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墓碑中蘊含的道教思想,是傳統文化的藝術體現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起源於先秦時期老子、莊子所創立的道家學派,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依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具有濃厚的民間特色。魯迅先生曾言:“

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指出了道教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在中國的神話傳說、民間信仰和民俗習慣中,隨處可見道教文化的身影,比如:神仙的傳說、捉鬼的天師、迎財神拜天公的習俗等等。包括在喪葬文化中,也能看到道教文化的影響,其體現在墓碑上所蘊含的濃厚道教思想。

浙江寧波墓碑中蘊含的道教思想,是傳統文化的藝術體現

墓碑石材選擇中蘊含的道教思想

道教文化對墓碑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墓碑石材的選擇上。眾所周知,隨著石材市場的發展,墓碑石材的種類繁多,顏色不一,有黑色的“山西黑”、紅色的“印度紅”、青色的“福建青”、白色的“漢白玉”、黃色的“松香黃”等墓碑石材可供選用。而在進行墓碑石材的選擇時,必須考慮墓碑顏色和墓地的地理位置是否五行協調,取生舍克,才能避免顏色相剋帶來的不利影響。這是道教陰陽五行思想的體現,他們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組成的,而所有物質中都蘊含“陰陽”兩種基本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因此,生命可以逆宇宙變化而動,陰間和凡間存在著互相通達的關係,人有可能經過某種特殊的修煉而重回人間。於是,在墓地墓碑的建造過程中,必須以五行出發,選擇相生的墓碑顏色,避免相剋的墓碑顏色,從而達到靈魂轉生的效果。

浙江寧波墓碑中蘊含的道教思想,是傳統文化的藝術體現

墓碑石材依據顏色上的不同可以分屬成不同的五行方位象系:黑色墓碑石材代表北方水;紅色墓碑石材代表南方火;青色墓碑石材代表東方木;白色墓碑石材代表西方金;黃色墓碑石材代表中央土。根據“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屬性學說,再結合墓地環境,方位朝向,進行生克轉化,以達到陰陽平衡,萬物和諧統一的境界。

浙江寧波墓碑中蘊含的道教思想,是傳統文化的藝術體現

墓碑裝飾圖案中蘊含的蘊含的道教思想

在道教中,“道”是最高的信仰,通過對“道”的修煉,可以吉祥如意,延年益壽,甚至達到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境界。這種神仙學說使人們相信死亡不是一切的結束,而是靈魂的輪迴。所以常以“駕鶴西去”“羽化登仙”形容人的逝世。這些道教思想反映在墓碑上,就是那些充滿寓意的墓碑裝飾圖案。例如:日月星雲、山水岩石等圖案,常比喻光明普照、堅固永生;而扇、魚、水仙、蝙蝠和鹿,則常作為善、裕、仙、福、祿的表象;並且用松柏、靈芝、龜、鶴等意象,分別象徵長生、辟邪和祥瑞。在下圖的墓碑中,便以山西黑石材磨光的扇子造型作為“善”的表象,代表逝者是個善良的人,有善德。在道教中,有善德的人便有善報,死後往往能夠得道成仙,駕鶴西去。因此,在墓碑上浮雕了巖松和仙鶴的意象,寓意逝者長壽長生,死後乘坐仙鶴魂歸仙境。

浙江寧波墓碑中蘊含的道教思想,是傳統文化的藝術體現

由於道教文化的影響,使得墓碑的裝飾圖案中充滿了道教思想的色彩。這些道教色彩,使得墓碑上的裝飾圖案寓意深刻,無形中增添了墓碑的文化內涵,並且通過雕刻工藝使得這些圖案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增添了墓碑的藝術欣賞價值。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