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科技大老闆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強大腦,印度崛起成真!

歐美科技大老闆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強大腦,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開始崛起

2003年,高盛提出「金磚四國」報告,預言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重新洗牌,印度會成為六大經濟體之一。15年過去了,幾項預測,只有人口說對。印度始終還沒變金磚,為何這次是真的?

猶記得,投資銀行高盛2003年提出「金磚四國」報告,預言2032年,印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41年,中國取代美國;2050年,六大經濟體將是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

15年過去,印度還沒變金磚。幾項預測,只有人口說對了。

13億人口,是紅利還是災難?

根據官方數字,印度人口13.52億,佔全世界5分之1,中國14.15億。不用等到高盛預測的2050年,預計6年後印度便將超越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印度超級年輕,平均年齡才29歲,中國36.7歲

歐美科技大老闆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強大腦,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人口激增

29個邦、22種官方語言,印度多元、混亂,充滿動盪的活力感。

亞洲開發銀行總經理奈格(Rajat Nag)指出,如果人民無法取得學習技能的適當機會、生活沒有獲得改善,人口紅利將變成人口魔咒,讓社會動盪不安。

亞銀最新發表的「亞洲展望報告」指出,7%的經濟成長率是一個關鍵數字,印度必須要達標,才足以創造足夠的工作機會,吸納每年進入就業市場的上億年輕人

從2014年開始,印度的經濟成長率都有超過這個數字,前2年已經超過中國。

「10億人口晉身中產階級前,他們都需要手機、好的住房、乾淨的飲水、良好的教育、電力、連網和好的交通系統。他們的需求,將會改變許多產業,創造無可限量的機會,」《Fortune》500大之一、印度最大民營企業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首席執行官安巴尼(Mukesh Ambani)告訴《金融時報》。

「印度人口年輕、更具國際觀;政府是民選,有統治的法理基礎;為什麼經濟成長從未晉升兩位數?」世界最大拖曳機廠商馬恆達集團(Mahindra)總裁馬辛卓(Anand Mahindra)提出的疑問,正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他的解答是,政府控制太多產業,卻又貪腐講裙帶關係

制度不靈光,限制不了印度人發光

但前寶鹼印度分公司首席執行官達斯(Gurcharan Das)卻持不同看法。「幾十年來,政府重重管制、荒唐治理和官僚繁文縟節的束縛,印度民營企業竟然還能締造令人驚豔的成功,」達斯在他的著作《夜晚成長的印度:一個強國解放的案例》中寫道,「正所謂『當政府沉沉入睡,印度在深夜茁壯。』」

「如今莫迪政府決心要把印度的束縛拆掉,當印度在白天也能強大時,這國家潛力釋放就會很快很可怕,」達斯說。

「我父親對印度的偉大深信不疑,他認為印度小企業家勤勞不懈,創造了很多財富,卻在殖民時期慘遭剝削,潛力被深深隱藏,它必有再起之時,」安巴尼也說,「當政府放寬管制枷鎖,印度經濟自然會以極速擴張成長。印度人很聰明,制度的不靈光,限制不住印度人發光。」

印度不是阿三,是世界最強大腦

「數學是我們印度人發明的,你們背99乘法,我們背99乘99,」安得拉邦IT部長萊克斯瑪雅(Ponnala Lakshmaiah)去年訪問深圳時指出,「我們崇尚數理,最頂尖的人都往這方向發展,所以全球每三個IT人,就有一個印度人。」

印度確實是腦力大國,還好川普沒把印度人趕出美國,否則硅谷就垮了。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硅谷3分之1企業高端主管是印度人。放眼望去,Google、微軟、萬事達、百事可樂、Adobe的掌門都是印度人,曾被視為軟銀孫正義的接班人阿羅拉(Nikesh Arora)也是印度人。

歐美科技大老闆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強大腦,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採取精英教育,人力素質兩極化。高端人才素質高,但文盲也多、許多人教育程度底,缺有技術的勞工

聰明、勤奮,把多元和混亂當理所當然,是印度人能夠在跨國企業裡表現亮眼的主因。

拆掉印度的裹腳布

「印度的多元和歐洲很像,企業都深知箇中奧妙,」馬辛卓精闢指出,「我們要繼續擁抱和鼓勵差異,在印度能生存,到哪裡都能生存。」

野口直良指出,印度的重要性,不光是本身的體量太大不容錯過;日商對印度的思考,更包括以印度為基地,左攻中東、非洲,右攻東協。「印度和東協已經有自由貿易協定,我們現在很多汽車零件都已經從印度進口到東協,日立和塔塔的合作,也已經從印度出口到非洲。」

廢鈔、統一稅制、開放零售市場,以及外資持股49%以下的合資自動生效、49%以上才須報準等,莫迪過去2年來,採取了不計其數讓印度一夜之間拆掉裹腳布的措施。

當關鍵點明年5月大選到來時,他預料還會採取更多讓「印度世紀來臨」的改革。

歐美科技大老闆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強大腦,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經濟增長率連年超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