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賣珠寶的,你真的懂得如何正確的誇自己的產品好嗎?

在銷售人員與顧客的溝通過程中,主要也就圍繞著兩個方面:一是貨,一是人。貨,指的是顧客要買的貨,或者說是銷售人員打算賣出去的貨;而人,則是一個賣方,一個買方。作為銷售人員,既要顧及“貨”,更要顧及“人”。

作為賣珠寶的,你真的懂得如何正確的誇自己的產品好嗎?

在傳統的銷售模式中,對於“貨”,主要是抬。所謂抬,就是想方設法說明這個“貨”有多好,各種優點、各種比喻、各種方法、各種證明,總而言之,就是千好萬好。按說,作為銷售人員,面向顧客說自己的商品有多好也不為過。但是,過於強調商品本身的各種優點,在顧客看來,也會存在幾點問題:

1、引起顧客的逆反牴觸情緒,你銷售人員越是說這產品有多好,我越是懷疑,越要找出一些毛病來,非說這產品也有這裡或是那裡不好的地方。

2、抬貨抬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顧客看來就是吹牛皮了。

3、銷售人員在強調自己的貨有多好時,其實也就是在直接或是間接地宣稱自己的店有多好,自己有多好,兩個人面對面溝通,當一方強調自己有多好時,容易讓對方產生壓迫感,從而出現不快或是牴觸情緒。

4、過於強調商品,強調是因為商品本身有多優秀,才是顧客選擇該商品的原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顧客本身的價值,即是顧客的眼光、顧客的選擇能力。

總而言之,過於抬“貨”、誇讚商品,就容易壓到“人”,壓迫到顧客。那麼,我們可考慮另外一種策略,既是壓貨抬人。

作為賣珠寶的,你真的懂得如何正確的誇自己的產品好嗎?

所謂壓貨抬人,就是銷售人員在面向顧客介紹商品時,並不刻意地強調商品本身的優點,而是先主動地抬顧客,主動承認顧客的能力、眼光等正面因素。在介紹商品時,只是客觀介紹,提供素材和依據,而不做主觀性結論(例如,我覺得這個東西很好之類),讓顧客自己做判斷。

例如,有顧客進店看中一件昂貴的鑽石首飾,讓銷售取出來看看,這個時候,銷售人員就別說這件首飾有多好了,而要先誇獎顧客:“您真有眼光,這件首飾可是本店鎮店之寶了,一般人都看不來,您一眼就看中了,真是個行家!”試想一下,顧客聽到這話,心裡該有多舒服。

作為賣珠寶的,你真的懂得如何正確的誇自己的產品好嗎?

先抬一下顧客,然後再來說說自己的商品,在介紹商品時,除了客觀介紹外,還可以適當地壓壓自己的商品,故意說一些非優勢面的因素出來,借非優勢面的因素再次捧捧顧客,例如價格很貴,很多人問都不敢問,也只有您這樣有實力的人才能消費得起;它的款式設計對於一般的工薪階層來說過於領先了,一般人接受不了,您真是有眼光,一眼就看上了它,它還真是和您是絕配呢;使用或是保養需要特別注意,一般人戴個鑽石只是向人表明他有個鑽石,而完全不能把鑽石的魅力給戴出來,所以,對鑽石首飾的保養不太重視,不象您,能把這顆鑽石的風采完全給烘托出來了,要保持這顆大鑽石首飾的每天都是一樣的能襯托出您的氣質,每週固定的要清洗一次也是非常值得的,畢竟您也不是一般的普通人,鑽石也不是普通的鑽石首飾,您和鑽石都需要細心的呵護等等,當然了,這些所謂的非優勢面,也許在顧客看來反而能接受。

1、價格貴?咱不怕!

2、很多人不知道,可是我知道!

3、外形設計一般人接受不了?—般人有這個審美眼光嗎?我能接受!

4、使用或是保養成本高?買得好馬還怕配不起好鞍?我不怕!

這樣的壓,其實也是一種有策略的抬貨,是顧客自己把貨抬起來的,與自己的情況進行對接,也更容易接受。

最後,我們彙總一下,作為銷售人員,在這個問題上,關鍵是把握兩點:

1、顧客的價值是首位的,要首先承認與肯定,讓顧客在個人感覺上得到滿足。

2、商品本身的優勢,銷售人員故意壓一下,讓顧客自己主動來尋找商品與自己的對接點,反而更容易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