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叫嬴政,大公子叫扶蘇,小兒子叫胡亥,出處都在這裡

秦始皇叫嬴政,大公子叫扶蘇,小兒子叫胡亥,出處都在這裡​我們通常再看一下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時候,嬴政在裡面通常被稱為嬴政,然而在有些書籍中曾記載:“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秦始皇亦當稱‘趙政’,而不當稱‘嬴政’,新出土文獻已證明之。”如果這樣說的話秦始皇正確的名字應該是什麼呢?秦始皇的兩個孩子又為什麼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接下來就讓小七給大家講解一下其中的緣由吧!​

首先,秦始皇的大兒子是扶蘇,在文化產品“秦殤”之中,扶蘇是男一號,扶蘇的母親是楚國人,而扶蘇的名字源於《山有扶蘇》,所以秦始皇便將二人之子取名“扶蘇”。“扶蘇”一詞的真正含義其實是對樹木茂盛、鬱鬱蔥蔥的形容,《詩經》中“扶蘇”一詞有香草佳木之意,始皇能以此為名,說明真的很喜歡這個孩子,對他寄託了無限的期望,可惜最後卻被害身亡,成了悲劇人物。
秦始皇叫嬴政,大公子叫扶蘇,小兒子叫胡亥,出處都在這裡

而對於胡亥的名字由來,目前還沒有共識,通常認為胡亥母親是胡人,因此名字為“胡”。不過由於現在對秦始皇的後宮史料比較缺乏,所以這一依據也不成立。還有一說認為,“胡”字本意是鳥類頸下的垂肉,人們猜測胡亥出生時,脖子下有垂肉,跟普通的小孩長得不一樣。關於“亥”字也有兩種觀點:一說胡亥生於亥時(晚9點至11點);還有的人說湖還是豬年生的,為亥豬。胡亥在史料上只說是秦始皇少子,小兒子,即位後也較少有身世介紹。

總的來說,扶蘇與胡亥都是他們的名,並非姓名。他們完整的姓名應該叫趙扶蘇,趙胡亥,畢竟他們的父親姓趙。並且秦趙先祖嬴姓一族是商人,秦國後來很多禮法都還保留著商代的特徵。所以戰國時期的姓氏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嚴格了,一個名字通常只是用來分辨你是誰。“趙”對於趙人的身份區分很重要,所以趙人為趙氏;“趙”對於秦人的身份而言沒有那麼重要,所以秦人稱“秦”或“嬴”。
秦始皇叫嬴政,大公子叫扶蘇,小兒子叫胡亥,出處都在這裡

而嬴政的贏字則是母系氏族的標誌,當人類進入父系氏族後,開始用“氏”來表示尊卑貴賤。作為千古一帝秦始皇,能發明“皇帝”這麼尊貴的稱號,沒理由和其他賤民共用“嬴”姓。舉個例子,屈原,和楚王同姓,他也可以叫羋原。然而,在楚國朝廷上,你要是叫一聲羋大夫,恐怕有很多人都要答應你,畢竟大家都是羋姓貴族,您這是叫誰呢!所以,屈原一般都會被稱呼為屈原而非羋原。

最後說一下,對秦始皇的稱呼,其實也不用多麼精確,“嬴政”這個名字從漢朝的時候就有了,倒是“趙政”的叫法,在西漢時期比較流行,但到後來就沒有人這麼稱呼了,你現在要叫一聲“趙政”,恐怕沒人會立刻反應過來你在叫秦始皇吧。所以,這個事情,從俗就好。要是你是個處女座,總是覺得叫“嬴政”心裡不痛快,那就叫“秦王政”吧。
秦始皇叫嬴政,大公子叫扶蘇,小兒子叫胡亥,出處都在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之所以會叫錯一些歷史人物的名字也很正常,因為這個錯誤畢竟可以追溯至漢代司馬遷和唐代劉知幾。而大多數人不知此,以訛傳訛,從而留下了長達幾千年的歷史性誤稱。歷史上很多人物的名字其實也反映了歷史真行是怎麼樣的,理應被正確解讀。糾正一些錯誤,對後人有大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