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訪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雙山道情代表性傳承人趙志剛

文|武湟傳媒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趙志剛近照】

說起雙山道情,如今知曉的人那是寥寥無幾了,這種擁有著道家文化所唱經韻的精髓戲曲,似乎已然被人們所遺忘。其實,追溯起雙山道情的歷史,到如今已有一百多年,推算起來應該在清朝末年就有了雙山道情的歷史蹤跡。

然而,隨著時光的變遷,到如今,雙山道情雖然已經傳了七代,但隨著老一輩優秀的演員的大多故去,所剩無幾,再加上無人傳授,新一輩的人才凋零,讓雙山道情這種傳承了百餘年的地方戲曲面臨著失傳的窘境。

作為雙山道情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趙志剛,原本是一個並不會唱戲的傳人。那麼,這些年來他又是如何去傳承這一瀕臨失傳的戲曲的呢?近日,集寧採訪間採訪了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雙山道情代表性傳承人趙志剛。

雙山道情:一種被遺忘的百年地方戲曲,曾經也是人才輩出,輝煌一時!

雙山道情又被稱為“內蒙道情”,發源於內蒙古涼城縣的雙山村,故稱“雙山道情”。

在60年代,雙山道情也曾風靡一時,在涼城周邊更是家喻戶曉。當時雙山道情的演員曾代表烏蘭察布盟(現在的烏蘭察布市)到自治區烏蘭恰特大劇院匯演,參加雙山道情演出的演員還受到烏蘭夫主席的親切接見,烏蘭夫對雙山道情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1968年烏蘭夫在烏蘭恰特大劇院匯演後接見演員】

雙山道情最鼎盛的時期,演員多達90多人,尤其是當年作為雙山道情的第一代傳人——李舉(也稱肉舉),擁有著很多傳奇故事,他為雙山道情的興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李舉不僅帶出了一批優秀的徒弟,這其中包括第二代演員:丁英娃、任寶和、高忠根、丁萬和、丁富堂、高交臍、張存孩、趙三、吳老虎、何錢還、張老旦、曲春師、高倫等人,還由他編劇導演了《馬頭山》、《河燈會》、《蘭花下凡》、《薛剛反唐》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1973年第三代、第四代演員合影】

之後雙山道情還培養出了第三代女演員,這其中有丁潤枝、丁二女、張香蘭、賈連仙等人;第四代演員:曲存後、曲福後、曲所住、高二愛、王凡枝、安福和、吳美珍等;第五代演員:曲三萬、李根和、李喜蘭、曹改花、丁潤娃、丁關全、李福娃等;第六代演員:丁旺旺、趙凡愛、王容梅、王青蓮、何愛枝、李三三等;第七代,也就是到如今的最後一代演員:趙利利、丁瑞芬、曲轉鵝、張芸芸、丁海芸等等。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雙山道情演員劇照】

雙山道情演出的曲目非常多,總稱為“八本十六會”,八本包括:《打經堂》、《劉全進瓜》、《田氏劈棺》、《五龍臺》、《八卦》、《經堂會》、《張良撇家》、《吳燕能打道》等,大都是以神鬼為主題。

十六會包括:《殺狗》、《李大開店》、《蘆花》、《賣油郎獨戰花愧》、《摸牌》、《李逵搬母》、《拉老漢兒》、《老少換妻》、《薛剛反唐》、《大破曹家莊》、和《二小打瓦罐》;新編的現代戲有《馬頭山》、《河燈會》等。

雙山道情的大部分劇目內容都以懲惡揚善、教育世人為主。戲內角色主要以“人、鬼、神”組成,充滿神奇色彩,讓人回味無窮。

新中國成立後,《雙山道情》在涼城縣裡、市裡、省裡都匯演過,當時在當地百姓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後來差一點就去了北京演出,沒想到當時選準的演員由於身體的原因就放棄了,這也是雙山道情的最大遺憾!”趙志剛表示。

從小耳濡目染,讓趙志剛愛上了“沒落”的雙山道情,他立志要把這門戲曲藝術傳承下去!

1999年年底的時候,趙志剛帶著家人先是去了寧夏找親戚,然後又去烏海打零工,做點小生意,並和弟弟一起學會了做饅頭,做生意攢了點錢之後就做起了賣饅頭的生意,這一做就是十年。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趙志剛收集的道情劇本】

在這十年的過程中,趙志剛始終忘不了自己的家鄉,忘不了從小耳濡目染的雙山道情,每年過年的時候他都要帶著家人回到雙山村過年,在他的記憶中,也只有一年因故錯過了回村過年的機會。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2009年正月村人演出時的合影】

“2000年的時候,我離開雙山村,那是村裡最後一次有規模的唱道情戲,之後每年也都是誰會演什麼戲就演什麼戲。2010年,時隔十年,因為雙山道情成為了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又召集村裡外出的人回來演出,村人讓我很感動,不管他們在那裡,都在第一時間趕回來了,整整唱了五天,能唱的曲目都唱了。”趙志剛回憶道。“時隔十年,大家都不知道帶著怎樣的情感去唱,也許是傷感吧?因為大家都知道,下一次再演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呢?”

在趙志剛的積極奔走下,2013年,雙山道情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趙志剛成為雙山道情的傳承人。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趙志剛雙山道情傳承人證書】

雙山道情瀕臨失傳之危,傳承的現狀令人堪憂,趙志剛為了傳承一事欠下了七萬多的債,在他絕望的時候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

2010年,趙志剛為了方便回村裡收集材料,便從烏海搬回了集寧居住,從烏海帶回來的幾十萬,他除了安頓家裡的生活,還拿出四萬多塊錢用來買行頭和樂器。幾年下來,他自己都不知道花出去十幾萬,還欠下了六七萬的債務。

“你不知道,以前那些行頭放著十年沒動,如今都被老鼠啃壞了,再拿出來已經不成樣子了,對於演員來說,沒有行頭是不下行的,所以我就自己花錢置辦了一些,但憑我自己的這點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趙志剛顯得很無奈。

由於雙山道情這種地方戲曲一者是沒有了演出市場,再就是演出人員的大量流失,再加上被整整擱淺了十年,已然被世人所遺忘,導致雙山道情逐漸地走向”沒落“的境地。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由於這些年來,老一輩的演員只剩下丁英娃、丁潤枝、吳美珍、賈連仙、高二愛、曲存後、安福和這幾位,他們有的年邁登不了臺,有的根本就不在村裡了。”趙志剛表示。

在這舉步維艱的困難時刻,很多的時候趙志剛也想過要放棄,可他又覺得這是村裡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文化,放棄了真可惜,就又咬著牙關堅持。

當問及當年他為何搬走,趙志剛無奈地笑了笑:“當時我不是在村裡當‘赤腳醫生’麼,那時村裡人看病都是賒賬,後來我連進藥的錢都沒了,賒賬把我拖垮了。”

如今,趙志剛為了還清欠下的債務身兼數職,一邊在村裡面當醫生,一邊又在廠子裡當司機。

雙山道情:一種瀕臨失傳的百年地方戲曲,還有誰能來傳承?

【《殺狗》劇照】

“之前,我也放棄過,幸好我們鄉里的領導找到我,一直鼓勵我,去年鄉里還給撥下來一萬元的補助,這讓我看到了希望,就又組織了演員參加了匯演。”趙志剛像是抓到了救命的稻草。“鄉里還說給想辦法安排20個演員的指標,希望能把這鐘戲曲堅持著傳下去。”

對於趙志剛來說,劇本倒不是太大的問題,他相信通過一定的時間去收集是不成問題的,他最擔心的是導演的問題,村裡現在只有曲存後老人是唯一可以做總導演的人了。“所以,我們得抓緊時間,曲老已經八十多了,現在只有他能撐起整個場面。”趙志剛表示。

至於雙山道情是否能再像當年那樣走向輝煌,趙志剛不僅很無奈也很迷茫,因為這是一條看不到方向的路,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