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何為建窯?

建盞還是

燒製建盞用的胎土與礦釉有何特點

手工拉胚的產品是不是更好?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有何不同?

喜歡建盞,就會忍不住去追本溯源,如果留心,你會發現現在建盞的市場上有建陽建盞,還有建窯建盞,很多盞友私信筆者問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對於建盞的收藏有沒有什麼影響?今天筆者就帶大家詳細來了解一下。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一、何為建窯?

建窯又稱“烏泥窯”,是我國著名的八大名窯之一,主要位於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的池中村和後井村一帶。窯址分佈在蘆花坪,牛皮侖(包括庵尾山)、大路後門和營長乾(又名社長埂,包括圓頭坑),建窯始於晚唐,盛於宋而衰於元,在歷史上深受朝野上下的喜愛,被達官貴人奉為至寶。

建窯在我國陶瓷史上的地位

建窯從唐末五代時期創燒,北宋中期開始一直到元代初期,處於繁榮昌盛時期,元代中晚期走向衰落,直到停燒。在其繁榮期瓷器受到社會各界的追捧,尤其是黑釉瓷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釉色特別,製作技術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內容頗為豐富,是我國古代民間陶瓷工藝的傑出代表。關於建窯在歷史上的地位,很多文獻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宋徽宗《大觀茶論》曾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朱淡:《陶說》說:“宋時茶尚贅盎,以建安兔毫殘為上品。”由此看出,人們對於建窯黑釉器的好評,它在宋代的地位與其他名窯並重。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二、建盞是陶還是瓷?

人們總把陶和瓷相提並論而稱之為“陶瓷”,這種叫法反映出陶和瓷都是土與火的藝術。由於陶器發明在前,瓷器發明在後,所以瓷器的發明,很多方面受到陶器生產的影響。但是陶與瓷無論從物理性能,還是化學成分而言,都有本質的不同。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主要表現在: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是瓷土,即高嶺土;

2、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燒成溫度一般在900℃左右,而瓷器燒成溫度一般在1300℃左右;

4、陶器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而瓷器經過高溫的洗禮,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上不吸水,敲之有金屬之聲響。

由上可以分析出,建窯建盞可稱其為瓷器。

二、建陽燒製建盞用的陶土有何特點?

建窯建盞作為黑瓷代表,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其燒製過程對陶土的要求比較高。建窯遺址附近的陶土最大特點就是含鐵量高達8%左右,最適宜燒製建盞。但是這樣的陶土在高溫達1300度以上的窯內極易變形,這也就讓建窯建盞的燒製難度大大提高,致使建盞精品極其珍貴。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建盞大師李達 束口鷓鴣斑茶盞

四、建陽燒製建盞用的礦釉有什麼特點?

燒製建窯建盞的釉礦石以石英為主,也有長石,含鐵量高,帶少量粘土,淘洗的礦釉顏色呈紅色或紫色,屬於鐵鈣繫結晶釉。在1300度以上還原釉中,釉層流動,把鐵質拖成各種形狀,冷卻後析出赤鐵礦小晶體,在黑色釉面上形成兔毫、油滴,甚至曜變等斑紋,形成建窯建盞的特色。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五、手工拉胚的建盞更好?

手工拉胚成型是一種古老技術,是在轉動的輪盤上,用手工將可塑泥拉制成各種形狀的方法。其要求手工技術水平高,勞動強度也大。手工拉胚產品一般手感較重。

由於是手工製作的成果,所以即使是同樣的產品,高低、大小、輕重、形狀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有些盞友通過建盞的重量來定奪建盞的好壞是有失偏頗的。正因為如此,手工拉胚器形富於變化,可以特殊訂製,而且製作出來的胎體密度更好,更不易變形。由此可以看出,手工拉胚的建盞會更加理想。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六、“建窯建盞”與“建陽建盞”有什麼不同?

建窯也稱之為“建安窯”、“烏泥窯”,為宋代名窯之一,以產黑瓷著稱。兩宋時期建窯系黑瓷,包括建陽水吉窯、武夷山以北的遇林亭窯、九龍窯、南平茶洋窯(即閩北四大窯)還有福州福清東張窯、江西吉州窯,甚至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製的瓷窯,形成了以建窯為首的建窯系。建窯產的黑瓷稱之為建盞。

“建陽建盞”與“建窯建盞”僅一字之差,又有什麼不同呢?

建盞在元代中後期逐漸衰落,明代停燒,停燒距今已有600餘年。到了1979年9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輕工所和建陽瓷廠等部門共同研究,成功燒製了仿宋建盞。2009年,“建窯建盞燒製技藝”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交流可加筆者:185059924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