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克頓的助攻數是如何成為歷史第一的?

江聰德

斯托克頓常規賽總助攻數15806個,排在NBA歷史第一。他職業生涯打了19個賽季,全部在爵士隊效力,他場均貢獻10.5個,40歲退役。

斯托克頓之所以能成為無法打破的歷史助攻王有三個原因:他自己、主教練斯隆、隊友馬龍。


自身條件

斯托克頓身高很矮,只有1.85米,也不算強壯。所以斯托克頓要在NBA生存下去,必須不能成為防守漏勺。他的防守小動作非常多,他就這樣不斷干擾對方。他職業生涯搶斷數3265個NBA歷史第一,進入過5次最佳陣容二陣說明他的防守能力。

斯托克頓職業生涯19個賽季,他很少受傷,職業生涯出場1504場,歷史第三,出勤率96.5%!其中12個賽季打滿82場比賽!

斯托克頓這個鐵人應該在NBA數一數二!他是控衛,基本功紮實,投籃能力出色,視野開闊,場均2.82個失誤,助攻失誤比出色!

馬龍和斯隆

光有自身條件還不行,助攻是兩個球員一起完成的數據。斯托克頓剛好有很好的外在條件,主教練斯隆和隊友馬龍。

爵士猶他黑白雙煞,爵士隊教練斯隆最喜歡的戰術是擋拆,一直沿用到退役。擋拆是古老簡單有用的戰術。斯托克頓和馬龍擋拆,馬龍接球投籃或上籃。

馬龍是一個能投籃,身體強壯的球員,所以他和斯托克頓的擋拆無法破解。他們合作了18個賽季,馬龍為貢獻了不少助攻。

所以斯托克頓助攻數這麼多,是因為出勤率高,職業生涯長,戰術有利,接球球員投籃能力強。納什助攻數多也和他當時在太陽和小斯搭檔,炮轟戰術有關!


露天看臺

首先是耐操和自律。

84年進入聯盟,一直打到02年,打了整整18年。而且賽季出場率接近百分之百。中間沒有大的傷病以及恐怖的自律。哪怕是退役以後也是直升機飛行員的超級身材。

其次是超強的控場能力和視野。

18個賽季9次助攻王,9個賽季場均13次助攻非常恐怖。只要隊友跑出位置就能把球傳到,空接傳球更是輕而易舉。

最後是成熟的體系以及可靠的隊友。在馬龍沒有到爵士之前,斯托克頓助攻能力已經嶄露頭角,但是去沒有很多助攻,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可以把球傳給合適位的隊友,但是隊友卻不能把球放進。在85年,卡爾馬龍來到爵士以後,鐵血教練斯隆為兩位超級巨星量身定做了一套擋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兩人如魚得水,一個傳,一個投,難以防守。在磨合了一個賽季以後,兩人更是默契倍增,能力與數據都是飛速提升。但是,其他隊友卻很難給到他們大的幫助,這也是他們始終未能奪冠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超強的耐操上,加上嚴格的自律,配合定做的體系以及可靠的隊友,本身非常好的視野與傳球能力。斯托克頓創造了難以超越的助攻紀錄。


NBA配圖王

答案很簡單——“刷的”。說斯托克頓“刷”助攻你可能不服氣,以下是斯托克頓生涯的助攻率。生涯均50.2%,巔峰時期一度逼近6成。這是個什麼概念?

我們來看一下目前聯盟最愛刷助攻的威少和朗多的助攻率:威少近兩個賽季是49.8%和57.3%,至於朗多,如下,和斯托差了近10個百分點!

說到這裡,很多人對助攻率的概念還不明確,助攻率或稱助攻百分比是用來記錄球員在場時助攻隊友的進球數與總進球數的比值。斯托克頓如此之高的助攻率恰如其分地說明了爵士每場半數的進球都是要從斯托手中過一下,說他“刷”不誇張。就像你打球的時候,一些“指揮家”要球,自己不打,非得從自己手中過幾遍,找尋一個時間塞進去打進,就這麼個意思。(這裡的刷,存在一個刷的健不健康的問題,像威少那種就是變態刷)

其實提到斯托,有幾個人的助攻率忘列了,第一張是保羅的,第二章是巔峰時期納什的,也都很高,僅次於斯托。

毫無疑問,斯托克頓、保羅、納什還有威斯布魯克,他們在NBA不管是曾經還是現在,都曾是被塑造為球隊絕對後場核心的球員,但問題也都有一個,沒有總冠軍。好奇怪,這些球員每一個都還有不錯的得分能力,可窮極生涯竟然還沒朗多得到總冠軍的時間來的快!

和助攻王斯托克頓一樣,歷史上還有一個和他競爭歷史第一1號位的,魔術師的助攻率如下,有沒有發現,和朗多驚人的相似!

是的,助攻率反映了斯托、保羅、納什、威少和朗多、魔術師這類球員的本質差別!前者可以稱之為絕對持球,後者可以稱之為計劃型持球。魔術師和朗多這種球員並不是要完全把球權霸佔在自己手裡的,他們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有目標、有規劃的用組織來盤活整支隊伍,並不是為了盤活而盤活。當然,這也一部分有賴於他們所在的球隊的陣容和教練的戰術法則,把持球人和組織者孤立進入一個獨立體,這導致了一旦這個組織點死結,球隊就原形畢露。

不可否認,斯隆當年用擋拆把這支爵士的進攻塑造的太華麗了,但因為太華麗,也太簡單、太死板。98年總決賽,斯隆幾乎真的把進攻大任託大在霍納塞克、馬龍和斯托手中,結果,喬丹皮蓬命中率都沒過45%,竟然6場就幹掉了爵士!為什麼?但從組織端來考慮爵士場均獲得的運動戰進攻機會是77.7,而公牛沒什麼絕對組織者是78!是的,到了季後賽,斯托克頓的助攻極致性真的沒有被激發出來,依然是5成助攻率,但其實,他們本該能夠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的。

在這裡請允許我用“刷”這個詞,因為的確,在NBA歷史這些偉大1號位當中,他們並非都是出色組織者,而是單純意義上的球隊大腦,他們缺乏對比賽真正意義上的掌控,因而,談之不能為執著於勝利的“比賽掌控者”,只能說是梳理球隊的“助攻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