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混劉邦,他為什麼能當皇帝!難道全是靠謀臣的幫助嗎?

混混劉邦,他為什麼能當皇帝!難道全是靠謀臣的幫助嗎?

劉邦,他是繼秦朝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君主;也是華夏第一位沒有文化的統治者;亦是華夏史上第一位非名門貴族血統卻登上了最高權力寶座的人。

劉邦的成就令人驚歎,但更令人驚歎的卻是他那深文周納的謀略。而《史記-高祖本紀第八》也簡直就是一篇闡述謀略的聖典,每每讀之,皆可令人耳目一新。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是《孫子兵法》當中的一句話,卻由劉邦發揚光大並玩得爐火純青。

混混劉邦,他為什麼能當皇帝!難道全是靠謀臣的幫助嗎?

下面千秋就簡單的說幾件關於劉邦“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事:

第一、秦二世元年秋,陳勝起義,沛縣縣令在蕭何等人的勸說下召集劉邦一起響應陳勝。召集劉邦的命令下達後,縣令卻後悔了,緊閉城門,拒劉邦於城外。劉邦並未攻城,只是射書到城上,陳說拒絕自己的利害關係,結果沛縣父老殺了縣令,打開城門恭迎劉邦,擁劉邦為沛公。就這樣兵不血刃的完成了帝路上的首勝。

第二、劉邦聽從張良之計攻打宛城,南陽郡守的門客陳恢見劉邦,勸他放棄武力攻伐,改為談判,結果不僅解決了宛城問題,而且後來的戰事一路順暢,為攻打咸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公元前205年3月,劉邦從臨晉渡黃河,到達洛陽,三公董老向劉邦講述了義帝被項羽所殺的情況,劉邦聽罷沒有立即幫義帝報仇,也沒有當作啥事都沒發生,而是“袒露左臂”,失聲痛哭。隨即下令為義帝發喪,哭吊三天,讓諸侯都穿白戴孝。

好了,因為時間關係就說這三件事,如果想了解可以自己去看《史記》。

混混劉邦,他為什麼能當皇帝!難道全是靠謀臣的幫助嗎?

而且劉邦的政治爭鬥不像項羽那樣是靠著武力一條腿走路;而是以攻心為上,武力為下的兩條腿走路。劉邦不像項羽那樣喜歡施展威風,他更喜歡不怒而威,不戰而屈人之兵,能兵不血刃便兵不血刃。

混混劉邦,他為什麼能當皇帝!難道全是靠謀臣的幫助嗎?

華夏的政治爭鬥手段經過了春秋戰國的孕養,而至劉邦算是徹底大成了。自劉邦以後華夏的政治變得格外波詭雲譎,難於琢磨。而劉邦所光大的攻心為上,武力為下的兩條路走路法更是變成了厚積深蘊的傳統,深深地影響著華夏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