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投注荒正业,武能上马挥球杆!”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文能投注荒正业,武能上马挥球杆!”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碌碌无为的帝王有之,具有独特癖好的天子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玩物丧志碌碌无为人称“马球皇帝”的唐僖宗李儇。

唐僖宗李儇(音xuan)(862年―888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则天除外),在位十五年。李儇十二岁时由宦官田令孜、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拥立登基,为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文德元年(888年)早逝,时年二十七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葬于靖陵(今陕西乾县境内)。

李儇自幼由宦官田令孜照顾起居,并称呼田为“阿父”,在情感上李儇对田十分倚赖。年幼的李儇即位后便“任命”田做了神策军中尉(相当于禁军头领),纵观李儇一朝,重大决策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

“文能投注荒正业,武能上马挥球杆!”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图片来自网络

李儇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养成了游乐的恶习。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一个热衷游乐的皇帝。他喜欢斗鸡(一说是“斗鸭”)、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游玩等他几乎均有涉猎。他对打马球尤其迷恋,而且技艺高超。他曾经很自负地对身边的优伶(相当于今戏曲演员)外号叫石野猪的戏子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石野猪回答说:“若是遇到尧舜这样的贤君做礼部侍郎主考的话,恐怕陛下会被责难而落选呢!”李儇听到如此巧妙的回答,也只是笑笑而已。优伶尚有如此见识,身为堂堂一国之君主情何以堪?

李儇的喜好有着明显后宫宦官的影子,如打马球的嗜好,主要受田令孜的影响。李儇曾召集神策军将陈敬瑄、杨师立、牛勖和罗元杲四人举行马球比赛,奖励是川中地区三个重要节度使的位置,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三川”即最富饶的西川(今四川中西部)、东川(今四川东部和重庆)和山南西道(今陕西南部、四川和重庆一小部)。所谓“击球赌三川”,实际上是田令孜以比赛为幌子,在集团内部进行的一次利益分配,四名参赛者皆出自神策军,所以说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对于田令孜掌控“三川”没有实质性影响。

“文能投注荒正业,武能上马挥球杆!”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的背景是:黄巢的起义军声势正旺,已经接近洛阳,随时可能进入长安。作为球赛奖励的三川地区位于长安南部,是首都的大后方,万一长安城失守,皇帝可以重走玄宗的老路,南下躲避,这是田令孜的如意算盘,届时皇帝仍掌握在田令孜集团手里。

李儇面对时局的发展自然是很紧张,但并没有停止继续寻欢作乐,甚至在为逃离长安做着准备。从任命“三川”节度使竟运用打马球比赛的方法选人来看,除去宦官掣肘确属无奈外,其缺乏励精图治之心和积极御敌之志,注定了他的碌碌无为和昏庸荒诞。


光启元年(885年),李儇在外漂泊四年后重返长安。惊魂未定便又遭遇危机,田令孜因个人利益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开战,王重荣胜而进逼长安。神策军溃散,田令孜无奈再次带领李儇逃亡到凤翔(今陕西宝鸡)。三年后(888年),病中的李儇回到长安改元“文德”,不久后病逝。李儇登基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逃亡状态,最后死在长安宫中,且被葬在了靖陵(今陕西乾县),已算是幸运的了。

“文能投注荒正业,武能上马挥球杆!”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图片来自网络

李儇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唐帝国走向灭亡已是大势所趋,此非皇帝一人之力所能扭转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假使抛开时局不论,作为帝王,李儇自始至终既无力挽狂澜之心志,亦无革除旧弊之作为,更无平定叛乱还国家一丝生机,还百姓一份安宁的坚强决心和有效手段。所以,曾经威镇寰宇的大唐王朝在其身后不久便灭亡了。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历史的悲哀,人民的悲哀还是帝王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