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整版丨綠色審計的德清探索:用綠色“指揮棒”引領綠色發展

浙報整版丨綠色審計的德清探索:用綠色“指揮棒”引領綠色發展

德清下渚湖溼地風景區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資產的保值增值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環節。近年來,德清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大膽嘗試,通過不斷創新機制、完善制度,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既審“經濟賬”又審“生態賬”,有力促進領導幹部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提升了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效果,用綠色“指揮棒”引領綠色發展。

在“兩山”理念提出15週年之機,德清縣正努力完善“多規合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以綠色審計推動綠色發展,助力德清打造國際化山水田園城市。

創新制度保障

領導離任先算“生態賬”

什麼是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人們都知道審計審“經濟賬”,而不太瞭解“生態賬”。通俗而言,“生態賬”是看被審計的領導幹部在任職期間管轄範圍內自然資源資產數量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生態環境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攻堅的一個重要抓手,更是審計工作一個嶄新的領域。德清縣從2016年開始探索進行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作為一項處於試點階段的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在省級層面尚未出臺相關指導政策、沒有經驗模式可借鑑的情況下,需要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嘗試、摸索、創新和完善。”德清縣審計局局長沈松泉說,鄉鎮一級是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陣地。

“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德清,如何算好這筆“生態賬”?通過一年的摸索,2017年8月,德清縣出臺《德清縣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施辦法(試行)》,正式試點對鄉鎮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如何破解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難題?德清縣審計局結合被審計鎮(街道)的資源稟賦特點,圍繞主要自然資源資產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方面進行審計,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建立考核評價體系,探索試行了具有德清特色的鎮(街道)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1+3”量化評價模式,通過設定量化指標提高審計評價的可操作性。

綠色審計的結果是領導幹部在原任職地的一張生態保護成績單。成績是否客觀真實,既要讓領導幹部打收條,也要注重群眾的認可度。“1+3”量化評價模式中,“1”是審計評價指標得分,指審計組對25個基本評價指標及修正指標的量化得分。“3”是主管部門年度考核、村幹部滿意度測評、村民代表滿意度測評得分,根據四方測評得分情況確定評價等級。

試行“1+3”量化評價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審計人員的主觀影響,增強了審計評價的客觀性和精準度,也提高了被審計領導幹部的認可度。

突破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難的瓶頸,不僅為德清的青山綠水撐起“保護傘”,也為全省推進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提供了可借鑑的示範樣本。2018年,德清審計局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1+3”量化評價模式入選全省審計創新經驗,相關審計專報獲得省裡批示肯定。在《實施辦法(試行)》、量化評價模式等創新制度的保障下,德清縣穩定推進、持續深化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2016年、2017年,德清縣審計局連續兩年對原莫干山鎮、雷甸鎮進行了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2018年對縣農業局和新安鎮領導幹部進行了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2019年開展了縣水利局、舞陽街道兩個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項目。

浙报整版丨绿色审计的德清探索:用绿色“指挥棒”引领绿色发展

莫干山鎮勞嶺村

揮起綠色“指揮棒”

牽住綠色發展牛鼻子

“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對鎮(街道)、部門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負有重要責任,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既算經濟賬又算生態賬,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引導和督促領導幹部既要關注地方經濟的發展,還要關注當地自然資源資產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沈松泉如此理解試水綠色審計的意義。從過去幾年的實踐看,德清試點開展綠色審計,也成為地方領導幹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有力保障,審計的綠色“指揮棒”,讓領導幹部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2017年底,德清縣審計部門在對雷甸鎮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發現,東部部分水網密佈的鄉鎮,花了很多精力開展河湖清淤、砌石、綠化等工作,但這些工程一結束,有部分村民在河道內私設網箱、網斷、地籠等,嚴重影響了治水效果。針對這一問題,審計組及時向縣政府報告,縣治水部門立即行動,會同多部門開展專項督查和整治。德清縣農業局制定出臺了《德清縣國有漁業水域長效管理考核細則》,配備漁政協管人員和巡查快艇每週巡查,把長效管理作為“五水共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2018年,在實施新安鎮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中,審計組主動“亮劍”,發現德清縣東部鄉鎮有部分小企業建在農村居民區內,存在違章搭建、安全生產、環境汙染等隱患。針對該問題,縣審計局上報有關情況,並建議實施“低散亂”企業“退散入園”綜合治理,開展“四無”企業專項整治,綜合施策倒逼低效企業,多層次激勵,激發企業入園“加速度”。

據悉,在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助推下,德清縣從縣級層面已出臺《德清縣村級生態責任制考核辦法(試行)》《德清縣深化“散亂汙”企業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等11項制度,鄉鎮層面出臺了《雷甸鎮村(社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考核及問責辦法》等10項制度,有效助推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德清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7億元,增長8.3%;財政總收入113.1億元,增長12.2%;地方財政收入65.7億元,增長11%;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3%和10.1%。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36位,“五水共治”五奪大禹鼎,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浙报整版丨绿色审计的德清探索:用绿色“指挥棒”引领绿色发展

審計人員在對鄉鎮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時,用無人機進行現場核查。

推動綠色發展

綠色審計倒逼“綠色擔當”

整治河道、改善空氣質量、監測土壤汙染……當鄉鎮領導幹部推動這些與生態保護相關的舉措時,或許他們沒有想到,這一系列關乎生態環境安全的詞彙所組成的審計結果,會成為其考核、選拔任用、獎勵懲戒的重要參考依據。

綠色發展能不能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幹部。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完善領導幹部績效評價制度、轉變唯GDP政績觀、提高環境責任意識有重要意義。對領導幹部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以終身追責倒逼生態責任意識,既是推動領導幹部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南針,又是約束領導幹部積極作為、有所不為的緊箍圈。

有專家認為,各級領導幹部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對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負有重要責任,離任“綠色審計”的實施,有助於推動領導幹部政績觀的改變,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領導幹部在任期內為了突出政績,重經濟發展而輕生態建設,只追求短期效應,把問題留給下任。可以提醒和約束在任領導幹部,在其位謀其政,把生態文明理念貫徹於整個發展過程中。

“對我們來說,除了要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還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子孫後代留下發展資源和空間。”德清縣雷甸鎮黨委書記夏永明說。近年來,隨著德清縣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工作的逐步推廣,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已成為當地領導幹部考核的一項硬任務、硬指標、硬槓桿,讓被審計幹部進一步明確自己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應當履行的責任,從而有力倒逼各級領導幹部當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守門員”,真正擔當起推進綠色發展的重大責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結果的剛性約束力,也正在從問責層面上得到越來越多的確認,2017年德清縣根據審計發現的問題,對1名鎮幹部進行了約談、1名村幹部予以誡勉談話。

浙报整版丨绿色审计的德清探索:用绿色“指挥棒”引领绿色发展

禹越鎮三林村萬鳥園

借力大數據

技術創新為綠色審計插“翅”

自然資源要想審好,離不開高科技手段的積極運用。彼時,對於習慣於翻賬本找問題的審計組成員,面對這一全新的領域,大家都一籌莫展。再看到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提供的參差不齊、雜亂無章的資料,一時不知從何處著手,只能按圖索驥。

運用人工智能、疊加遙感等信息化技術手段,讓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如虎添翼。“以往我們要對某個有疑點的水域進行審計,必須帶著專業人員直接前往現場取證,水域地貌有其特殊性,河道縱橫交錯、湖漾開闊,大部分地點無法直接看到。至少需要兩至三天才能判斷出來,且判斷不一定準確,費時費力。”德清縣資源環境和大數據審計科科長陶懿說,德清審計局總結出了一套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自動識別衛星影像輸出疑點的方法,有效化解審計難題,同時也極大提高了審計效率。

比如,現在利用人工智能對航攝高分辨率影像和激光點陣高程進行分析,得到水域矢量圖,在衛星圖片上疊加紅線,數分鐘就能識別出疑點,再使用ArcGIS將水域矢量圖和水域規劃圖疊加,使用疊加分析功能擦除實際水域得到佔用水域、水上違建的疑點,再帶著小型無人機到現場實地核查。作為審計人員的“千里眼”,無人機將視野延伸至1平方公里左右,快速獲取問題信息。

據悉,2017年創新採用無人機航拍技術的基礎上,2018年起與縣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縣農業局和新安鎮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首次嘗試藉助功能強大的德清縣“多規合一”規劃協同平臺開展審計,直接利用他們的測繪成果,對土地、森林、河流等自然資源進行深入全面的審計監督。

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動態監控,鄉鎮領導幹部感受到了綠色審計為當地生態保護帶來的直接動力。德清縣西部山區部分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問題引起重視並實現了集中供水;下渚湖國家溼地公園紅線內大面積珍珠養殖情況被清除,切實保護下渚湖溼地生態環境,有效提升下渚湖國家溼地公園湖水水質;農房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存在農房和宅基地登記結果不匹配、操作標準不統一、部分農房違規確權、檔案管理不規範等問題被解決和規範……當地老百姓享受到了生態環境帶來的紅利。“在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多起破壞環境的行為得到有效制止和查處。”德清縣審計局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