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文/张秀阳

1927年1月24日,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上海尚贤里友人孙百刚家里遇见了王映霞,从郁达夫日记看,郁达夫是从遇见她的当天就爱上了她。几乎可以说,郁达夫是遇见了王映霞才改变了自己的后半生的。至少,如果没有王映霞,郁达夫不会离开上海去杭州居住,甚至在抗离开祖国去南洋,最重要的是在新加坡沦陷,他流亡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还一直不愿回国,其中都和王映霞有极大关系。

王映霞(1908—2000),浙江杭州人,原名金宝琴,当年有“杭州第一美人 ”之称,绰号“荸荠白”,意为像荸荠那样白嫩。因为过继给外祖父王二南为孙女,改名王旭,字映霞。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王映霞一生中的两次婚事都轰动全城。1928年2月,她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942年4月4日,王映霞又与钟贤道在重庆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王映霞晚年回忆:“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

郁达夫结识王映霞时,已是有妇之夫,但他对于自己使君有妇并没有隐瞒,在其著作《日记九种》中,他对于自己在原配妻子孙荃与王映霞之间的犹豫、彷徨、痛苦、忏悔与激情都作了直接的描述,并未加掩盖。

面对有妇之夫郁达夫的追求,王映霞一开始是有犹豫的。他的状况毕竟十分复杂。郁达夫的文字在这一时,颇为魅力光彩。他写给她无数情诗,其中一首常为人传诵:

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

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王映霞终于为郁达夫一片痴情所感动,于1928年2月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据说两个的婚事轰动杭州全城。当时柳亚子并赠诗郁达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侣”一句,传诵一时。

美人才子的结合,在文坛上还是被传成佳话的。孙荃变成一个恍惚的背景,一切都可忽略不计。王映霞对郁达夫也无尽地满意,甚至还在自传里写:每月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二十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然而,两人婚姻只维持了12年。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郁达夫与王映霞离婚的导火线是郁达夫认为王映霞与浙江省都育厅长许绍棣之间服“红杏出墙”的事实,郁达夫又在家中发现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致使夫妻反目王映霞离家出走。郁达夫文人脾气上来,一怒之下,竟在《大公报》上刊登“寻人启事”,公开了王映霞与“某君之关系“,此事闹得满城风雨,王映霞也弄得灰头土脸,是当年“网红事件”之一。

后经友人调解,一场风波才告平息。然而感情的裂痕却愈裂愈深,终至最后在新加坡恶脸相向。郁达夫推出《毁家诗纪》,详细叙说王映霞与许绍棣的热恋情事。

如其三云:“中元后夜醉江城,行过严关未解程。寂寂渡头人独立,满天明月年潮生。”原注:“(我)到闽后,欲令映霞避居富阳,然住不满两月,映霞即告以生活太苦,随许君绍棣上金华、丽水同居了。”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许绍棣(1900—1980),浙江临海人。1928年,任浙江省立高级商业学校校长,继任国民政府浙江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是CC派的核心人物之一。鲁迅被通缉,就是他的杰作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蒋介石南昌行营秘书兼设计委员,旋奉派赴欧考察,回国后于1934年任浙江省教育厅长,主持浙江省教育厅工作。

抗战前,许绍棣和他日本留学时期的同学郁达夫夫妇之间有着较多交往,两家之间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抗战爆发后,郁达夫应邀工作于福建省政府,王映霞则避乱于丽水。当时鳏身带着2个孩子的许绍棣也恰巧随浙江教育厅移署丽水。

王映霞后来解释她的许绍棣交往,是为了给许介绍女朋友,这个女朋友不是别人,正是曾与徐悲鸿热恋的孙多慈。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孙多慈后来嫁给了许绍棣,而她的师母,也就是徐悲鸿的妻子蒋碧薇后来做了国民党宣传部长张道藩的情妇。所以有评论者指出,厅长和部长各自在情场上战胜了作家和画家。1941年,郁达夫和徐悲鸿在新加坡想逢,郁为徐做题画诗,有“各记兴亡家国恨”之句,读来有无限感慨。

王映霞看到郁达夫公开她的情事,包括时间、地点,有细节,有故事,明眼人一看即知,如果不是事实,编就编不了这么活灵活现的。

愤怒已极的王映霞以《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相回应,在报纸的推波助澜下,王映霞终与“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郁达夫离异。这对才子佳人,从萍水相逢到不欢而散,戏剧性地印证了郁达夫婚前所言:“我且留此一粒苦种,聊作他年的回忆。”王映霞除了与许绍棣有染,写现代爱情诗的汪静之则在遗作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王映霞的一个秘密》中,说王映霞与戴笠也曾经关系暧昧。

过了一段时间汪静之到郁达夫家看他回来没有,王映霞的母亲说:“没有回来。”汪静之看见郁达夫与王映霞的长子郁飞满脸愁容,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孩子说昨夜妈妈没有回来,王映霞的母亲也对汪静之说王映霞昨夜被一辆小轿车接走后至今未回。第二天汪静之再去探望,却见王映霞一脸的兴奋和幸福,对汪静之大谈戴笠的花园洋房是如何富丽堂皇如何漂亮,流露出非常羡慕向往的神情,汪静之马上悟到昨天她夜不归宿的原因了,也联想到她为什么要在郁达夫外出时去打胎。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此事便一直埋在汪静之心底,直到汪静之偶然看到王映霞指责郁达夫的两篇回忆文章。出于替郁达夫辩护的目的,汪静之才撰文回顾了几十年前的这段往事,该文现保存于上海鲁迅博物馆。

郁、王离婚后, 1942年4月,由国民政府外交元老王正廷做媒,王映霞在重庆再披嫁衣。新郎是钟贤道。

王映霞与钟贤道的婚礼冠盖云集,贺客如云,震动了整个山城。著名作家施蛰存还专门为王映霞赋诗一首:“朱唇憔悴玉容曜,说到平生泪迹濡。早岁延明真快婿,于今方朔是狂夫。谤书欲玷荆和壁,归妹难为和浦珠。蹀蹀御沟歌决绝,山中无意采蘼芜。”对于这次隆重的婚礼,王映霞本人也是念念不忘,1983年她在《阔别星洲四十年》(载1983年7月1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一文中回忆说:“我始终觉得,结婚仪式的隆重与否,关系到婚后的精神面貌至巨。”

今天反思郁、王婚变,如果说王映霞没有爱过或喜欢地郁达夫,并非事实。更贴近事实的是,王映霞爱的是她心目中的著名作家,当这个著名作家真的成为丈夫后,那爱和喜欢就要迎接红尘烟火的考验。在现实和想像中,一介书生,一个名士,和名女人王映霞的距离更远了。

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恋,终抵不过人间烟火

当初,郁达夫在王映霞的坚持下,要移家杭州,鲁迅曾经写诗劝过他。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不得不说,鲁迅的目光深远,看法老道。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