12)HU、(42±15)HU;26例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靜脈期CT強化值分別為(33±6)HU、(31±15)HU、(53±14)HU。腫瘤沉積、轉移淋巴結及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24.43,4.46,P<0.05),3者靜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2.41,P>0.05)。

腫瘤沉積與轉移淋巴結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q=5.48,2.50,P<0.05),轉移淋巴結與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q=6.82,2.84,P<0.05),腫瘤沉積與原發腫瘤平掃CT值、動脈期CT強化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q=2.15,0.65,P>0.05)。

19枚轉移淋巴結中,11枚平掃密度均勻,密度較腫瘤沉積及原發腫瘤低,增強掃描動脈期呈相對均勻強化;8枚平掃密度不均勻,內部可見液化壞死,增強掃描呈"環形強化",壞死區域無強化。腫瘤沉積不僅平掃密度與原發腫瘤密度相近,而且在動靜脈期強化幅度上也與原發腫瘤相近。

(3)隨訪情況:24例患者獲得隨訪,隨訪率為92.3%(24/26),隨訪時間為1~25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17個月。24例患者中,2例死亡,生存時間分別為9個月及21個月;22例生存情況良好。

結論:腫瘤沉積的多層螺旋CT檢查影像學特徵表現為形態較大且不規則,呈分葉、毛刺,平掃密度接近原發腫瘤,增強掃描動脈早期強化明顯;而轉移性淋巴結形態多為類圓形,直徑小於腫瘤沉積,平掃密度及增強掃描動脈期CT強化值均低於腫瘤沉積。

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患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趨勢。而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第8版結直腸腫瘤分期系統中將腫瘤沉積作為Ⅱ級證據,是評估預後的風險指標之一,與較差的無病生存時間和總體生存時間相關。

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無腫瘤沉積患者術後5年總體生存率為85.0%,有腫瘤沉積患者術後5年總體生存率為59.5%;腫瘤沉積與結直腸癌復發、轉移具有相關性。目前多排螺旋CT檢查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結直腸癌原發腫瘤及其局部侵犯的影像學表現,而腫瘤沉積影像學方面的相關研究甚少。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6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總結其腫瘤沉積的多排螺旋CT檢查影像學特徵,旨在為鑑別診斷提供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採用回顧性橫斷面研究方法。收集26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男14例,女12例;年齡34~88歲,平均年齡63歲。26例患者中,升結腸癌8例,橫結腸癌2例,降結腸癌4例,乙狀結腸癌4例,直腸癌8例。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家屬均簽署檢查和手術知情同意書。

2.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1)患者術前均行多排螺旋CT平掃和雙期增強掃描檢查,且與手術時間間隔≤14 d。

(2)患者術前均未行放化療。

(3)患者均行開腹手術並收集病灶標本。

(4)術後原發腫瘤、腫瘤沉積、淋巴結有明確病理學檢查結果。

(5)臨床病理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

(2)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為非結直腸癌患者(如淋巴瘤、間質瘤、類癌等)。

(3)術後未收集病灶標本,或收集的腫瘤沉積及淋巴結標本無法與CT圖像完全對應。

(4)臨床病理資料缺失。

3.檢查方法:

採用Toshiba 64排螺旋CT行胸、腹、盆腔或腹、盆腔平掃和雙期增強掃描檢查。掃描範圍從肺尖或膈頂至恥骨聯合下緣。增強對比劑為碘佛醇(320 mgI/mL,總量90~100 mL,注射流率3.0 mL/s),使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團注,並於注射後22~30 s掃描動脈期,60~72 s掃描門靜脈期。

掃描參數:120 kV管電壓,準直器寬度0.5 mm×64或1.0 mm×32,掃描野30~35 cm,球管轉速0.5 s/w。空間分辨率擬採用各向等性體素(或近似各向等性體素)成像技術,可提高z軸分辨率,有利於高質量評價腫瘤沉積。

4.影像學分析:

6.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

(1)CT檢查影像學特徵:原發腫瘤部位、腫瘤沉積數目、部位、形態、大小、CT值、密度。

(3)隨訪情況:患者預後情況。

評價標準:

(1)AJCC第8版結直腸腫瘤分期系統對於腫瘤沉積的定義中並沒有提出其位於原發灶邊緣的具體距離範圍,國內外相關文獻也均未提及。而本研究根據術中腫瘤沉積位置均位於原發腫瘤旁5.0 cm內,故鑑別淋巴結也選取原發腫瘤周圍5.0 cm內的淋巴結。

(2)ROI為圓形或橢圓形,儘量避開組織邊緣以減少鄰近組織對測量的干擾。隨機測量原發腫瘤、腫瘤沉積及轉移淋巴結的CT值3次,取平均值,強化值=強化後密度-平掃密度;另取腫瘤沉積及轉移淋巴結各自最大橫軸面,測量腫瘤沉積及轉移淋巴結長徑、短徑,最大徑線= (長徑+短徑)/2。

7.隨訪:

採用電話方式進行隨訪,每3個月隨訪1次;隨訪內容為患者預後情況,隨訪時間截至2017年5月。

8.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正態分佈的計量資料結直腸癌旁腫瘤沉積的CT檢查影像學特徵及鑑別診斷(上)±

s表示,兩組比較採用t檢驗;多組比較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採用SNK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未完待續【接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