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如果留意觀察,你會發現紅樓夢裡特別流行偷聽。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元春省親後,賈環因為和鶯兒一起玩,耍賴後被賈寶玉訓斥,就跑回去和趙姨娘訴苦,趙姨娘就用一籮筐不中聽的話去罵她,恰巧被王熙鳳在門外“偷聽”到了,王熙鳳就直接在門外開撕趙姨娘了。

正說著,可巧鳳姐在窗外過,都聽在耳內。便隔窗說道……

王熙鳳這個“偷聽”比較意外,算是意外碰上了。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比較著名的一起偷聽事件還是薛寶釵在滴翠亭的偷聽。

寶釵也無心撲了,剛欲回來,只聽滴翠亭裡邊嘁嘁喳喳有人說話。原來這亭子四面俱是遊廊曲橋,蓋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鏤槅子糊著紙。

寶釵在亭外聽見說話,便煞住腳往裡細聽。

不吹不黑,薛寶釵這次算是主動偷聽無疑了,聽見別人嘰嘰喳喳說話,她還主動湊上前去煞住腳細聽。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尤氏也有偷聽過。

賈珍和邢大舅等人吃酒作樂,恰逢尤氏從榮國府回來,就在門外偷窺偷聽。

即使“孤高自許”如林黛玉,也曾有過2次偷聽,恰巧每一次都是偷聽賈寶玉和史湘雲講話。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林黛玉第一次偷聽賈寶玉和史湘雲講話,是在薛寶釵的生日宴後。

在薛寶釵的生日宴會上,史湘雲嘴快把林黛玉比作戲子,惹得林黛玉不悅。事後史湘雲就鬧著要回去,賈寶玉就過來勸她,說自己對她使眼色完全是為她考慮,

如果所言不實就願意遭報應。

史湘雲聽到後就懟賈寶玉去把這些歪話講到行動愛惱的人(林黛玉)聽。

湘雲甩手道:“你那花言巧語別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別人說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說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說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頭,得罪了他,使不得!”

湘雲道:“大正月裡,少信嘴胡說。這些沒要緊的惡誓、散話、歪話,說給那些小性兒、行動愛惱的人、會轄治你的人聽去!別叫我啐你。”說著,一徑至賈母裡間,忿忿的躺著去了。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賈寶玉見無法勸服史湘雲就去找林黛玉。林黛玉就和賈寶玉說了一堆話,說完後,賈寶玉反應過來原來剛才和史湘雲的談話已經被林黛玉聽到了。

問題來了,史湘雲在賈寶玉面前公然說林黛玉如何如何,林黛玉既然聽到了為什麼不走上前去問她呢?畢竟這件事歸根到底,她是無辜的,被人嘲笑也就算了,事情發生時以及事後,她可是沒說什麼也沒做什麼,史湘雲憑什麼把對賈寶玉的怨氣發到她身上呢?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史湘雲第二次進賈府後,林黛玉又恰巧偷聽了她、襲人和賈寶玉的講話。

當時的情形是,林黛玉因為看《西廂記》發現才子佳人很容易因為一些小飾物走到一起,因為史湘雲和賈寶玉都有個麒麟,就特別擔心二人因此作怪,就打算去怡紅院相機行事。

恰巧史湘雲和襲人在屋子裡勸說賈寶玉讀書,襲人就提到之前薛寶釵勸賈寶玉讀書,賈寶玉不置一詞抬腳就走的情形。還說幸好不是林姑娘,不然又要鬧到何種田地,然後還說如果得罪了林黛玉不知道要賠多少不是。

這些話都被林黛玉聽到了,但是林黛玉聽完賈寶玉的話後就默默地離開了。

面對襲人的“欲加之罪”,林黛玉為什麼不上前去問她?且不說襲人是無中生有,更何況襲人是個丫鬟,林黛玉是主子,哪裡輪到一個丫鬟在背後嚼起主子來?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林黛玉這2次都聽到史湘雲、襲人背後誹謗她,為什麼她聽到後總是一言不發,默默走掉呢?

一方面是因為她大度不喜歡計較,另一方面,可以從惜春的話裡找到答案。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抄檢大觀園的第二天,尤氏一早過來惜春這邊慰問,惜春言辭激烈要和寧國府劃清界限,還提到自己經常聽到背後有人議論寧國府種種的不堪之事,尤氏就火了,就拿話問惜春,又被惜春懟回去了。

惜春道:“況且近日我每每風聞得有人背地裡議論什麼多少不堪的閒話,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上了。”

尤氏道:“誰議論什麼?又有什麼可議論的!姑娘是誰,我們是誰。姑娘既聽見人議論我們,就該問著他才是。”

惜春冷笑道:“你這話問著我倒好。我一個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尋是非,成個什麼人了!

惜春一句話,解釋了林黛玉2次偷聽後為何無動於衷!

惜春出身大家,自幼又是養在賈母處,懂事後也是李紈在照看,李紈讀了一肚子的女德、女訓,自然是將這些思想傳授給迎春、探春、惜春等人了。根據惜春的話可以得知,當年的大家閨秀應該躲是非而不是惹是非。

這也就解釋了林黛玉不和史湘雲、襲人計較的根本原因了,因為清者自清,如果因為這些與人口角,這不是一個大家閨秀應該有的操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