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作者一个大失误,直接导致了鹿兆鹏故事情节前后矛盾

自己在读到《白鹿原》这本书之前,是对这个时代作家有一些偏见的,那个时代及其前后时期的作家,除了偶尔翻翻王朔的,似乎对其他的都提不起兴趣来,包括书单上总会有的那本《活着》,读完之后也是一样,这也有可能就像吃饭一样,小时候吃鲤鱼吃多了,所以长大之后见鲤鱼就没胃口,因此至今估计有二十年了吧,没吃过鲤鱼了,搞的全家餐桌上,这些年来就没摆过这道菜。

忘记是谁说的那句话了,只要会爱自己,爱周围的人,或者是周围的人值得你去爱,那你自然就会爱自己的祖国,暂且不管出处,反正这句话如果倒过来就说不通了,只有周围的人值得你爱了,这时你才能真正的爱其他人或者是爱一个虚拟的东西,不然说出的爱绝对会是那种表里不一的谎话,我觉得拿出来骗自己可以,他人愿意接受你的骗就没什么意思,除非他明知你是在说谎话。

《白鹿原》里作者一个大失误,直接导致了鹿兆鹏故事情节前后矛盾

《白鹿原》里鹿兆鹏这个人,还有白孝文这个人,读完之后,我是对他们喜欢不起来,陈忠实对鹿兆鹏这个人用了一个很恰当的动词来描述他,就是“跑”,以至于整本书下来“跑”似乎成了鹿兆鹏的一个象征性动作,如果说新婚之夜想跑,还似乎是合理的,那最后反而跑的就有些不合理了,前后矛盾,也许是作者迫不及待的想维护他“跑男”的形象吧,我对于这个原因是觉对的理解和支持。

那次身份败露,蒋家悬赏1000个大洋抓他,最后被“蒋家”抓,冷先生花了一整车的钱,买通了田福贤救出他,结果上下一帮人配合来一个掉包计,把鹿兆鹏换走了,说永远不要再回来,再回来你就会害了所有人,因为帮你出逃的有田福贤在内的上下一串人,一旦回来那不就露馅了,于是鹿兆鹏再次的成为“跑男”。

《白鹿原》里作者一个大失误,直接导致了鹿兆鹏故事情节前后矛盾

最后队伍被打散了,鹿兆鹏又回到了白鹿原,在白鹿书院,被岳维山和白孝文撞个正着,结果这两人似乎不追究掉包计的事了,还提及1000个大洋的事,似乎田福贤的掉包计,冷先生的一车钱的故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再者你鹿兆鹏回来干什么?不是说不让你回来啊,回来会害死很多人,包括一起参与掉包的人,虽然有田福贤这样的,这不还有你那半个老丈人吗?

不过这个疑问,放在鹿兆鹏身上,我是理解的,也不影响我对作者的的崇拜,毕竟那个年代的作家,能写出这样水平的书真是不容易,估计顶的压力肯定很大,有点破绽在所难免,再说了也是为了塑造鹿兆鹏这个人,首先就是要维护他“跑”的形象。

《白鹿原》里作者一个大失误,直接导致了鹿兆鹏故事情节前后矛盾

如果之前的“跑”我们理解为小不忍则乱大谋、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等等,但你这次回来了是什么意思?我以为你下次再回来是要带着队伍扫平白鹿原呢?你这回来就有点不地道了,你不怕害了老丈人?不怕害了“田福......”,奥,不对田福贤不是和你一伙的,那你也不能不顾及救过你的人吧,我怀疑是作者特意留下的这一个坑,这个坑就是让我们现在把你这个人给埋了。

你对曾救过你的人死活于不顾,回到白鹿原,幸亏作者把那岳维山和白孝文那些人写成了失意,也叫“断片”了,估计是昨晚喝酒了,不然田福贤和你老丈人这一干人都要被抓起来问罪,是谁掉的包?我想作者这样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前无古人,敬佩,也许是被逼的,毕竟要维护形象吗!

还好,现在编剧也厉害了,好书看的人多了,就拿来改成电视剧,现在的编剧比以前强多了,以前这样的剧直接就毙了,连编都不编,现在还拿出来细心的斟酌一翻,把不合理的都改改,比如鹿兆鹏的新婚之夜,原著是写鹿兆鹏“管住了思想却没管住了裤裆”,编剧一看不行啊,于是就改成“

即管住了裤裆,还管住了思想”,于是鹿兆鹏摇身一变,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编剧几十年来,一直给我们树立这样的榜样,给我们树立了成百上千这样的榜样,其实我们也不缺这一个,只是我在想我们学习了表面,但学不到内在啊,这内在太难学了,这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学成鹿兆鹏这样

文:饼子

欢迎关企鹅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读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