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究竟怎麼樣才能健康長壽?有機構經過長期深入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類的壽命極限是160歲。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活到基因‘指定’的年齡,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對大多數人來說,行為和生活方式對你壽命的影響遠比基因要大得多。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兩個慢

吃得慢

網上調查發現,有一半人早餐吃飯時間不到五分鐘,甚至有部分人晚餐都吃得這麼快。

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這樣不但有助於消化,而且還可避免把碎骨、魚刺等小塊異物卡在食管或嗆入氣管,招致嚴重後果。同時,吃飯慢一些容易產生飽腹感,有利防止進食過多而影響身體健康。細嚼慢嚥還有助於防癌。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心率慢

人在安靜的時候測出的心跳,叫靜息心率。有研究表明,靜息心率越慢的人,壽命越長。研究者表示,靜息心率每分鐘60~75次是理想狀態,要想長壽,把靜息心率控制在75次以下。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三個快

入睡快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晚上睡得好,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會變得比較容易。舉例來說,抽菸的人若睡眠充足、睡眠時間很規律,晚上睡覺不受干擾,四年內就會比較容易戒菸。相較之下,睡眠時間較短、睡覺睡不安穩的人較不容易戒菸。

這種現象同樣也發生於常喝酒、少運動等不健康生活型態。當一個人睡眠品質很差、睡眠不足,酗酒風險就會比較高,運動量也常減少,因此出現體重過重、肥胖的機率也會增加。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大便快

要想長壽,各個系統都得“運轉”正常。而檢驗排洩系統健康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大便通不通。大便順暢,說明腸蠕動好,沒有肛腸疾病;反之,總也解不出大便,宿便堆積,會不斷產生毒素,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精神緊張等問題。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走路快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平衡能力、協調能力也比較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意外事故的防範能力自然更佳。反過來說,長期有規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體各方面生理機能,如減緩中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讓他們顯得更年輕。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長壽食物推薦:

黑木耳

有些朋友不喜歡吃黑木耳,但是黑木耳木耳的營養價值很高,他在我們餐桌上的出場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黑木耳擁有“黑色瑰寶”這樣的美稱,它有益氣補血、啟智排毒、止血消腫、活血化瘀這樣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結石、心腦血管類的疾病幫助我們將這些危害到生命安全的疾病全部都給解決。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魚肉

魚類是人體所需優質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每百克含蛋白質20克左右,富含必需氨基酸,生物利用率高,味道鮮美。魚類所含脂肪不同於肉類,其脂肪酸的組成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魚富含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有利於降低血膽固醇和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燕麥

燕麥是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功臣”。研究顯示,膽固醇超過220毫克/分升的人一天只要喝一碗左右的燕麥粥,就可以把總膽固醇降低8%~23%。

燕麥富含纖維和蛋白質,還有鎂、鉀、銅等微量元素。它有助於預防心臟病和癌症。每天可與小米、玉米等搭配食用,最好保證吃夠六、七種全穀類食物。

60歲後能做到“兩快”“三慢”,更容易長壽,做到的越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