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眼中的“独特人才”!战斗中失去左臂,仍继续冲锋!

毛泽东眼中的“独特人才”!战斗中失去左臂,仍继续冲锋!

彭绍辉,1906年9月6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1928年7月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科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处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大学副校长、分校校长、军区副司令员、纵队副司令员、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区参谋长、军区副司令员、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参加了平江起义、 长沙战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长征、 百团大战、 吕梁战役、 汾孝战役、 陇东追击战、指挥陇南和四川金堂地区的剿匪作战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4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

毛泽东评价:彭绍辉是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


追随毛委员的脚步

1906年9月,彭绍辉出生于湖南湘潭县杨林乡纯和村一个贫苦家庭,幼时得舅舅资助读了两年半私塾。1926年,湖南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纯和村和周围的村子一样成立了农民协会,彭绍辉的四哥是农民协会的委员长,于是跟着四哥一起参加农民运动,成了自卫队的队员。一天,毛泽东在杨林考察湘潭农民运动情况时,彭绍辉还聆听过毛泽东关于农民协会的讲课,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镇压农民革命运动,家乡的农民协会被迫解散,村民们人心惶惶。彭绍辉觉得家乡的农民运动已经无法进行,为了寻求新的出路,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到韶山冲找“毛委员”继续参加革命。临走那天,他怕母亲挽留,半夜起床想拿两件衣服和几个铜钱悄悄离开,但母亲还是被惊醒了,在母亲的呼叫声中,他不忍回应,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屋外,在夜色中匆匆离去,就这样开始了他的革命之路。

毛泽东眼中的“独特人才”!战斗中失去左臂,仍继续冲锋!

彭绍辉

跟随彭德怀参加了“平江起义”

离开家乡的彭绍辉,四处打听毛委员的下落。但不巧的是,彭绍辉从韶山到长沙,再辗转到武汉,都没有找到毛泽东,此时的彭绍辉已身无分文,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恰逢国民党三十五军在征兵,他就去报名当了兵。

非常幸运的是,当兵一段时间后,彭绍辉被分在了彭德怀所在的三十五军独立第五师一团,团内已有以彭德怀为书记的中共秘密支部,团里有共产党的很多活动。在这里彭绍辉被派到由共产党人执教的随营学校学习。

“父亲参加农民协会时有个农民自卫军袖标,当时他就带着袖标去找毛泽东。在部队有些人看到了,当时就善意的提醒他,这个红袖标要藏起来,同时很多同志也知道了这个人是参加过农运的,就慢慢接近他,让他参加共产党的活动。当时他就惊讶这个地方也有共产党,还有人给他宣讲进步思想,觉得这个地方不错。”谈及父亲革命生涯的最初,彭志强感慨,虽然没有找到毛委员,但是参军后受到了共产党进步思想的教育,为他坚定地走革命之路打下了基础。

毛泽东眼中的“独特人才”!战斗中失去左臂,仍继续冲锋!

平江起义雕塑

1928年7月22日这天,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次日,彭绍辉跟着随营学校来到平江加入了战斗,这是他人生中的首次战斗,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起点,自此彭绍辉迈出了他革命军人的第一步。 “参加平江起义后,当年年底父亲经黄公略介绍入了党。”彭志强说。

失去左臂,周恩来同意他留在部队

1932年7月,彭绍辉担任第三军团第一师师长,1933年初,不满27岁的彭绍辉投入到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

出院后,组织上为了照顾彭绍辉,准备安排他去地方工作。彭绍辉当即表示:“我虽没有了左臂,但还有右臂,而且还很年轻,还能同敌人进行战斗。只要国民党反动派不消灭,我就不离开部队,不离开战场。”对他的恳切要求,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表示不同意。彭绍辉便去找周恩来。周恩来见彭绍辉意志坚定,于是答应了他,并勉励他说:“绍辉同志,你虽然身体残废,却要求再上战场,这种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是可嘉的。好吧!你去继续勇敢地战斗,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彭绍辉就这样又回到了红三军团。在这年纪念“八一”建军节大会上,彭绍辉被中革军委授予二等红星奖章。

毛泽东眼中的“独特人才”!战斗中失去左臂,仍继续冲锋!

时任红六军参谋长的彭绍辉(中)

“一把手”也能打天下

没了左臂的彭绍辉在部队遇到了很多困难,在部队要打绑腿、要打枪,领导要骑马。要强的彭绍辉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克服种种困难,从头开始,吃饭、穿衣、看书、打绑腿、骑马、打枪,样样练习。为练骑马摔得鼻青脸肿,最终骑马、打枪都能跟常人一般无二。甚至到了后来打绑腿和打枪在部队都非常出名,被称为“一把手”。

彭绍辉的伤刚好,第五次反围剿就即将开始。

父亲接到了到兴国县“扩红”的任务,“扩红”的部队当时称补充二师,也叫“兴国模范师”,是为迎战第五次反“围剿”,为一线作战准备兵源的部队。当时中央为各军团划分了补充区,各军团的“扩红”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兴国县就是红三军的补充区,也是彭绍辉此次的任务:彭德怀让他去兴国县为红三军补充一个师。接到任务后,还很虚弱的彭绍辉就带着一个警卫员一个卫生员到达兴国县,宣传红军的思想、政策,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组建补充师的工作,兵力将近五千人。经彭绍辉训练出来的红军战士,受到前线的欢迎,有“兴国模范师”的称号。

“部队光有兵不行,还需要有各级指挥员来使部队正常运转,但当时他就带一个警卫员和一个卫生员。于是在扩充的过程中,他办了一个学习班,培训了一些骨干。就这样他把一个师给带了回来,称红六师,父亲任师长。”

任务完成后,彭绍辉又被调到34师当师长,先后指挥了硝石、黎川、将乐光明山等战斗,在光明山阻击国民党战斗中,他下颌骨负伤。因为此次作战积极主动,圆满完成了钳制阻击敌人的任务,彭绍辉和他的部队受到了中革军委的通令嘉奖。

1934年8月,彭绍辉被调往少共国际师当师长,受到了政委肖华和政治部主任冯文斌的热情接待。少共国际师1933年8月5日成立,共有一万余人,战士平均年龄只有18岁,主要担负掩护和殿后任务。

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湘江战役中,少共国际师奉命在湘西延寿圩一带抗击敌人4个团的追击,掩护主力渡过湘江。他们以一个团直扑全州东南的鲁塘圩,配合红五军团佯攻以牵制全州敌人,另以两个团和尾追的敌人死打硬拼,保卫湘江界首渡口。敌人沿湘桂公路猛攻,情况十分紧急,少共国际师有被敌人切断的危险,于是全师赶快收缩兵力,跑步渡河。彭绍辉和肖华率领主力渡河以后,发现还有一个团没有过来,而敌人已逼近渡口。根据军团部的命令,又不容许他们回头去接应这个团。当他们翻越了大王山到达油榨坪集结时,这个团竟神奇地出现在面前。原来,他们被敌人切断后,从层层包围中杀开一条血路,奋勇抢渡湘江,甩开了敌人的尾追,并连夜强行军赶上了师主力。湘江战役中,面对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少共国际师拼死实现了战略意图,但官兵伤亡惨重,仅剩下2700余人。

毛泽东眼中的“独特人才”!战斗中失去左臂,仍继续冲锋!

1935年,长征途中红六军团领导合影,右起:陈伯钧、彭绍辉、罗志敏、王震、刘导生、张子意。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了缩编,少共国际师被撤销,彭绍辉被调到第一军团的教育科任科长。彭德怀知道后就跟一军团首长林彪商量,想要回自己的得力干将,于是他又被调往红三军团教导营当了营长。(韩俊俊 宋志娇)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