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聽課,聽得出門道兒(深度文章)

竇桂梅:聽課,聽得出門道兒(深度文章)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聽課,聽得出門道兒

說到聽課,大家都知道為什麼聽、怎麼聽。但有沒有深入思考過,聽課怎樣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是流於形式?我發現,制約聽課效率和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隻做旁觀者,不做主動參與者,沒有從思想上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是有“備”而聽,而是作為一個局外人,聽課就彷彿在看一場與自己並不相關的演出。二是隻做盲從者,而不做引路人,把聽課當作一種任務,而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實際上,聽課本身就是一種教學研究,只有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聽課者才能深入到問題的核心,並努力解決問題。三是隻做批評家,不做審美者,更不做幫助者,問題提了一堆,卻不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就只好在一次次的失誤中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

其實,聽課絕不是為了完成上級規定的任務。對於教學管理者而言,聽課就是本分,是我們應做的工作。而且,聽課不應僅僅停留在瞭解情況的層面上,還必須帶有一定的目的和意義。這就和我們對教師的要求一樣。我們動不動就問教師們,這節課你能給學生什麼?其實,在聽課中,我們也應該經常問自己:你到底能夠給教師什麼?教師希望在你那裡得到什麼?是毫無原則的鼓勵嗎?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批評嗎?想必都不是,教師在經歷了40分鐘的忐忑之後,一定是希望能夠在管理者那裡得到一些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見的。那麼,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讓他們得到聽課後的收穫呢?用哪種方式傳遞這樣的收穫更加恰當?如何幫助教師因我們的聽課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提高?這些都是我們聽課者所要考慮的問題。

竇桂梅:聽課,聽得出門道兒(深度文章)

管理者,尤其是教學管理者,不應停留在吆喝型的管理者身份上,還應將自己定位為專家性質的引領者——這對我們負責教學的人來說,真的不容易。在大力提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今天,更應提倡教學幹部的專業化發展,試想,一位長期脫離教學一線的教學幹部,如何正確把握課堂教學?如何為教師,尤其是為年輕教師作示範?課堂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地方,是教師成長的平臺,也是教學幹部成長的陣地。因此,在我們學校,所有教學負責人,包括德育負責人,都是很辛苦的,他們不僅有大量的事務性工作要做,更重要的是還肩負著自己學科的教學任務,更有教研以及科研引領職責——每週多則12節課,少則7節課,更不要提開會、研討、教師培訓等工作了。但是,這樣的立足於課堂的付出是有意義的,課堂就好比我們這些“魚兒”的池塘,我們離開了水,是“活”不了的。在與教師們一同上一節節課的過程中,我們日復一日地與他們一起進行著教育的實踐研究。

即便這樣,我們教學負責人對於每學期的工作計劃中的聽課計劃依然應當心中有數,聽哪些學科的課,聽哪些教師的課,都不應該是盲目的。那麼,究竟應該怎樣聽課?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

學校的發展要依託教師,只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造就高水平的教學質量,這個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應該是主管教學的幹部的工作重心。我們可以按照教師的年齡,將教師劃分為老、中、青三代,對於不同年紀的教師聽課內容應該不一樣。我們還可以根據教師的教育背景,將教師劃分為受過本專業教育的教師、未受過本專業教育的教師,對於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師聽課內容也應該不一樣。再從教師成長的角度出發,對於新教師,要“聽”其是否入門,“聽”其重難點是否得以突破;對於有研究能力的教師,聽課時就要看他對教材的創造性處理,等等。

竇桂梅:聽課,聽得出門道兒(深度文章)

但由於精力有限,再加上事務、會議很多,聽的計劃總是趕不上聽不成的變化。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共有一線教師82人,其中45歲以上的教師有10人,35—45歲的教師有31人,35歲以下的教師有35人,工作沒有滿3年的教師有6人。這麼多教師的課,每學期都聽一遍困難很大,而且那樣做,針對性不大。眉毛鬍子一把抓,等於什麼也沒有抓住。一句話,盲目聽十節課不如認真剖析一節課。

於是,在經歷了長時間地一個人一個人聽,逐個“耕耘”,這塊“地兒”沒過幾天就荒了之後,怎樣改變“聽”的方式,讓一個人的靜悄悄的“聽”,變成與上課者的心靈共鳴,同時,還能因為這一次的聽,引起更多的“耳朵”去聽,成了這幾年我經常思考並努力嘗試實踐的課題。因此,一段時間內,我依據年齡、教學經驗、教學水平、學科分類等,精心選擇了幾十位老師的課,認真聆聽,寫下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評課文章,希望教學中的有心人能夠藉此舉一反三。其中有寫給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青年教師的《教學韻味,不僅僅是感覺》,有寫給已經有了一定教學經驗、個人發展進入高原期的教師的《如何實現真正的師生平等對話》,有針對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必須不拘一格,靈活識字》,有針對其他學科的《數學,要眉清目秀》、《一堂好課好在哪兒》、《向著有氧的教室》。通過這些文字及時記錄聽課時的點滴感受,讓流過耳畔的聲音變成白紙黑字的印記,這對於自己是梳理的過程、成長的足跡,對於上課的教師,則又成了他們額外的收穫、珍貴的資源。

竇桂梅:聽課,聽得出門道兒(深度文章)

此外,我與語文教師們一起同備同上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在校本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共讀、共教、共評”,甚至“共寫”的口號。結合教材中的《三打白骨精》以及《三借芭蕉扇》等課文,我們開展了全面開花的轟轟烈烈的聽課。暑假要求教師們精讀《西遊記》原著,開學後,聽專家的專題講座,聽我給教師做的文本解讀,然後所有語文教師共同備課寫教案。接下來,就是大面積的聽課。這下,

每一位走進課堂聽課的教師,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感同身受的行動者、研究者、執行者。他們帶著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思考,走進自己的課堂以及別人的課堂,這樣的聽課我們認為其含金量是很高的,它是有效的。

大家藉助一個值得研究的經典課例,一起備課上課,一起聽課,重點深挖這口井,通過不斷研究,打出水來才算罷休。這樣,每個人在參與挖井的工作的同時,也享受到了教學研究成果的甘泉。這樣就比走到一處,挖一個“坑”,不知道強多少倍。最終,我們研究開發了9種課型,三分之二的語文教師參與了上課。加上試教,教師們一共聽了37節圍繞《西遊記》開展的各種類型的課。大家普遍認為,這種聽課方式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然途徑,是帶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手段,是教學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可見,聽課不僅是管理者應當研究的專題,更應該讓所有教師都把聽課時獲得的“利息”轉化到如吃飯睡覺般最自然不過的日常教學行為中。進而教學管理者就要思考,如何調動所有教師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聽課,變學校的要求為自身專業發展的必需,使聽課真正成為教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這樣的目標需要我們教學管理者來共同達成。我們也仍在努力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