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天祥在2003年後,在新版歷史教科書中不再被稱為“民族英雄”?

晚來的你


文天祥以“自古人生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史留名,讀其詩,民族氣節躍然紙上,浩然正氣縈繞其中。

說他是“民族英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的時間範圍內,還是十分恰當的,當蒙元南下,進攻宋朝時,雙方表現出的的確是民族矛盾,任意一方在抵抗方面的佼佼者,都可以說是自己的民族英雄。

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在於此其蘊含的豐富哲理,還在於其對其他民族文化的開放性,不管哪一種文化,都能夠很好的融合於舊有的華夏文明之中,今兒整體上呈現出華夏文明共識的一面。


長此以往,舊有的民族特徵消失,共有的民族特徵成為主流,在次情況下,再說湧現出了大量的“民族英雄”,或者把文天祥喊做“民族英雄”,的確不恰當,而且有失偏頗。

在民族統一的主流觀念下,這種明顯有偏向性的描述,顯然不利於民族團結,因此,文天祥被摘去“民族英雄”的帽子,並不見得不對,而是對歷史發展的一種尊重,一種認可。


當然,沒有了“民族英雄”加持,不代表文天祥這個人就不在偉大,不在英雄,以文天祥的正義凜然,放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是被鼓勵的楷模。

文天祥在“節氣”方面的表現,不但無可厚非,更應該被銘記傳頌!


歷史三日談

這個事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在我看來,如果說文天祥及岳飛等人不再被稱為“民族英雄”,這種觀點可謂荒謬至極,不堪一駁。

所謂民族英雄,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的民族英雄是指“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鬥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鬥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而廣義的民族英雄是指在特定的時期內,凡是為本民族做出過突出貢獻的通通都稱為民族英雄。

以上兩種理解,我們往往偏重於狹義的民族英雄。因為狹義的民族英雄更符合歷史唯物主義,更接地氣,更符合民族大眾的審美品味。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明清之小說。同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也是一個王朝有一個王朝的歷史民族英雄。

秦朝時期,中國面臨著匈奴外族侵犯,蒙恬率數十萬部隊,抵抗外敵卻匈奴七百里之外不敢南下而牧馬,他悍衛了秦王朝的國家利益及民族尊嚴,我們可以說他是民族英雄。到了漢朝,像李廣、衛青、霍去病等,無不是抗擊匈奴的傑出英雄,我們也通通稱之為民族英雄。

我們不防設想一下,如果當時匈奴不亡,而是成功入主中原,多年以後,我們是不是這樣說,為了中原人民和匈奴人民的團結,我們不能稱蒙恬李廣衛青霍去病等為民族英雄,那不是扯淡麼?

又比如屈原,他是楚國人,一直為楚國的利益的而到處奔走呼告,可是等秦國統一了天下,楚國成為秦王朝的一部分,難道我們就藉此否認屈原不是愛國主義詩人了麼?

我們的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動物,都只能活在特定的空間及時間裡。我是楚國人,我為楚國奮鬥而感到驕傲,我是秦朝人,我為悍衛秦王朝的利益而感到自豪,我是漢朝人,我保衛漢朝國土而義不容辭。

由此可往下推,文天祥是宋朝人,他為忠誠於宋朝,為宋朝的國家安全而不惜個人性命,組織及率領軍隊參加抗元活動,這難道不天經地義的麼?

為什麼我們很多專家喜歡以現代人的觀點否定我們的民族英雄,卻不顧歷史的真相?因為元朝滅了南宋,我們就否認文天祥和岳飛等人是世族英雄。那麼清朝滅了明朝,明朝的于謙、戚繼光、史可法、鄭成功也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了?而如果當年八國聯國滅了清王朝,那我們的林則徐、鄧世昌、馮子材等人也不是民族英雄了?

可見,以現代的或者是未來式的觀點和角度去評價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多麼的不靠譜。

不防再大膽假設一下,假如有那麼一天,整個地球都被某個強國統一了,為了整個全球的團結穩定,我們那些曾經在戰場上捐軀的中國人,是不是也通通不能稱他們為愛國主義或者是民族英雄了?

尊重歷史,就是尊重古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中華民族是一個在歷史長河裡不斷地碰撞融合的民族,而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王朝都有自己歷史的侷限性,而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所有為國家利益、民族尊嚴而反抗外族侵略的,我們都要勇敢地稱之為歷史民族英雄,只有這樣,我們才對得起歷史唯物主義,對我們的後人有所交待!


月望看歷史

說到“民族英雄”,在歷史上自是不少,霍去病、衛青、岳飛、文天祥、戚繼光等無一不是早被歷史所定性的人物。他們是中華千百年來文化傳承的精髓和底蘊,是不可磨滅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充滿了浩然正氣,是忠臣英雄最直觀的愛國情懷的表達,每每讀來都對文天祥的氣節和血性熱血不已。

而今不少人主張將文天祥“民族英雄”的標識給抹掉,無非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相親相愛,已經融合為一體,是一個大家庭。而文天祥當時是處在南宋末年,身為宰相,面對蒙元的強勢入侵,他承擔了抵抗外敵的重任,這是毋庸置疑,也無可厚非之事情,而今卻因為蒙古融合入中華民族,成為大家庭一份子,卻為了所謂的民族團結和融洽的問題將歷史上的氣節英雄文天祥而抹去“民族英雄”的字符,實在是對英雄的不尊重,我可以說這是多此一舉了。如此作為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反彈,作為以漢民族為主題的中華民族,曾經有著五千年輝煌底蘊的古老國度,卻因為此事而抹去了漢民族的崇尚幾百年的“民族英雄”,告訴我們這是錯的,漢族兒郎又當作何感想呢?

首先我得說,我們看待歷史要區分時間節點來看。過去蒙古和南宋是敵對勢力,而且在南宋看來蒙古就是異族,這是不可否認的,蒙古也的確是挑釁在先,要滅亡我華夏帝國,他們燒殺搶掠也沒有少做,曾一度引起恐慌和血殺,那麼身為狀元的熱血華夏兒郎的文天祥肩負重任,積極引導抗擊蒙古入侵的戰鬥,試問這也錯嗎?“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兩句話如此的正氣凜然,如此的大義,是一個忠君愛國人士的寫照,這是正能量的三觀問題。

不要說文天祥是愚忠,因為過去儒家思想的統治中的忠君就是愛國,服從於帝王,就是在保住華夏的社稷基業;也不要說文天祥阻擋了民族的融合,因為那個時代下,只有入侵的蒙古和為家國而戰的華夏人民。

時移世易,那是一段塵封的歷史,一段值得所有人去品讀的過去,卻不是所謂的阻擋現在民族團結和融合的過往,我們應該以現代的眼觀去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蒙古族已經完全的融入了中華民族的體系,文化也趨於漢化,這是民族融合的趨勢,因此應當一分為二的看。

漢民族作為主體的民族,應該有著自己文化中的英雄,是什麼能夠支撐著華夏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時,無數的英雄兒女挺身而出?說實話,那就是華夏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而這些文化中的脊樑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英雄即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會迷失的!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人的心思不純,想以此來顛覆我華夏的文化根基,但不管如何,我認為無論是文天祥還是如衛青霍去病以及岳飛等”民族英雄”,都不應該因為民族的融合問題而將他們的英雄標識給拽除,需知他們都是人傑,都是我們的信仰,在千難萬難之下挺身而出為我華夏,他們是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的絕世英豪。


歷史風雲天下

在新版的教科書中,文天祥是不是不再被稱為“民族英雄”,還真的不太清楚。因為沒看過新的歷史教材。不知具體情況。但對否定文天祥還有岳飛等民族英雄身份的做法。個人覺的,是不太妥當的。

看了看網友們的介紹,大體明白,不管教材是不是改成這樣。但是否定文天祥與岳飛“民族英雄”稱號的想法是存在的。持這種觀點者,他們的思路大體是這樣的。民族英雄,指的是為了維護民族利益,抗擊外來侵略的英雄,比如戚繼光抗擊倭寇。但是文天祥也好,岳飛也罷,他們的抗爭,都是中華民族內部之間的鬥爭。為了民族之間團結的需要,在今天的現實條件下,他們不再適宜被稱為“民族英雄”。

這樣的理由,看起來挺有道理,也有些高大上的意味。但卻是經不起細細推敲的。這裡邊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有許多網友在評論中都提出來了。元朝的建立者蒙古族也好,清朝的建立者滿族也好,現在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了。今天當然也不能說,蒙古或是滿族是中華民族的敵人,誰要是這樣說,那基本上屬於別有用心,或是腦殘。可是,在岳飛的時代,金人就是漢民族的敵人。這是不須諱言,也改變不了的。在文天祥的時代,蒙古也是漢族的敵人。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稱岳飛文天祥為民族英雄當然是沒有問題。

在岳飛的時候,北方的金國與南宋一起也被列入中華民族的二十四史之一。說明後世是承認他們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可是在岳飛的時代,這並不是一種定論,金國並不被認為是中國。

中國人在歷史上,確定一個人是不是中國人,不是看他的血統,也不是看他的民族。看的最主要的一點是,他是否認同中國文化。比如,唐朝之時,有大量的外國人在長安,有做生意的,也有作官的。不管他們是黃皮膚黑頭髮,還是高鼻子藍眼晴,只要他承認中華文化,就是中國人。

金國在建立之初的時候,他們信奉的文化當然不是漢文化,可是他們在中原建立王朝之後,慢慢接受了中原文化,這也就是他們成為中華歷史一部分的原因。中華的歷史,本質上是一種文明的傳承。當然其中也有主體民族,也就是漢族,為文明的主要承載者。

宋與金的戰爭過程,是中華民族的主體與少數民族融合的過程,可是這並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就是岳飛的行為是在維護民族的利益。而不是在損害民族利益,那他自然就是民族英雄。

文天祥也是一樣。有人說,文天祥的軍事才能非常一般。並以此為據提出一些觀點,我覺得,文天祥的軍事才能一般,與他的英雄身份並不衝突。在南宋王朝行將滅亡的時候,文天祥一介書生,因為是狀元,挺身而出,欲換大廈之將傾,本身就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儒家精神。這個時候能夠挺身而出,無論結果如何,都可稱得上是英雄了。

岳飛也好,文天祥也好,他們能在國家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不記個人得失,挺身而出,放在任何時代,都應該被稱為英雄。就算退一萬步講,為了這些人所謂的民族情感,我們可以把他們之前的“民族”二字去掉,但是,在這些人身上“英雄”二字,誰也拿不走的。

就我個人覺得,連“民族”二字也不應該拿的。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利用這種方式去維護所謂的民族團結,和民族感情純屬是沒事找事,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比如岳飛反抗擊的金國,他們的後代就是現在的滿族。滿族做為一個民族,雖然他也有本民族獨特的東西,但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慣已經與漢族沒有太大的不同。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基本上都是這個情況。沒有那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是與漢民族和漢文化截然不同。他們除了各自的民族身份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中華族。分開為五十六個民族,合起來是一個民族。

現在上述的這種歷史觀點,是有意識的把少數民族的不同拿來說事。而且把這種不同演化成一種對立。這種思維方式,應該是有害無益的。中華文化講究的是和而不同。

這種思維方式,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引起很多類比。比如,公安幹警們抓了一批壞人,諸如詐騙犯等。他們被判刑改造之後變成了好人。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因這些壞人變好了。之前抓他們的幹警的行為就不英雄了,就不能宣傳了?這肯定是荒謬的。可以,否定文天祥民族英雄的邏輯,應該是與之相同的。

無論教科書怎麼改。這些人在我心中的英雄地位是不變的。除非拿出讓我心服口服的理論來。我相信,他們拿不出來。


七月流火140400643

文天祥,宋朝末期的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提到宋朝的滅亡,就會提到文天祥的事蹟,一首“過零丁洋”讓人稱讚,那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以及視死如歸的勇氣和捨生取義的理念令人歎服

那麼文天祥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呢,從當時的角度來看,答案是肯定的,他是的,在宋代的末期,他是抵禦元朝入侵的將領,對於大宋來說,元朝就是不認同中華文化的入侵者。

但是為什麼現在新版歷史教科書上不再稱之為民族英雄了呢?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元朝以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的正史,元朝的統治者也變成了我們現在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的蒙古族,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元朝滅亡宋朝,是國家歷史的一部分,文天祥的抗擊元朝,成了國家內部改朝換代的戰爭,此時說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就相當於把蒙古族給排除在中華之外,對於少數民族的穩定團結是不好的。就像是明朝末年,抗擊女真族的明朝將領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一樣,畢竟這些當年的外患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的一份子,拋開歷史的角度說評價他們都是不對的,也對當年民族大團結的政策是不利的。

但我們不能說文天祥他們不是民族英雄,以現代的評判標準來看,民族英雄僅有戚繼光和鄭成功是符合的,但這是不對的,假若500年後,倭寇被中國征服,那麼戚繼光在那時的歷史來看是不是就要從民族英雄的位置上退下來了呢。他們都是英勇的抗爭者,不能因為現在局勢來陳述他們的地位,文天祥是民族英雄,考慮到政策上來看,結合歷史,他也是宋代的民族英雄,這是不能抹去的。


簡族

這是典型的以現代價值觀去批判古人。

並且當時人們的眼中,蒙古人等人屬於敵國,而不是什麼今天所說的兄弟民族,那時候沒有這個概念。即使你漢人團結當時的蒙古人,但是她們卻要摧毀你的村莊,奪取你的家園做牧場,你願意嗎。?在當時的漢人眼裡,這些外族根本不是中國。只不過今天由於五十六個民族團結的大義,才開始有兄弟民族的說法。告訴你,在古代,即使你把外族當兄弟,但是由於當時社會發展落後,他們可沒有今天那麼好的覺悟。你把蒙古人當兄弟,簞壺食漿以迎兄弟民族,但是當時的蒙古人可不吃這一套。他會拔刀架到你的脖子上把你毫不留情的殺死。


文天祥等人正是看到了蒙古人的兇殘才奮起反抗,並且文天祥的祖國是漢人的宋,而不是蒙古人的元。文天祥看到蒙古人屠殺漢人,奮起反抗,其做法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

至於教科書故意刪除文天祥的事蹟,這無疑打擊了中國人的反抗精神。難道以後等外國人來了,我們也要以民族團結為大義,放棄抵抗嗎?這是在抹殺中國人民的面對外地入侵奮起反抗的精神,不利於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強大,刪除衛青霍去病,無疑是在培養奴隸,奴才。難道以後也要把抗日英傑刪除嗎?他們阻擋了日軍侵華,不利於漢族和日本和族的民族融合,民族團結,豈不是也要刪除?


忘川星玉

文天祥不能算是民族英雄,頂多算一個愛國英雄,文天祥出生的時候南宋只剩下淮河以南地區了,淮河以北為金朝統治,當時的中國分有7大政權,南宋、金、西夏、大理、西遼、西藏以及被金朝間接統治的蒙古諸部,在蒙古沒有崛起之前,軍事上誰都無法滅掉對方。文天祥也只是效忠於南宋一個政權,怎能以偏概全,何況此人並無真才實幹,只是單純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為了青史留名而不投降。何況文天祥僅僅忠於南宋皇帝而不是南宋百姓,他為百姓做了什麼?真正的民族英雄應該為百姓做實事、利國利民的人。為人民做事情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不分地域和國家的,如果抵抗外族就是英雄,對越反擊戰時抵抗的越南軍民是不是也是民族英雄?


側博特

民族英雄不能僅僅侷限為漢族,而應是整個中華民族。

蒙宋戰爭屬於國內的民族戰爭,並非是中華民族抵抗外來入侵的民族戰爭,考慮到中國各民族之間的感情,是否將文天祥定義為民族英雄,這是存在爭議的。戚繼光、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毋庸置疑,儘管文天祥是否屬於民族英雄有待商榷,但不能質疑他的民族氣節。另外,教科書中對文天祥的評價是一以貫之的,從未有是否重新定義的問題,更何況,文天祥是否為民族英雄屬於學術界需要探討的問題,不能在教科書中簡單概論。


五味社

首先,“民族英雄”這個詞語和概念本身就是錯誤的,就不應該存在。其次,這是對正確歷史觀的迴歸,和對國民的負責。中國古代任何朝代都沒有“民族英雄”這個說法。無論岳飛、文天祥還是霍去病、鄭成功、戚繼光,等等,他們都是中國英雄,但都不是所謂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這個奇葩而畸形的稱呼,是在中國清末民初全盤西化的時候,模仿西方人而提出來的,目的是趕走滿族、推翻清朝、建立只有漢人的國家。當時還有一個“鐵血十八省”的口號方針,意思是漢人的國家只要有漢人居住的十八個省份就夠了,什麼新疆西藏蒙古臺灣青海等等各省一律踢出中國。這個說法在現在喊著“收復臺灣”“保衛南海”的我們看起來很可笑,但當時這差點變成了現實。而像衛青霍去病這些抗擊其它民族的人就被這些人統統強行變成了“民族英雄”,然後號召向這些英雄學習,趕走以滿族為代表的其它民族和省份。但是後來的統治者發現這簡直就是愚不可及的說法和舉動,於是改提出了“中華民族”“五族共和”以至於今天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中國的領土神聖不可分割”這些說法。也就是說,“民族英雄”這個怪胎說法早就應該死了,它完全是一群人在錯誤的思想下提出的錯誤的說法,近乎叛國賣國。但是後來的領導人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因此在直到九零後和零零後的歷代國民中產生出了許多惡劣的結果。現在國家終於注意到這個分裂國家的說法,並將其刪除,這對維護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融合有著極其巨大的積極影響。我們應該為此獻上三十二個贊。無論是古代的哪國哪族人,只要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英雄,那就都是中國的英雄,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驕傲和榜樣。所謂“民族說”當棄之糞廁矣。


我欲修仙帝國凌天

本來就不是民族英雄I只能是愛國英雄,抗元英雄。中國不只是漢民族的中國,她是中華民族的中國,中華民族不是單一的漢民族。除漢族外,還有其他的少數民族,她們和漢族一起,構成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如果岳飛、文天祥、于謙這些英雄被稱為民族英雄,那麼像我這樣的少數民族就是外國人啦?所以,岳飛、文天祥等英雄只能是抗金英雄、抗元英雄、愛國英雄,而不能是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