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學習沒興趣,這鍋“興趣”不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學習經歷中,一直在被這樣的言論誤導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便是其中的一句。因為這句話的存在以及在很長時間以來造成的影響,我經常會遇到很多看起來很合理,但實際上根本沒法回答的問題。


比如:

“我對英語一點興趣都沒有,我怎麼才能學好英語呢?”

"怎麼才能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呀?孩子沒興趣我該怎麼辦?”

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論調中,我們很自然地把“興趣”作為了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於是大家認為,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堅持學習,才會比沒興趣的人更快速地掌握各種方法……反之,學習結果不好的一個萬能解釋就是“沒有興趣”。

我們不妨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一個人去面對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物,TA 是“有興趣”,還是“沒興趣”?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知道”,那麼你會不會開始反思“興趣”到底是什麼的問題呢?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這鍋“興趣”不背!

如果你開始反思,恭喜你,在獨立思考的路上又更進了一步。

長久以來,很多人一直把兩個概念混淆了,就是“興趣”和“好奇心”。如果我們從這兩點產生的時間來做一個區分的話,“興趣”一定是在接觸某件事物之後產生的,而“好奇心”肯定是在接觸之前產生的。

我們拿這樣的一個問題來說,當一個成人或者是孩子在沒有接觸英語之前,TA充其量頂多也就是對英語會感到“好奇”,而不是對英語“有興趣”。

關於興趣是如何產生的?

舉個例子:當一個人接觸英語前,TA 頂多也就是對英語好奇,不存在對英語的興趣。

在開始進入英語學習的時候,TA發現自己“能搞定”,換句話說就是能學會並且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於是,逐漸對英語產生了興趣。

所以我們直白一點的解釋就是,興趣是人們搞定或者接受一件事物的結果,而不是搞定或者接受他們的原因。所以學習結果不好的這個萬能解釋“沒有興趣”就不成立了!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這鍋“興趣”不背!

興趣產生以後,如何才能讓它越來越強呢?

如果這件事情持續地容易被搞定或者接受,時間一長,興趣就會逐漸變小,甚至消失。這個時候,正向的激勵往往不會起到好的效果,也就是說,鼓勵是沒有用的,因為 TA 在這個時候根本就不需要鼓勵。

所以很多時候的學習就要像遊戲一樣,闖關模式,一關一關的增加難度,設置挑戰,讓 TA 不那麼容易搞定,但是努努力就會實現,這個時候,人性中的征服慾望就會被激發,興趣也就會越來越強烈。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興趣並不是什麼最好的老師,它壓根兒就不是什麼“老師”。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這鍋“興趣”不背!

我們去做某件事,或者不做某件事,也絕不是因為有興趣,頂多也就是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已。其餘大多數時候,人們是因為需求而去做事情的。

比如,學英語並不需要什麼興趣,只不過是因為當你有一定要學的需求,並且這個需求如果滿足不了的話,結果很糟糕,於是你就只能去學了。我們的母語也是這樣的。

因此,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對學習英語沒興趣時,應該思考的是如何給孩子一個“能搞定”或者“能接受”的學習內容,然後進一步激發 TA 的學習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