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林黛玉”原來是平頂山郟縣人!

王秀玲,河南曲劇名家,1935年生,祖籍郟縣薛店鎮冢王村。父親王俊卿(薛店當地稱王船),河南曲劇重要開創人物之一。

這個“林黛玉”原來是平頂山郟縣人!

王秀玲自幼便隨父學唱曲劇,7歲已能主演《藍橋會》、《花庭會》等戲,9歲時以主演《七仙女》一舉成名。王秀玲扮相秀麗,音質甜美,她的唱腔清麗柔婉,吐字清晰,聲情並茂,表演內蘊飽滿,是曲劇閨門旦的優秀代表人物。她從藝60餘年來曾主演過100餘部傳統戲和現代戲,如《風雪配》、《拾玉鐲》、《聽琴》、《柳毅傳書》等,成功地塑造了不同類型鮮活的少女、少婦形象,真不知有多少觀眾曾被她的舞臺形象所征服。

這個“林黛玉”原來是平頂山郟縣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河南戲粗獷豪放,很少去演繹細膩纏綿的故事。但1955年,一臺河南曲劇《紅樓夢》卻轟動一時,不僅在鄭州連演不衰,而且晉京演出也大受好評。有人這樣評說:曲劇《紅樓夢》在河南曲劇的發展史上畫下了舉足輕重的一筆,讓很多不瞭解河南曲劇的人認識了河南曲劇的優美,也讓更多的人愛上了河南曲劇這一劇種。而當年在《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的王秀玲,也因其出色的表演而被譽為“活林黛玉”。

這個“林黛玉”原來是平頂山郟縣人!

有“活林黛玉”美譽的王秀玲,在人物的塑造及表演和唱腔的把握方面均十分到位:憂傷、哀憐的眼神,細膩、委婉的唱腔,使活脫脫一個林妹妹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一個心地高潔的大家閨秀,卻只能寄人籬下;極富反抗精神,但又孤立無援;嚮往自由的愛情,但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內心善良,但身處壓抑的環境,因而異常敏感,只能終日以淚洗面。王秀玲演活了林黛玉,而演林黛玉的同時也讓王秀玲對錶演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表演不能只求形似,而要讓人物活在舞臺上。認識的昇華使她的表演有了質的飛躍,等到1956年她在文化部戲曲演員講習班受到梅蘭芳、程硯秋、馬連良等大師的指點後,她的表演更是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這個“林黛玉”原來是平頂山郟縣人!

繼林黛玉之後,王秀玲沒讓觀眾失望,她又拿出了新作《風雪配》,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歡快、喜悅、甜美的高秋芳,完成了自己的又一個代表作。劇中“洞房”的表演和唱段至今仍膾炙人口,廣為流傳。1981年該劇還被河南電影製片廠搬上了銀幕。

這個“林黛玉”原來是平頂山郟縣人!

在2002年的首屆黃河戲劇獎評獎活動中,河南省有10名老藝術家獲得了“特別貢獻獎”。這其中就有著名的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