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科技大老板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强大脑,印度崛起成真!

欧美科技大老板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强大脑,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开始崛起

2003年,高盛提出「金砖四国」报告,预言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印度会成为六大经济体之一。15年过去了,几项预测,只有人口说对。印度始终还没变金砖,为何这次是真的?

犹记得,投资银行高盛2003年提出「金砖四国」报告,预言2032年,印度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41年,中国取代美国;2050年,六大经济体将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15年过去,印度还没变金砖。几项预测,只有人口说对了。

13亿人口,是红利还是灾难?

根据官方数字,印度人口13.52亿,占全世界5分之1,中国14.15亿。不用等到高盛预测的2050年,预计6年后印度便将超越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印度超级年轻,平均年龄才29岁,中国36.7岁

欧美科技大老板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强大脑,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人口激增

29个邦、22种官方语言,印度多元、混乱,充满动荡的活力感。

亚洲开发银行总经理奈格(Rajat Nag)指出,如果人民无法取得学习技能的适当机会、生活没有获得改善,人口红利将变成人口魔咒,让社会动荡不安。

亚银最新发表的「亚洲展望报告」指出,7%的经济成长率是一个关键数字,印度必须要达标,才足以创造足够的工作机会,吸纳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上亿年轻人

从2014年开始,印度的经济成长率都有超过这个数字,前2年已经超过中国。

「10亿人口晋身中产阶级前,他们都需要手机、好的住房、干净的饮水、良好的教育、电力、连网和好的交通系统。他们的需求,将会改变许多产业,创造无可限量的机会,」《Fortune》500大之一、印度最大民营企业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首席执行官安巴尼(Mukesh Ambani)告诉《金融时报》。

「印度人口年轻、更具国际观;政府是民选,有统治的法理基础;为什么经济成长从未晋升两位数?」世界最大拖曳机厂商马恒达集团(Mahindra)总裁马辛卓(Anand Mahindra)提出的疑问,正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他的解答是,政府控制太多产业,却又贪腐讲裙带关系

制度不灵光,限制不了印度人发光

但前宝碱印度分公司首席执行官达斯(Gurcharan Das)却持不同看法。「几十年来,政府重重管制、荒唐治理和官僚繁文缛节的束缚,印度民营企业竟然还能缔造令人惊艳的成功,」达斯在他的著作《夜晚成长的印度:一个强国解放的案例》中写道,「正所谓『当政府沉沉入睡,印度在深夜茁壮。』」

「如今莫迪政府决心要把印度的束缚拆掉,当印度在白天也能强大时,这国家潜力释放就会很快很可怕,」达斯说。

「我父亲对印度的伟大深信不疑,他认为印度小企业家勤劳不懈,创造了很多财富,却在殖民时期惨遭剥削,潜力被深深隐藏,它必有再起之时,」安巴尼也说,「当政府放宽管制枷锁,印度经济自然会以极速扩张成长。印度人很聪明,制度的不灵光,限制不住印度人发光。」

印度不是阿三,是世界最强大脑

「数学是我们印度人发明的,你们背99乘法,我们背99乘99,」安得拉邦IT部长莱克斯玛雅(Ponnala Lakshmaiah)去年访问深圳时指出,「我们崇尚数理,最顶尖的人都往这方向发展,所以全球每三个IT人,就有一个印度人。」

印度确实是脑力大国,还好川普没把印度人赶出美国,否则硅谷就垮了。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硅谷3分之1企业高端主管是印度人。放眼望去,Google、微软、万事达、百事可乐、Adobe的掌门都是印度人,曾被视为软银孙正义的接班人阿罗拉(Nikesh Arora)也是印度人。

欧美科技大老板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强大脑,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采取精英教育,人力素质两极化。高端人才素质高,但文盲也多、许多人教育程度底,缺有技术的劳工

聪明、勤奋,把多元和混乱当理所当然,是印度人能够在跨国企业里表现亮眼的主因。

拆掉印度的裹脚布

「印度的多元和欧洲很像,企业都深知个中奥妙,」马辛卓精辟指出,「我们要继续拥抱和鼓励差异,在印度能生存,到哪里都能生存。」

野口直良指出,印度的重要性,不光是本身的体量太大不容错过;日商对印度的思考,更包括以印度为基地,左攻中东、非洲,右攻东协。「印度和东协已经有自由贸易协定,我们现在很多汽车零件都已经从印度进口到东协,日立和塔塔的合作,也已经从印度出口到非洲。」

废钞、统一税制、开放零售市场,以及外资持股49%以下的合资自动生效、49%以上才须报准等,莫迪过去2年来,采取了不计其数让印度一夜之间拆掉裹脚布的措施。

当关键点明年5月大选到来时,他预料还会采取更多让「印度世纪来临」的改革。

欧美科技大老板都是印度人?世界最强大脑,印度崛起成真!

印度经济增长率连年超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