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薩法維少將建議成立“反美聯盟”的原因是什麼?

Mask韓先森

伊朗是中東大國而中東是美國全球戰略核心。在薩達姆和卡扎菲政權相繼倒臺後,唯一一個還在與美國對抗的中東大國就剩下伊朗了。而且伊朗扼守著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如此重要的海上咽喉被一個敵對國家把持著對美國而言是如鯁在喉。伊朗是遜尼派國家,也是其他什葉派國家中遜尼派的有力支持者。這種支持必然與美國形成一種競爭所以伊朗現政府的存在對美國的中東戰略構成了挑戰,是美國推行“大中東”計劃的最大障礙。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美伊兩國對抗了將近四十年,兩國關係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美國對伊朗的稱呼從“問題國家”到“無賴國家”再到“邪惡軸心”,每個稱呼變化的背後都蘊含著伊朗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的演變。這種演變折射出美國對伊朗的焦慮和耐心正在逐漸走向臨界點。


伊朗的薩法維少將建議成立“反美聯盟”,確切地說是一種未雨綢繆。在現有條件下,伊朗還是缺乏制止美國發動對伊戰爭的籌碼。直白地說伊朗沒有核武器,沒有“核威懾”就無法遏制美國採用軍事手段打擊伊朗的想法。因此建立“反美聯盟”是伊朗當前對抗美國也是防止美國入侵伊朗的最佳策略。在由俄羅斯、敘利亞、巴基斯坦和伊拉克參加的聯盟中,俄羅斯的作用至關重要。但就現實而言俄羅斯為了敘利亞已經是焦頭爛額,況且俄羅斯也不希望因為一個並不強大的“反美聯盟”與美國甚至與整個西方世界之間再度出現冷戰時期的敵對局面。這不符合俄羅斯長遠的利益。不可能為了伊朗而捨棄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加劇俄羅斯的國防負擔。


拋開俄羅斯不講,巴基斯坦也未必會加入這個“反美聯盟”。雖然巴基斯坦近幾年因為反恐問題與美國齟齬不斷,但巴基斯坦與美國依然是傳統意義上的盟友關係,而且巴基斯坦首要的對手是印度,加入這個“反美聯盟”只會讓美國一邊倒地支持印度,顯然這個“反美聯盟”背離了巴基斯坦的根本利益。再說伊拉克,目前伊拉克面臨著庫爾德人獨立問題,而幕後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公開場合下美國不支持庫爾德人獨立,如果說伊拉克加入“反美聯盟”,後果就是美國將力挺庫爾德人獨立。那麼伊拉克分裂將會成為事實。所以伊拉克也未必會加入這個“反美聯盟”。伊朗薩法維少將的建議是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伊朗最高領袖高級顧問葉海亞拉.希姆.薩法維少將,提議成立一個有俄羅斯🇷🇺、敘利亞、巴基斯坦和伊拉克做成一個聯盟,以此來聯合抵抗以美國🇺🇸領導的聯盟。而俄羅斯則表示:還沒有必要與美國撕破臉皮的程度…。

薩法維的提議則代表著整個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或觀點,同時也是整個阿拉伯民族從宗教角度的利益出發。但最主要的是:美國多年以來對伊朗的制裁與對伊朗的核核查等的措施。無疑,薩法維少將的提議也在維護著伊朗的自身利蓋,提議充分表明了聯合多國,組成一股勢力來共同對抗美國🇺🇸。

伊朗排美反美的開端是有上世紀的70年代。伊朗作為一個石油大國,在油價猛漲的年代,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多麼希望在石油美元的作用下能換來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由於經濟的高度澎脹,伊朗社會的各種矛盾迅速激化,良好的經濟發展還沒走完十年,一股以宗教為主體的意識形態卻爆發了一埸大規模的推倒巴列維的“革命動動。”

1979年1月26日,德黑蘭的學生,工人,萬民空巷湧上街頭,跳著舞,高呼口號;路上的汽車剛打開大燈,還不斷鳴笛,運動在於慶祝巴列維的倒臺和出走。幾乎也在同一天,遊行的群眾推倒了巴列維父子的雕像和畫報。史載稱:“伊斯蘭革命”鳴呼!

這場“伊斯蘭革命”徹頭徹尾以宗:教為主體替換了巴列維王朝的50年統治。接下來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了政權。大批舊政權的官員被處決和囚禁,王室的財產也被沒收。富豪紛紛潛逃,象徵所有美國🇺🇸的文化和商業模式均被取消,諸如肯德基、麥當勞、可口可樂、酒吧、咖啡館、紅燈區、賭場等等原本一派繁榮的景象一概掃光。街頭所見的婦女從已開化成時貌的的形態重又用黑紗裹起了頭臚,服飾也換成了伊斯蘭教特有的黑色長袍。街頭貼滿了“打倒美國”的標語;排斥和反美的浪朝從此開始。究其原因:從宗教的排外性上來說,美國和以色列信仰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為了純潔自身的教義與外教是多麼的格格不入!

清一色而單調的神色,有時也會讓伊朗人回憶起美國曾經帶來的繁榮,可教義大於一切,信徒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

由於神教帶來了的改革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一下子與世界的政治體制不相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不滿,伊朗幾近與許多國家不相來往。石油大國的伊朗經濟急驟下降,是否倒退了30年?真還有人如此推算過。

另一方面,美國控制石油的範圍也從伊蘇北界逼到了波斯灣南岸,失去了對波斯灣石油運輸線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美國無形中丟失了一個盟友,相反增加了一個敵人。美國的石油財團無奈退出了伊朗。概嘆之餘,認為伊鑰成了一個邪惡的國家。

問題的嚴重性不僅如此:1979年11月4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的52名外交官員被伊朗的學生衝進了大使館,並將這52名美國官員控制了起來,從此淪為人質。當年美國總統卡特還導演了一埸空中奇襲圍困學生而營救被扣押的使館人員,取名稱“藍光”行動,可是失敗了。這起人質事件歷時長達444天。這是美國自79年以來,感覺最丟顏面的一件事,卡特因此付出了落選的代價。1987年,里根總統期間發生了“伊朗門”事件後美國曆屆總統都對伊郎採取了強硬措施,國內並不存在阻力。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形成的新政權輸出的伊斯蘭什葉派的意識形態理念使得周圍許多阿拉伯國家的政府認為這是“反動而腐朽的政權”也形成了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等的阿拉伯國家採取了斷絕了對伊朗的外交關係。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二年就同伊拉克打了一仗,此戰一直持續了8年之久,耗盡了伊郎的國力,為此,伊郎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進入了20世紀的互聯網時代,伊朗這個產油大國也明確到了古老的神學體制不再適應社會潮流,新生代強烈要求跟進時代的步伐,在改變現狀的意識下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木於1997年當選為總統,同時受到了國民15%的支持率,改革派議員也佔據了多數席位。政治氣氛有所改觀。此後,許多昔日斷交的國家相繼恢復了關係。

上世紀80年代,伊朗又做出了一樁不明知的政治事件:對《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下達了追殺令,造成了歐盟對伊朗凍結關係達10之久。90年代解凍。

25年前的那場“伊斯蘭革命”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將什葉派的教儀凌駕於世家其他教之上,對美國和以色列所信仰的基督教具有一定的排外性,這種宗教政治化、一元化的體系阻礙著伊郎的進步。25年後伊朗作出了革命與發展,大炮和黃油之間做出了選擇。

然而薩法維少將的提儀,表明了伊朗還是頑強地站在了反美的立場上。


星空89831416

為了維繫神權統治而去反美!

公元1979年伊朗爆發了舉世震驚的“伊斯蘭革命”,這場“伊斯蘭革命”結束了巴列維王朝對伊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統治,可大家要知道,巴列維王朝並不是君主專制,而是君主立憲制。

波斯大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神職人員霍梅尼為代表的神權統治,伊朗王國變成了伊斯蘭共和國。新生的伊斯蘭神權統治階層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其初衷可以歸納為:神權專制、均衡財富、扶持底層、禁止歐美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原教旨推行整個社會伊斯蘭化。

當初巴列維王朝的親西方政策嚴重觸動了伊朗宗教傳統守舊勢力的利益,導致神權集團上臺後對巴列維王朝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清算,這個清算帶有明顯的極端報復情緒,以至於幾乎各個領域都矯枉過正,你巴列維王朝不是鐵桿親美嗎?那好,我們神權統治就要鐵桿反美!同時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的教義也需要神權集團把美國和以色列作為頭號敵人。

如果說伊斯蘭革命初期,神權集團是為了彰顯新生政權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為了和巴列維王朝徹底劃清界限才去反美,那麼幾十年過去了,時過境遷,現在的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新世紀裡內外交困的伊朗神權集團更多的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而去反美。

神權集團當初的初衷是:神權專制、均衡財富、扶持底層、禁止歐美文化等,結果只有政教合一、禁止西方文化等開歷史倒車的措施做到了,其它涉及民生類的目標不僅沒有達到,反而比革命前大大惡化。

伊朗經濟直到2000年才恢復到1979年的水平,可是世界是在前進的,這一進一退,伊斯蘭革命前領先於世界人均水平的伊朗經濟現在已經大大落後於世界;革命之後組建起來的伊斯蘭基金會和革命衛隊,本出身於人民,可這40年一路走來,漸漸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變成了伊朗國內最大的壟斷集團和財閥,如此龐大的經濟既得利益集團每年搜刮的民脂民膏遠超巴列維時期;神權集團當年的口號是均貧富,可革命後的貧富差距反而更厲害;革命後出生的新一代年輕人對毛拉們並不是那麼感冒。

事實證明,伊朗神權集團唸經肯定沒話說,但治理國家那就是渣渣了,諸多問題積累下來,終於爆發了2017年年末的全國大範圍遊行示威!這一次的遊行示威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是根子裡的問題解決不了,早晚還會再次爆發,神權集團當年革了巴列維的命,日後自己也將難逃同樣的命運,而且下場會比巴列維更慘!

所以現在伊朗“孜孜不倦”的反美,主要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就像我們網絡上的很多網友一樣,但凡遇到任何問題,都是“美國人的錯”,反正不是自己的錯!


九維貓

中東,世界的炸藥庫,由來己久。二戰結束之後,隨著“石油革命”的高漲,剛剛建立起來的“世界新秩序”,很快就讓“阿以”之間的戰爭所打破,貌似強大而志在必得的“阿拉伯”聯盟,戰爭的結局與戰爭的設計,出現了大反轉。逆襲的程度,讓“阿拉伯”世界連死的心都有了:政治上,地區大盟主的地位危危可笈;外交上,地區最強音,第一次出現了“沙啞”,往日臥薪嚐膽,禁若寒蟬的猶太民族,在這一戰中笑瘋了。喜出望外,一戰“扎勢”,一戰“復國”;軍事上,丟盔撂甲,潰不成軍,賴以狂妄的軍事軍備,瞬間,變成了“燒火棍;”經濟上,大片領土淪喪,鉅額資源易主;損失慘重,一戰回到了“解放”前。在這場戰爭中,決定戰爭走勢的因素,不在交戰的雙方,而在遙遠的大西洋彼岸一一美利堅合眾國。從此,“以色列”建國了,“阿拉伯”地區的“一統天下”的時代結束了,而且是永遠的結束了。從此,美國人來了。一言成讖,美國人來了成了一種凶兆。中東原本貧瘠而落後,發現石油了,美國人來了;“阿以”交戰了,美國人來了。美國人來到了中東,中東就別想安穩了。半個多世紀了,戰爭與掠奪始終是這兒的主旋律。大大小小的戰爭,從沒有停歇過。其中,都有美國人的影子。美國人來了朝鮮,東北亞成了世界“熱點”,雖經一戰,至今不得安閒。南北對壘幾十年,快要進入“核戰”的前沿。美國人離開了越南,南北一統,重建家園,順勢而行,經濟發展。美國人離開了阿富汗,帶走了炮火連天,帶走了拉登,也帶走了“世貿大廈”。。。美國人去了科索沃,“南斯拉夫”不見了,高爆炸彈的聲音依稀還在耳畔。。。伊朗,是一個戰鬥的民族,它並不懼怕戰爭。這,並不等於它喜歡戰爭,戰爭給它帶來的創傷剛剛平復,它循著美國的腳步,看見了薩達姆走了,伊拉克倒退了幾十年;他看見了卡扎菲完蛋了,利比亞陷入了沒完沒了的亂,戰爭並沒有停止的徵兆。它聽到了戰爭的腳步漸漸向它走來,後院已經零零星星的擦火走火聲。危機四伏,暗流湧動。伊朗人心裡很明白:“美國人不來,就不會成災”!


秦嶺山人28

蟹妖!


其實,伊朗1977以前和美國關係非常好!伊朗“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關係視乎比當時的美國與沙特關係都略強一點,圖片上這架大型戰鬥機就是美國當年剛剛研製出來的F14“熊貓”艦載戰鬥機,全世界除了美國以外,只有伊朗使用這個戰鬥機(大貓在兩伊戰爭期間當小預警機使用,伊拉克空軍吃盡了苦頭!),要是關係一般,美國怎麼可能將這種“國寶”級的東西賣給伊朗?但是,這種關係到了79年“伊朗革命”以後戛然而止!

伊朗革命的原因是,伊朗“皇帝”巴列維,在有了石油收入以後開始將伊朗社會美國化,也就是說-將伊朗社會向“美式”靠攏,全面接收、不加辨別的將美國的“一切都要移植”到伊朗。由於過於“激進”的移植造成了伊朗的社會“不適”,引起了伊朗全國性的罷工甚至騷亂,“皇帝”作為統治階級,誰亂就鎮壓,沒有什麼妥協…結果引發的更大的暴亂…然後“皇帝”就出國避難去了…“革命群眾”熱烈地將什葉派“精神領袖”霍梅尼迎接回國…然後“精神領袖”講演,說:伊朗的亂局“全是美帝國主義”搞的鬼…這下“革命群眾”義憤填膺!將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包圍!禁止任何人出入,並且扣押的美國大使館“一干人等”當做“人質”(53人)



被抓的美國大使館人員。

營救失敗以後 丟棄的CH-53直升機,先頭又兩架是著陸時候相互碰撞失事的。

這美國一看怎麼會這樣?趕緊救人…隨即派出了 “三角洲部隊”幾百人8架CH-53大型直升機(載180人先期突入營救)和C-130運輸機(後續接應)打算趁夜暗 飛進德黑蘭,將美國大使館的人救出來(代號“藍光”),但是任務失敗了,原因是晚上太黑了,視線受礙,有兩架直升機著陸的時候相互碰撞…由於爆炸聲音巨大和火光沖天,引來了伊朗軍隊,突擊隊在慌忙撤退的時候有一架直升機故障…只能丟棄…任務失敗了!

感到現場的伊朗部隊檢查飛機殘骸以後確認是美國飛機…美國飛機入侵伊朗這還了得?隨即反美情緒更加高漲…這就是伊朗與美國交惡的最簡單描述。

從79年到了現在已經快40年了,美伊關係仍然是這樣,貌似絲毫也沒有改善的跡象,並且美國也將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很久了!伊朗也視美國為“不共戴天”,這期間有經歷了“兩伊戰爭”美國支持伊拉克、海灣戰爭、伊朗核危機、對伊朗禁運…一系列的美國壓制伊朗的行動。





再略微囉嗦幾句伊朗,前面兩張圖片是70年代伊朗沒有“革命”,伊朗的社會人民生活狀況、後面兩張照片是現在的伊朗社會,好壞就不評說了,那是他們國家自己的事情。

總得來說,伊朗“皇帝”巴列維這個人還是開明的(封建帝王不能要求過高),他當政期間一直將伊朗推向“世俗化”、打擊宗教勢力、實行“政教分離”,他認為宗教這些人整天不幹活,躲在清真寺裡唸經迷惑群眾,不但這樣還與政府分庭抗禮!(意思是:一個國家明裡暗裡,兩個政府算怎麼回事?)社會本身在進步,你們這些人拿著古老的“沙里亞法”禁錮思想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所以 巴列維皇帝與伊朗宗教勢力極端不合…進而觸怒了伊朗宗教勢力的上層…這也是他最後被迫流亡的一個主要原因。


皇家橡樹1972

伊朗的薩法維少將建議成立反美聯盟,希望能夠談及世界上所有的反美國家起來共同聯合對抗美國,這是伊朗少將薩法維的初步設想。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伊朗對美國是多麼的仇視的。伊朗總統曾多次表示,美國是伊朗的頭號敵人,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伊朗對美國是恨之入骨的,伊朗和美國的仇恨是非常深刻銘心的。

其實伊朗和美國最早的時候是非常友好的國家,伊朗和美國的國家關係最好的時候,在伊朗的所有的婦女們都不需要戴頭巾穿黑袍。那個是厚的伊朗和美國的關係非常好,那個是在伊朗還是君主制國家。

伊朗的1979年發動了伊斯蘭革命運動,這是伊朗歷史上的大事,伊斯蘭革命最早在一九70年後期在伊斯蘭發生的事件,到了1978年1月發生了反伊朗君主體制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活動,同年8月至12月,民主街示威活動癱瘓了整個國家,1979年1月中旬,阿沙被迫流亡國外。因此在兩個星期後流亡聊15年的霍梅尼回到了德黑蘭受到了數百萬伊朗人民的歡迎。

在不久後的2月11日,游擊隊和叛軍在巷戰裡擊敗了沙阿的政府武裝力量,終於導致皇室政權的崩潰,伊朗在1979年4月11日正式推翻了伊朗的君主政權。經過國家全民投票成立了伊斯蘭共和國,並通過了新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平憲法。廢除了伊朗君主制制度。阿亞圖拉革命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革命運動,並在1979年成為了國家的最高領袖。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伊朗外交官和平民必扣留為人質。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隻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美國。因為美國一直是伊朗君主政權的支持者。美國軍情局情報部門為了幫助舊的國王發動了推翻伊斯蘭革命運動的政變。

伊斯蘭革命之後,巴拉維政權被完全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神職人員執掌伊朗政權,新的政府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志,伊朗神權統治者改造了貧富差距和弱勢群體的面貌,禁止西方文化等等,成為了伊朗新的國策。

美國,以色列自然而然的被列為了伊朗的頭號敵人,由於體制的改變,更加與美國勢不兩立。所以當時的伊朗的國際地位上顯得非常孤獨,而被伊朗人更加的敵視被判刑的國王,卻逃跑到美國去,這也徹底激怒了伊朗的革命派,在情緒憤怒到了頂點之下,1979年的11月4日百多名穆斯林學生衝進了美國大使,綁架了大使館主樓裡的工作人員,扣下了52名外交官,伊朗以此來換取伊朗逃往美國的國王巴列維。

伊朗方面認為,這種把美國人扣為人質的行為是正當的。由於美國對於伊朗獨裁製度前國王的獨裁主義統治進行支持,這是一種報復行為,美國必須把巴列維國王返還給伊朗,且進行應有的審判。但有意思是實際上在是伊朗新政權對美國的不平等的示威行動,美國政府當然是不服氣的。當時的總統卡特下立即對伊朗進行了外交和經濟的雙重製裁,終於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伊朗人被美國驅逐出境,80億美元伊朗人在美資產被凍結。

1982年2月,伊朗向美國提出了一系列的釋放人質事件,其中包括遣返被廢黜的國王。卡特無法答應,於是,決定通過諸如瑞士等等第三向伊朗公開尋求談判。同時,他批准了一項喂名為鷹爪行動的跨軍種秘密營救計劃,但是,由於準備不足,營救行動成為了一種高難度的特種部隊作戰,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

最後伊朗人質危機的解決方案終於出現了轉機,1980年7月1日,前總統巴列維竟然病死在美國,伊朗綁架的人質無人可換了,美國隨後支持的兩伊戰爭終於爆發了。美國總統的大選中,卡特輸給了後來的里根總統。因為種種原因促使下,伊朗認為應將人質危機亟待解決,否則里根總統上來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對伊政策,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減少麻煩,經過多次秘密談判,伊朗和美國終於達成協議,於1980年1月20日裡根總統上任第一天,扣押的人質被釋放了。

儘管如此美國對伊朗的仇恨依然很深,並且製造出了許多的顛覆伊朗的計劃,兩個國家的敵對長期持續下去,一直保持到現在。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一個大國,一直對美國支持以色列耿耿於懷,所以伊朗一直認為以色列的存在是美國支持的結果,所以在伊朗人的眼裡,美國一直是頭號敵人。

由於美國過分的強大,所以伊朗覺得扳平伊朗這樣的單個國家,對美國的反抗是不足以力量抗衡的,所以希望能夠尋求成立一個反美聯盟來共同抗擊美國,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


幸福地帶2

伊朗少將建議成立反美聯盟,說明伊朗自知已陷入孤立。

這個反美同盟的設想,不用分析,毫無可行性。俄伊敘的已經互相配合,但俄伊離真正意義上的同盟相去甚遠。俄羅斯明白伊朗的處境,不願意承擔保護的責任。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輸出不得人心,伊朗的核計劃沒有那個國家支持。包括哪些利用伊朗反美的國家。這個結論是實事求是的。

法德英不願意退出伊核協議是利益和害怕戰爭的緣故。並不是反美反以,也不是同情伊朗。

伊朗政教合一得體制,只有煽動宗教狂熱這一條路。這是一條不歸路。制裁,退出協議,重啟核計劃,必將遭受打擊。伊朗國內的宗教狂熱,也許帶來911的效果。

在這麼一條路上,沒人去和伊朗作伴。

因此伊朗少將的同盟絕不會實現。


吳士3

原因有如下的幾個。1,伊朗在1979年發生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政權。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成敵對關係。2,美國支持伊拉克和伊朗進行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3,美國處處壓制伊朗。4,美國以伊朗的核問題,聯合盟國經濟制裁伊朗,限制伊朗出口石油,不準別國出口採油煉油設備設施,給伊朗的經濟造成極大的損失。5,美國支持遜尼派同什葉派爭中東的老大。6,美國侵略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巴拿馬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7,封鎖霍木茲海峽。


喇叭與利劍

首先,人家並沒直白的說是反美同盟!反單極霸權罷了,沒毛病!忙著標籤化,定義化顯得親美人士很焦慮!歷史是面鏡子,能幫助人預測未來大概走勢,參看1580年各國對立情況,1770年各國對立情況,1930年各國對立情況!個人認為,新的世界架構方式正在逐步型成!如何能在新架構中佔據有利位置是各國首要目標!這也能解釋為何各國都頻繁出臺出現一些爭論極大的政策及行動,比以往更顯草率及魯莽!


劉中元字立虎

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曾與美國關係密切,美國人在中東堅定的盟友,七十年代的宗教革命結朿了美國和伊朗的蜜月期,伊朗宗教人士推翻了巴列維國王統治,實行了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美國人被驅逐出了伊朗,自此美國和伊朗進入了冰封節段,大好的形勢居然毀於一旦,這令美國人無比憤怒,開始了對這個過去的盟友殘酷的報復,美國操控的世界也開始了對伊朗的全面的制裁,經濟的封鎖令這個曾經富足的石油大國處境艱難,伊朗人針鋒相對兩國小規模的衝突不斷,有幾次都接近爆發戰爭的邊緣,可以說伊朗與美國矛盾極深,美國人也時刻有顛覆伊朗政府的打算,伊朗人如履溥冰,此時薩法維提出建立反美聯盟,是因為敘利亞戰亊讓伊朗看到了有利時機,美國人不合時宜的捲入,讓本來各有打算的幾個國家暫時抱團在一起,無論是敘利亞還是俄羅斯都不得不築壘抗擊襲來之敵,伊朗又恰是這個陣營中的一分子,如果能聯合同一陣營內國家結成反美聯盟,無疑讓困境中的伊朗多了幾分安全感,想法固然沒有錯,但這須要其它當亊國的支持,如果真的如伊朗所願,對美國人來講真的會形成巨大的壓力,美國人的新中東政策將更加阻力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