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肝細胞癌治療進展

中央型肝細胞癌治療進展

●手術方式

●血流阻斷技術

中央型肝癌手術的關鍵在於對肝內重要管道系統的處理,並要求對肝臟雙側創面進行精細分離,如何平衡控制出血與減少熱缺血的矛盾是術中面臨的重要問題。Pringle法操作簡便,能夠有效控制術中失血,在肝臟外科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但中央型肝癌手術時間往往較長,特別對於肝硬化患者,Pringle法更易造成全肝缺血缺氧損傷風險。目前,各種區域血流阻斷技術不斷提出,其共同點為:術中阻斷術野中相應的血管血流,保留非術野的正常血供。筆者在臨床實踐中提出了肝區域選擇性適時血流阻斷技術(selective and dynamic region-specific vascular occlusion technique,SDRVO),具體措施為:在切肝過程中,將肝血流阻斷分為肝右葉、左內葉、左葉及尾葉四個區域進行,根據腫瘤所累及的肝段,決定不同區域、不同關鍵時間的出、入肝血流阻斷,有效減少術中出血、減輕肝損傷、促進術後康復。

對於中央型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肝靜脈癌栓或下腔靜脈癌栓的患者,不論從已報道的研究成果,還是從本研究組觀察到的臨床效果,術前放療可使大部分患者原發腫瘤縮小,對於癌栓效果更好,為大部分患者爭取了手術機會。中央型肝癌手術因無法達到1cm安全切緣,聯合術中瘤床放療通過直視下放置限光筒,既提高靶區劑量,又能保護正常組織,進行單次大劑量照射,生物學效應好。本研究組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中央型肝細胞癌手術切除聯合術中瘤床放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同樣是針對手術切除面臨的窄切緣、甚至是裸切緣情況,本研究組首次報道了肝細胞肝癌窄切緣術後輔助放療的結果:與單純窄切緣手術組相比,窄切緣手術聯合術後放療組的3年OS率及DFS率均有顯著優勢。該研究顯示術後輔助放療可彌補窄切緣手術的不足,而且未帶來明顯的不良反應,為前瞻性研究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