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漸進加息理由充足,美國或迎50年來最低失業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再一次為美國經濟“站臺”,強調進一步加息的承諾。

美联储主席:渐进加息理由充足,美国或迎50年来最低失业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於當地時間6月20日出席在葡萄牙舉行的歐洲央行論壇,並發表題為“不確定時期的貨幣政策與緊俏的勞動力市場”(Monetary Policy at a Time of Uncertainty and Tight Labor Markets)的演講。鮑威爾表示,貨幣政策仍有不確定性,但加息的理由是充足的,這一態度得到了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的支持。

鮑威爾稱,雖然伴隨著就業市場供應緊張顯然會有通脹回升,但美國經濟並未瀕臨重蹈上世紀70年代通脹爆發的覆轍。與當年不同的一點是,通脹此前處於低位且在較長期內穩定,更好地錨定了通脹預期。

談到就業市場,鮑威爾稱,薪資小幅增長表明就業市場並非供應過於吃緊,儘管漲薪的壓力溫和,仍很有理由相信美國經濟接近充分就業。對勞動者的需求應該能支持薪資增長和勞動力參與率。

值得一提的是,鮑威爾並不擔心目前的資產價格。“雖然以歷史標準看一些資產價格高企,但我沒有看到過度借貸或者說槓桿的普遍跡象。而且銀行也比危機前的資本和流動性水平高得多。”

以下為演講全文:

↓↓↓

這9年的擴張有時雖進展緩慢,美國經濟卻表現非常好。長期來看某些方面的增長是有意義的,勞動力市場尤為強勁,失業率已降至2000年4月來的新低。通脹接近2%的目標,雖然現在還不確定這一現狀能否持續。

現在大多數美國人希望得到工作。這一需求應該支撐薪資與勞動參與率的增長,但是美國的勞動參與率增長慢於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緊俏的勞動力市場或許將刺激工商業增加在科技和培訓上的投資,從而刺激生產力的增長。部分失業率更高、勞動參與率更低的少數族群,則能從緊縮的勞動力市場受益更多。簡而言之,低失業率會帶來很多好處。

在物價穩定的前提下達到最大就業,與維持金融穩定是美聯儲的責任與義務。這輪擴張的早期階段急需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是由於失業率保持低位且持續下降,通脹接近我們的目標,持續漸進地提升聯邦利率變得尤為必要。

當前勞動力市場的狀況

當前失業率為3.8%,低於長期預期值(約為4.5%)。很多其他勞動力市場的指標顯示已經接近完全就業。其中一個例證是工作崗位數量增加。2000年以來,勞工部數據顯示,第一次工作崗位高於失業人數。此外,主動離職的人數也在增加,這說明他們有能力再找到一份工作。調查顯示工商企業招收新職員已經出現困難。

其他一些指標沒有那麼清晰。核心勞動參與率近幾年雖有攀升,但仍低於危機前的水平。薪資增長和生產力水平的增長也很溫和,也說明勞動力市場尚未過於偏緊。

我們預計勞動力市場還會進一步強勁。美國實際GDP在過去4個季度的增速達2.75%。擴張的財政政策有望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刺激需求。很多預測認為失業率會下降至3.5%附近並持續一段時間。如果這一預測成真,意味著美國將迎來20世紀60年以來最低的失業率。

歷史的比較

因為我們對低失業率幾乎沒有經驗,拿現在的勞動力市場與過去作比較是很有意思的。1966年2月至1970年1月失業率都低於4%。這段時間中,通脹率從1965年的低於2%逐漸攀升,1970年達到5%。事後來看,

失業率很低將有助於刺激通脹。

這對當今又有多重要呢?美國經濟在過去的50年裡變化很大。有些評估認為自然失業率現在已經更低了。比如,國會預算辦公室現在評估20世紀60年代晚期的自然失業率為5.75%以上,而現在則為4.75%。

20世紀60年代以來教育水平提升導致自然失業率下降,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失業的可能性更低。上世紀60年代末擁有大學學歷的人群比率低於15%,現在已經接近40%,低於高中學歷的比例也從45%降至5%左右。另一個重要的不同是,60年代以來通脹水平都較低,也較為平穩,有利於進一步錨定通脹預期。現在決策者青睞於預測通脹的動向,且保持較低和穩定的通脹水平。

可是過去半世紀以來美國經濟和央行的操作都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在我看來歷史的比較能帶來的洞見並不如我們期待的那麼多。

勞動力市場偏緊帶來的問題

缺乏有用的歷史先例,就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首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委員預估自然失業率可能會較低,因為失業率的下降並不像通脹那麼的明顯。這樣的預測是否是可信的?自然失業率總是不確定的,現在更是如此,因為通脹和失業率的對應關係也不如過去那麼緊密。錨定預期是好的,也能讓菲利普斯曲線變平坦。但是無論通脹是否反映了經濟週期,平坦的菲利普斯曲線都會更難預測與評估。

第二,如果失業率持續低於自然失業率,通脹會如何?平坦的菲利普斯曲線認為通脹不會上升,儘管勞動力市場偏見會導致非線性的結果。在這個問題上的研究是含糊的,也反映出歷史經驗的有限性。我們應該記得通脹預期一旦錨定,央行就有可能將通脹納入掌控之中。如果央行要肯定通脹和低失業率已無對應關係,市場就會懷疑我們為何還要致力於低通脹率。目前還沒有要這樣做的跡象,如果有,美國的長期通脹預期在未來數年內會更低。

第三,經濟狀況持續強勁是否會造成金融不穩定?經濟狀況強勁當然是好事!也會使得金融系統運轉更為良好,由於資產負債表健康、投資者信心高漲,也更能吸收衝擊帶來的影響。但我們也要留意不能過分自信而導致過度借貸和風險行為。畢竟美國的兩次衰退都是源於金融的不平衡。現在我認為美國金融系統穩定,長期來看脆弱性也較為溫和。雖然部分資產價格以歷史指標來看確實較高,我沒有看到過度借貸和高槓杆的跡象。此外,銀行的資產水平和流動性都較危機前強勁了很多。

第四,經濟狀況持續強勁會對通脹和金融穩定都有可能造成影響,我們要問這些好處是否是持續的。正如我所說,勞動力市場偏緊會將更多的人成為勞動力。這將有利於生產率增長。但是是否會存在“正滯後”(positive hysteresis)效應是不確定的,歷史的證據還不足以得出結論。

在當前的條件下,太多不確定性影響著貨幣政策的決策。由於經濟強勁,風險也較為平衡,漸進加息應繼續推進,也得到了FOMC成員的廣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