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縱容”孩子的家長,孩子就越“無能”!規矩該立的時候就得立

為什麼一些被“自由”“尊重”喂大的孩子,反而更不容易適應環境?用傳統方式養大的孩子,適應性更強,能給我們怎樣的啟示?面對孩子不那麼令人滿意的行為,媽媽的忐忑和猶豫所帶來的“不一致”為什麼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李巖:父母123機構創始人,擅長從腦科學、生物學、心理學的角度綜合看待孩子的行為問題,並找到背後根源。《遊戲力》譯者,倡導用遊戲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化解親子關係中棘手的問題。同時,他也是3個孩子的父親,身體力行地實踐著自己認可的育兒理念。

本期諮詢媽媽

3歲女孩雯雯的媽媽。馬上要上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的小雯讓媽媽很擔心:女兒能融入其中嗎?

越“縱容”孩子的家長,孩子就越“無能”!規矩該立的時候就得立

對於孩子最鍾愛的玩具,尤其是具有“安慰物”性質的,不要強迫分享。可以暫時收起來,誰也不玩。

小雯媽:我看到小區上幼兒園的孩子當中,那些用新理念養大的孩子顯得更難適應,適應能力更強的反而是用傳統方式養大的孩子,人家的父母根本不在意所謂的“自由”“尊重”。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李巖:這確實是一種現象!當然,用傳統方式養大的孩子有他的潛在問題,這個已經被討論得太多,但不可否認的是,起碼在短期內,他們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的確更強。

小雯媽:是不是因為他們被控制、強迫慣了,所以在幼兒園面對規則的管控也無所謂嗎?

李巖:這是一方面,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一個邊界越明確的孩子,他的適應性越強。就像我們玩遊戲,越是清楚遊戲規則,就越知道怎麼玩、怎麼發揮才更容易當贏家。

我們假設有兩個孩子,都快上幼兒園了。A的生活中有很多清晰的界限:把飯吃得乾乾淨淨才能被獎勵糖果;和小朋友在一起時必須分享玩具;見到長輩必須打招呼。B在生活中似乎享受了更多自由:大部分時候想吃糖果,媽媽都會給買,但有時媽媽會不太情願;霸佔玩具時只要他夠堅決,基本都能得逞;可以不跟爺爺奶奶打招呼,但媽媽顯然又期望他能更有禮貌……

我們預測一下,這兩個孩子,誰在幼兒園能過得更好呢?恐怕是A,他特別明確地知道自己應該遵守哪些行為規範,有了這些邊界,他適應起來就比較快。而B恰恰相反,他貌似享受了更多自由,但行為邊界卻是模糊和寬泛的。僅就適應性這個問題來說,他會差一些。

越“縱容”孩子的家長,孩子就越“無能”!規矩該立的時候就得立

小雯媽:為什麼“界限”和“適應性”有那麼大的關係!

李巖:追求新理念的媽媽要特別警惕一個自己打著“自由、尊重”的旗號,縱容孩子在實際生活中違背一些基本的社交規範。比如孩子打人、拿別人東西時,媽媽不出手製止。長時間這樣,孩子會被誤導,他會以為打人、拿別人東西是行為邊界以內的事情。可一旦他進入集體環境,跟小朋友交往,他就會很迷惑,他不明白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不愛跟他玩。漸漸地,這個孩子會被大家邊緣化,那他待在裡面就會不自在了!

小雯媽:每個家庭對於社交規範的界定不一樣,會不會也給孩子帶來麻煩?

李巖:肯定會有不同,但對於最基本的常識,絕大部分人應該是心中有數的。問題往往出在,如果父母把“自由”“尊重”上升到一種信仰或者說迷信的程度,覺得不給孩子最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後果就會多麼多麼嚴重,那麼這種心態就一定會讓我們付出代價—喪失了對最基本社會常識的直覺和遵守。

越“縱容”孩子的家長,孩子就越“無能”!規矩該立的時候就得立

小雯媽: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們家發生過一件類似的事情。朋友的孩子來我家玩,不小心把顏料灑了一地,正當我打算趕緊把地擦乾淨的時候,孩子的媽媽說:“不如我們就著地上這些顏料畫幅畫吧!”這位媽媽為了給孩子提供“創作空間”而忽略了禮儀常識。

李巖:沒錯!她因為孩子而忽略了常識。除了這類對孩子過分縱容,縱容到已經越過社會規範的,其實更典型的類型是,界限模糊的。這主要是因為在媽媽心裡,界限也是不清晰的。比如當孩子不肯分享玩具時,媽媽的忐忑和糾結體現為:


1、很希望孩子分享,於是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小朋友一起玩要分享、要輪流啊,”或者“小朋友來你家做客,你是小主人應該讓著他”“你大,你讓給妹妹玩吧。”只是如果說教無效,媽媽也不做任何實際干涉。雖然最後孩子可能沒有被強迫分享,但他一定能感受到媽媽對他的行為是不接納的,因為講道理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我不夠好,所以媽媽要告訴我更好的辦法。

2、強迫孩子分享了,但內心充滿著內疚,生怕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孩子。這種負面感受也一定會被孩子接收到,他雖然不能解讀這負面感受到底是什麼,但他能感覺道:“媽媽都覺得眼前這件事不好”,所以他沒辦法判斷把玩具讓給小朋友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如果已經強迫,與其忐忐忑忑的,不如用輕鬆的、肯定的、積極的態度告訴孩子:“這種情況下,你就是應該分享!”這樣,孩子反而也能坦然和安心地接受這個規則。

越“縱容”孩子的家長,孩子就越“無能”!規矩該立的時候就得立

在孩子觸及規範底線時,堅定地把他拉回來,然後平靜而信任地安撫他的情緒。

小雯媽:媽媽糾結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李巖:孩子不知道今後遇到類似的情況該怎麼辦,到底是分享還是不分享?分享吧,好像媽媽也不太心安。不分享吧,她也不高興。更糟糕的是,他感覺到:連媽媽也不知如何是好!媽媽既不認可也不知道究竟該怎麼辦,孩子不就只能靠自己多碰壁,尋找生存策略嗎?所以,在適應環境時就會比別人慢。

小雯媽:如果是確定的、有邊界的引導呢?

有時候,沒辦法預備得那麼妥當,小朋友已經在身邊了,比較好的辦法可以是輪流玩,說好“如果想玩,那就必須輪流,每人一分鐘”。這是比較通用的社交規則,如果孩子到了時間還不肯放手,那隻能強行拿下來,重點是,這時候我們要安慰他。這又是一個體現“尊重”原則的時候。尊重,決不是指“允許”所有行為,而是尊重孩子還小的現狀—還不能處處符合社會規範,“被規範後”心裡的不高興。

如果我們強制規範孩子的行為後,進一步表現出埋怨甚至批評的態度(“說過多少次了,你怎麼還不懂事”),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認識發展現狀和犯錯誤的權利;相反,規範孩子的行為後,以認可和信任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情緒,傳遞給他這樣一些信息:“小朋友有時就是會忘記規則,遵守規則其實挺難的,也會不高興的,爸媽陪著你,過一會兒心情就好了,而且將來你一定會越來越能幹,越來越能自己遵守規則的。”

擴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