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聽課記錄”

課一開始 , 評價人員就進入記錄狀態 , 將教師和學生的語言、行為、活動轉換的時間記錄下來。記錄時儘量避免與教師和學生的目光接觸 , 以免干擾教學過程。

如何寫好“聽課記錄”

聽課過程中可以觀察的內容很多 , 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課堂環境和課堂教學條件、課堂氣氛等。要完整地記錄教師和學生的一言一行是不可能的,記錄內容必須根據評價的重點有所側重和選擇。還應及時把自己對教者某一教學環節的感受寫在聽課筆記相對應的地方,為評課準備好第一手材料。

經驗豐富的評價人員比較重視記錄教師的導入和過渡語、教師的提問、教師獨特見解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完成情況的反饋、學生的提問、學生獨特的見解、典型錯誤、學生在聽課時的表現、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各項教學活動所用時間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記錄 , 可以分析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 例如 , 教師的導入和過渡語體現了教師對教學的設計和構思 , 經驗豐富的教師都非常重視課的導入以及不同教學活動之間的過渡和銜接 , 力求流暢、自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再如,記錄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完成情況的反饋 , 可以看出教師是否貫徹了有效教學的一些原則 : 採取積極的態度肯定學生 , 理解和關注學生是如何學習的 , 以及他們學到了什麼。

記錄學生的回答和表現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效。

記錄上課開始的時間和各項活動實際佔用的時間則有助於瞭解教學結構和時間分配以及授課者的授課重點。這包括 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要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一堂課必須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能進入讀書、思考、練習、交流等學習活動。我們在評課時就要看有沒有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的現象。③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要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的現象。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分配。要看不同層次學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後進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⑤計算非教學時間。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