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紫砂壺的出口貿易

早在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阿拉伯地理學家愛垂西氏就撰文介紹質地極佳的宜興陶器。至明代,宜興陶器產品開始出口,遠銷海外。明崇禎三年(1630年),紫砂壺開始銷往歐洲和暹羅(泰國),被稱為“紅色瓷器”或“朱泥器”;均陶缸盆產品銷往日本,被稱為“海參器”。

那些年紫砂壺的出口貿易

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起,宜興陶器被東印度公司訂購,運往泰國、絢甸和印度等國。康熙四十八年,德國人包特格爾在德累斯頓城仿製紫砂壺,並撰有《硃砂瓷》的論文。乾隆四十五年西班牙國王查理士三世在布恩來提羅設立瓷廠仿製宜興陶器。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宜興鵲葛明祥、葛源祥兩兄弟燒造的均釉陶和其他窯戶燒造的紫濤陶等產品,通過宜興窯戶開設在國內大中城市的陶器行、店,源源不斷地銷往日本、東南亞以及美洲、歐洲等地的國際際市場。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鼎山鮑氏、陳氏兩家大窯戶合資在新加坡開辦了“鼎生福”陶器店,直接經銷大龍缸、洋壇、紫砂壺等產品,先後達10年之久。宣統二年(1910年)鼎山大窯戶鮑明亮在上海開設了“鮑信源”陶器行,專營外銷業務。當時,紫砂壺除遠銷日本、歐洲、墨西哥、秘魯、智利外,還暢銷南洋群島,南洋華橋特別喜愛紫砂壺,暹羅華僑還為紫砂壺鑲金嵌銀。嗣後,宜興窯戶又在上海、杭州、天津等大城市開設“鐵畫軒”,“吳德盛”、“豫豐”、“福康”、“葛德和”等陶器行、店,定製紫砂壺,上刻各店商號,銷往國外。“鐵畫軒”是設在上海的一家公司,主要業務是出口歐洲、日本和東南亞。產品以優美的書法著名。創辦人為戴國寶。公司印記是“鐵畫軒制”,陽文篆書,外圍以圓框或方框。“戴氏”方印是店東的名字,他也自署“玉屏”及“玉道人”。鐵畫軒的出品上可能有陶工、刻工、公司或是東主等多個印章和籤款。

1912年,鼎山大窯戶葛逸雲與日本商人和田一雄合資在日本大阪開設一家陶器店,經銷紫砂壺、花盆和均陶孟、火缽、花瓶等新穎產品,年出口值約為6~10萬元。從此時起,宜興陶器出口量迅速增加,單上海“葛德和”陶器店,每年運銷菲律賓的五元套“龍盆”罐就達10萬套;運往日本的紫砂陶、均釉陶產品壺、盆、火缽,年銷售金額也由6萬元增加到15萬元。

那些年紫砂壺的出口貿易

民國九年,宜興龍缸作為皮蛋的包裝容器出口東南亞等和香港地區。民國二十年起,日本E9C不斷提高對宜興陶器進口的關銳率,並在常滑等地方伉制紫砂壺。及1934年的大旱災,削弱了人民的購買力,致使紫砂壺生產逐漸衰落,出口量急劇下降。抗日戰爭開始,紫砂壺的外銷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1954年10月,鼎蜀陶器購銷社成立,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大量出口紫砂壺和龍缸。1956年,紫砂壺年出口量達28.2萬件。1957年10月,陶都有255個品種的陶瓷產品參加首屆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經外商看樣訂貨,成交額達27萬元,出口主品先後由廣州和上海口岸負責發運出口。1965年,宜興陶瓷產品的出口量達223.4萬件,比1956年增加了近7倍。至1979年,紫砂產品出口平均單價由10美元分增至50美分。1979年8月,宜興陶瓷公司建立外貿科,具體負責紫砂壺等陶瓷產品的出口任務。同年10月,省與外貿部批准成立工貿結合的江蘇省陶瓷出口部,並在當年秋季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上首次成交炻器45萬件。

1980年,宜興陶器的出口量為601.7萬件,比1965年增加169.3%,出口值為539萬元。在80年代中,宜興陶瓷工業不斷加強對出口產品的專業管理和計劃調度,根據國外不同消費層次的要求對紫砂壺研製出各種檔次的新產品、新品種、新造型、新裝飾,同時還先後組織產品參加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覽會,採用多種形式宣傳產品,增加紫砂壺的知名度和聲譽,使紫砂壺產品參加國際循環的營銷路子越走越寬廣。宜興紫砂工藝廠還獲得了江蘇省商檢局頒發的出口質量許可證。為了進一步發展外向型經濟,宜興陶瓷公司還改變了經營方法,利用委託辦理等形式,擴大出口創匯。陶都還採取召開“外資洽淡會”和舉辦兩年一度的“中國宜興陶瓷藝術節”,以陶為媒,以藝會友。近年來,紫砂壺產品通過多口岸、多渠道出口,出口量逐年增加。如今,被外國人士譽為“華夏明珠”的紫砂壺,已向世界56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出口值逐年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