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考核“指揮棒” 讓“老黃牛”幹部有位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對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提出明確要求。為進一步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切實落實中央精神,充分調動和激發幹部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創造新時代光輝業績,本刊闢專版介紹部分地區在這方面的實踐與探索。(人民日報2018-06-05)

用好考核“指揮棒”,激發幹部謀事幹事活力。突出對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執行情況的考核,制定出臺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改進年度考核,推進平時考核,構建完整的幹部考核工作制度體系。體現差異化要求,合理設置幹部考核指標,改進考核方式方法,增強考核的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調動和保護好各區域、各戰線、各層級幹部的積極性。四川三臺縣依託“1+3”綜合考核評價結果,把組織真正需要的幹部選出來、用起來,把口碑差的幹部揪出來、拿下來,以公平公正、能上能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導向激發了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激發了幹部隊伍謀事幹事活力。

鮮明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改革的複雜性、艱鉅性、風險性前所未有,攻克體制機制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關鍵要有一支敢擔當、善擔當的幹部隊伍。要適應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切實解決干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堅持有為才有位,突出實踐實幹實效,讓那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有機會有舞臺。四川三臺以考評結果為基礎結合幹部日常表現,及時提拔重用政治過硬、實績突出、口碑良好的幹部,特別是發掘提拔了一批“老黃牛”幹部和埋頭幹事的老實人,在全縣幹部群眾中引發了較大反響,形成鯰魚效應,讓擔當精神在廣大幹部中蔚然成風。

以“下”倒逼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強化考核結果分析運用,將其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依據,使政治堅定、奮發有為的幹部得到褒獎和鼓勵,使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受到警醒和懲戒。加強考核結果反饋,引導幹部發揚成績、改進不足,更好忠於職守、擔當奉獻。四川三臺對經考評驗證人崗相適度差的幹部,及時分析找準“病因”、對症下藥,通過客觀區分“致病”情況,按照《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及時進行調整,對人崗不適的幹部,根據幹部個人特點和特長,交流到人崗相適的崗位;對確因政治表現不過關、工作能力差不能勝任工作的幹部,就地免職,“下”的震懾效果顯著。(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