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六遷”的故事有什麼歷史依據?

史苑書生

周族是一個興起於西部,以農業為主的民族。

農業始祖”后稷之像

周人最終能推翻商朝,成為一個延續近八百年曆史的朝代,與其農業傳統分不開的。

而農業的發展在西北地區有很大的不穩定性。長時段氣溫的變化,短時段降水的變化,以及粗放經營造成的土壤退化等自然因素,還有遊牧民族的入侵等社會因素,都是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后稷教稼圖

因此在西北地區興起的周朝,在崛起的過程中就難免要經歷一系列遷徙的過程。

根據史料的記載,周人的遷徙主要有以下幾次。

周人六遷”示意圖,底圖為谷歌地形圖。

1、被迫流轉於夷狄之間

周人的農業傳統可以追溯到后稷時代,后稷所代表的是周人早期歷史階段,但到了不窋時代,由於夏后氏政衰,周人不得不“竄於戎狄之間”,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遊牧生活階段。《國語》中有記載:“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然而周人雖然處在戎狄諸之間,還是沒有受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慣的潛移默化,仍然保留著以前的農耕生活方式。《史記》載:“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務耕種,行地宜”等記載,都體現了周人固有的農耕文化傳統。

2、由“戎狄之地”至於豳

第一次帶領周人進行民族大遷徙的是周族首領公劉。《詩經》中有兩次明確提到了公劉國於豳的:“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迺岡。……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又“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以上詩文是對公劉帶領族人發展農業生產,壯大姬周實力,最終遷居豳地的歌頌。

周人為什麼要從“戎狄之間”遷到“豳地”呢?

我們都知道,周人在早期就是以農業為主的民族,雖然被迫遷居戎狄之間,仍然保持著農耕的傳統,雖受到戎狄文化的影響,但並沒有融合於其中。與此同時,姬周族經常遭“戎狄攻之”。由於傳統和文化的差異,註定這兩個文化傳統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的種族無法共處同一區域,因此就有了公劉帶領族人遷居豳地的舉動。

此外通過對“戎狄之地”和“豳地”的地理位置的辨析,也可以對周族這次重大的舉族遷徙有新的認識。《周本紀》正義引《括地誌》有記載:“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唐代的慶州在漢時稱北地郡,在清代隸屬於甘肅慶陽府。可見當時周人被迫遷徙遊牧的“戎狄之間”就是指甘肅省慶陽附近。而豳地的地理位置,大多數學者認為其在陝西省旬邑、彬縣一帶。兩地相比,“豳地”位於黃土區,有肥沃的耕作土壤,又有涇水上游支流馬蓮河及其眾多支流,灌溉便利,適合農耕文明的發展。因此周族首領公劉會帶領族人,一路東行,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到達周族先人曾經耕耘過的土地,創建了豳國。周族自此開始了較為穩定的農耕生活,在商統治中心西陲的關中平原耕耘發展。

3、由豳至岐

周族首領亶父在先周的遷徙歷程中,是繼公劉之後的又一個重要人物。關於在公亶父帶領下的周人的遷徙,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史記》稱:“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國人舉國扶老攜弱,盡歸古公於岐下”。《孟子》一書也對這段歷史有所記載:“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擇而取之,不得已也”。在同書中還有記載:“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去邠,逾梁山,邑於岐山之下”。以上這些文獻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即古公亶父帶領周人舉族遷於岐的。

關於周原的歷史記載還是很多的,周原這個名字也正是因為周人而流傳後世的。

4、文王遷豐

公亶父去世後,其子季歷繼位。《史記》有記曰:“古公卒,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修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季歷通過對西落鬼戎、燕京之戎、餘無之戎、翳徒之戎等位於今山西一帶的戎狄之族的征伐,勢力範圍逐漸擴張,同時也為後來武王的東進掃清了障礙。周國一系列的勝利,雖然為商王朝清除了西北部夷狄之族的威脅,然而,周族自身領土和實力的擴張也使遠在中原的商王感到了不安,於是就有了“文丁殺季歷”的歷史記載。《呂氏春秋》對此事件也有記載:“王季歷困而死,文王苦之”。可見,季歷很有可能是被商王文丁囚禁起來,而後遇害身亡。

王季被商王武丁所殺後,其長子昌繼位,是為周文王。關於文王,《史記》中有言:“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多歸之”

。周文王親士愛民,能任用賢能,姬周國力不斷提升,逐漸成為商朝西陲的一個強國。文王在位時,曾征伐過犬戎、密須等一些周邊小國。《史記》記載:“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明年,伐邗。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其中的密須在岐周北部,位於今天的甘肅省靈臺縣境內,與陝西長武相鄰,而崇國就位於陝西省西安西部的長安縣境內。通過文王的一系列征討,位於岐周北部和東部的敵對國家都被清除了。這樣一來,王季和文王統一了關中地區,就為武王伐商鋪平了道路。

周文王初期依然居於岐邑,而在其征伐崇侯虎之後,開始營建豐邑,周之國都也從岐遷至豐。至於豐邑的位置,經過現代的考古發掘,證明了豐邑在今天西安南部灃河中游西岸。具體位置在今客省莊、馬王村、西王村一帶,東以灃河為界,西至靈沼河,北至客省莊、張家坡,南到新旺村、馮村,遺址的總面積大約有12平方千米。豐邑地處渭水中游,相對於岐邑,豐邑地形更為開闊,且有關中平原最大的河流——渭水作為交通線路,顯然更適合作為國都的落址之地。

5、武王營建鎬邑

文王逝後,武王繼立,再次遷都於鎬邑。這是周人遷徙距離最短的一次。

《詩經》中有記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水經注》雲:“渭水又東北與鄗水合,水上承鄗池於昆明北,周武王之所都也”。鎬京的位置在灃水以東的滈池附近,即今天陝西省灃河中游的東岸,北至洛水村,南至斗門鎮,東達昆明池故址,西靠鄗水故道。文王所建的豐邑在今陝西省西安南灃河中游西岸,而鎬邑就位於今陝西省灃河中游的東岸,所以兩邑之間的距離很近,可以說只是中間僅隔著一條灃水。自武王建立鎬京以後,豐邑仍繼續使用,西周早、中期諸王和大臣常有居於豐邑處理國事的。武王之所以營建鎬邑,學界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武王在克商後感到了原來的豐邑不敷應用,所以才向東邊擴展,另建鎬邑。其實更可信的因素,應該是灃水東岸自然條件優越,在許多方面超過了灃水西岸。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位於灃水東岸的鎬京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6、東遷洛陽

周朝分為西周與東周兩個歷史時期,東周的歷史,就是一部周人東遷洛陽的歷史。這次遷徙的史料記載就更多,茲不贅述。

以上就是“周人六遷”的歷史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