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業8億賣掉旗下化纖業務,傳統織造工業智能化升級何去何從

6月14日晚間

“哈工智能”發佈公告稱,為了更好地推進公司的戰略規劃,踐行公司“通過做優、做強、做大哈工智能,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平臺作用,為中國智能製造奮勇擔當”的戰略定位,集中優勢資源聚焦拓展“高端智能裝備、機器人一站式方案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三大主營業務方向,公司擬作價人民幣8億元向“雙良科技”轉讓公司持有的江陰友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知名企業8億賣掉旗下化纖業務,傳統織造工業智能化升級何去何從

公開資料顯示,從事氨綸的生產和銷售與工業智能化柔性生產線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的江蘇哈工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哈工智能”),傳統主營業務包括氨綸及包履紗、房地產兩個板塊。

從公司近十年收入變化情況來看,氨綸及包履紗業務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3年除外),公司整體營業收入於2013年達到頂峰,2014-2016年收入連續三年下滑。2017年上半年,公司收購天津福臻切入智能設備領域,增加了新的收入來源(福臻並表時間為5-6月)。從毛利率變化情況來看,近年來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水平波動較大且收入結構變化頻繁,公司整體綜合毛利率呈現較強的波動性。

而旗下的友利投資共有一家全資子公司和兩家控股子公司,分別為江陰友利氨綸科技有限公司、江陰友利特種纖維有限公司和江蘇雙良氨綸有限公司。財務數據顯示,友利投資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87億元,佔哈工智能營業收入的37.35%。不過,友利投資2016年和2017年淨利潤分別虧損4.98億元和156.62萬元。

哈工智能此次將友利投資徹底賣出,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中將不再包含氨綸板塊。

傳統主業持續低迷

哈工智能此前表示,公司戰略規劃未來將形成高端智能裝備、機器人一站式方案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三大業務板塊,具體來看,高端智能裝備方面,公司連續收購福臻、蘇州哈工易科等公司股權,並投資設立哈工海門公司,深耕汽車領域集成業務;機器人一站式方案平臺方面,公司依託51ROBOT平臺,與ABB、KUKA、安川等全球領先機器人廠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出電焊、弧焊、碼垛等多款標準工作站,與國內知名的多家系統集成商建立合作關係,並獲得了海斯坦普、延鋒比歐、大連大眾等領先車企的保養服務項目;人工智能方面,公司積極佈局相關的機器視覺、力覺等方面技術,提升傳統機器人智能化水平。

但由於國內氨綸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且下游需求較弱兩方面原因,近年來國內氨綸價格持續承壓,2016年公司該項業務出現虧損情況;公司房地產業務主要佈局於成都市,“蜀都中心”是以超甲寫字樓為主,涵蓋高檔住宅、精裝公寓及精品商業為一體的高端城市綜合體,目前主要剩餘產品為寫字樓和商業,因受到成都商業地產疲軟態勢的影響,目前公司房地產業務收入逐步下滑。由於傳統主業持續低迷,公司2016年淨利潤虧損3.91億元。

2017年度,哈工智能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4.07%;營業利潤為1.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0.91%;利潤總額為1.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0.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04.7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2.01%。

資產重組迫在眉睫

“高端智能裝備、機器人一站式方案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是目前哈工智能集中優勢資源攻堅的領域,之所以轉讓友利投資也跟公司目前的資產配置有關。

也就是20日早間公告,哈工智能已與韓國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Holdings Co。,Ltd(以下簡稱“現代重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就面向中國的機器人業務合作進行探討,包括但不限於成立機器人本體合資公司及其他各種合作模式。

知名企業8億賣掉旗下化纖業務,傳統織造工業智能化升級何去何從

公告稱,現代重工是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企業之一,在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及應用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儲備和行業經驗,現代重工產品線涵蓋工業機器人本體、潔淨機器人、控制器、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等領域。通過與現代重工的戰略合作,有利於進一步夯實公司的技術儲備,豐富公司產品線及產品應用場景,拓展市場空間,符合公司戰略規劃的要求。

知名企業8億賣掉旗下化纖業務,傳統織造工業智能化升級何去何從

由此可見,哈工智能的主線業務已經逐漸遷移,該公司進入高端“高端智能裝備、機器人一站式方案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部署和規劃可見一斑。

最終與老主業說再見

值得一提的是,哈工智能此次的交易對手方雙良科技系公司前控股股東。2017年1月,雙良科技將友利控股29.9%的股份轉讓給無錫哲方和無錫聯創,二者互為一致行動人,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為喬徽、艾迪。

其中,喬徽是一位80後,2005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專業碩士。2013年至2016年9月期間,喬徽在哈工大張家港智能裝備研究院任副院長;2015年至2016年9月期間,在哈爾濱工大服務機器人有限公司、哈爾濱博勤教育機器人有限公司、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合肥有限公司、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哈工大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擔任董事職務。

2017年8月,友利控股完成重大資產購買後主營業務新增智能製造業務,公司隨後更名為哈工智能。

整體來看,2017年哈工智能完成了現金收購天津福臻100%股權,切入高端裝備製造業務領域;投資設立了海門哈工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並以現金方式收購蘇州哈工易科機器人有限公司49%股權,拓展了公司工業機器人本體業務,此後公司戰略更加聚焦於高端智能裝備、機器人一站式方案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三大主營業務方向。

截至2017年底,房地產與氨綸業務板塊在主營業務中仍佔有相當比重,但氨綸業務佔比已有較大收縮。

其實在雙良科技主政友利控股時期,公司就早有打算處理氨綸業務。2015年,中清龍圖擬作價96億元借殼友利控股,刷新了國內遊戲公司的併購估值記錄,當時,由於主業長期低迷,賣殼成為友利控股的選擇。不過中清龍圖最終借殼失敗,公司不得不重操氨綸主業,2016年友利控股淨利潤虧損4.09億元,當年氨綸業務佔主營收入的比例高達74.32%。

當時,氨綸行業受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游需求低迷,企業成本上升,行業基本面惡化。不過,從此次哈工智能披露的友利投資財務數據來看,2017年公司氨綸業務的虧損已大幅減少。但無論如何,此次出售氨綸業務表明,哈工智能將徹底和老主業說再見。

知名企業8億賣掉旗下化纖業務,傳統織造工業智能化升級何去何從

化纖頭條、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