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影響很大的軍隊譁變事件?

Oo繕變

在唐代中期,有一次劇變——

涇原兵變,也稱涇師之變奉天之難(涇原兵變為其中的一部分)。而此次事件的發生與唐德宗李適有著緊密的關係,於是乎在敘述事變之前,我們必須瞭解下德宗其人。

唐德宗李適,是唐肅宗李亨之孫、唐代宗李豫之子,在“安史之亂”後期,曾接替其父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在名義上成為了平定叛亂的主帥。大曆十四年(779年),代宗崩逝,三十八歲的德宗即位為帝。

【唐德宗畫像(《三才圖會》)】

德宗在藩邸時便對時政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對天下賢才亦有所瞭解,比如對於名臣陸贄,“德宗在東宮時,素知(陸)贄名”(《舊唐書·陸贄傳》)。

在即位時,德宗正處在一個精力旺盛、滿懷抱負的年紀,他生在玄宗開元、天寶盛世的末期,經歷過其後的“天崩地裂”,並有直接與外族談判接觸的深刻教訓(指與回紇的交往,所留下的惡果影響了德宗時代對回紇國策),對振興唐室充滿信心。

史書對此多有描述,如《舊唐書·德宗本紀》評價:“德宗皇帝初總萬機,勵精治道。思政若渴,視民如傷。”這似乎是個極好的兆頭,時人飽受戰亂流離之苦,見到新君如此的朝氣,無不為之振奮,都說天下能夠恢復太平盛世了。

但在初政勤奮的表面下,也隱藏著危急(這裡只討論淺層原因)。就德宗本人來說,“性靈太急,不能容忍”(大臣賈隱林語)、“

猜忌刻薄,以強明自任,恥見屈於正論,而忘受欺於奸諛”(《新唐書》語),其急躁多疑的個性,加之時勢推波助瀾,使得德宗在剛剛即位不久,就開始籌劃削奪當時盤根錯節的藩鎮勢力(主要在河北、淮蔡一帶)。

建中二年(781年),德宗拒絕承認河北成德鎮的世襲權,引發了諸藩鎮的連鎖反應。在戰爭伊始,德宗的朝廷軍就同時面對成德、魏博、淄青(即平盧)、山南西道四道藩鎮的同時舉兵,然而,局勢卻發展成出乎預料的勝利,諸鎮或被擊敗、或內部經過動亂後再次投誠,僅有魏博負隅頑抗,也是危在旦夕。但因為德宗處置不當,導致了幽州(盧龍)鎮的加入,成德鎮的再叛,成就了盧龍、成德、淄青、魏博四鎮稱王的笑話。

更加糟糕的是,在淮西(淮寧)的節度使李希烈老奸巨猾,在幫助朝廷消滅山南叛亂後,轉而攻擊周圍的朝廷軍,一度切斷了江南通往京師的河運痛悼。四鎮稱王后不久,李希烈也由稱王至稱帝,形成了南方最強大的一股反叛力量,直逼江西、東都(洛陽)等地。對於如此危局,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德宗準備調往淮西前線平叛的涇原兵馬又在長安出了事。

【唐代京畿附近形勢圖】

這就是“涇原兵變”的肇始,涇原軍認為犒賞不足,在不滿之下發生了譁變,並強迫涇原節度使姚令言隨同叛亂。李適驚慌失措,僅帶少數隨從親信出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亂軍擁立閒居在京的朱泚(曾統領幽州、涇原)為大秦(後改為漢)帝。

朝廷大臣、百姓紛紛逃出長安,京畿之地瞬間分崩離析。此次突變,導致了朝廷軍對於河北的征討也被迫結束,忠於朝廷的昭義等鎮回防,神策軍李晟等部東向勤王。

在奉天還未坐穩,朱泚便率領大軍圍攻這座小城,戰事持續數月,在渾瑊等將領的浴血奮戰之下,朝廷等來了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的援救,擊退叛軍。

此時,德宗的理想破滅,只得在興元元年(784年)下“罪己詔”,公開表示了自己“失其道”的過錯。一方面由於朝廷軍的奮戰,另一方面由於詔書的效力,成德、淄青、魏博諸鎮見好就收,逐步取消王號,向朝廷倒戈。

而朱泚被李晟重重圍困,河北局勢也在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的掌控中,淮西李希烈處於朝廷軍的四面圍困之中,也由最初的絕對優勢開始衰敗。

正在大部戰爭即將結束時,朔方節度使李懷光遭到了奸臣盧杞等猜忌,被迫與朱泚同叛,面對著強大的朔方軍,李適只得再次出逃,前往忠於朝廷的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治下的梁州(今陝西漢中)。一直到幾個月後,名將李晟才聯合各地勤王軍大破朱泚,收復京師,李適這才回到長安。“涇原兵變”結束。

貞元元年(785年),李懷光、李希烈等人相繼自殺、被殺,各地亂事基本告終。

【唐室“中興名將”李晟】

“涇原兵變”是一次突發性的事變,其對於經濟的破壞,人口的損失就不必再說。更重要的是,它終止了德宗的削藩戰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毀滅了德宗最初的興國之心。

按史書一般的觀點,德宗在事變之後,那股“強明自任”的朝氣消散了,轉而代之的是愈加可怖的猜忌,《新唐書》對此有一段很著名的評論:“及奉天之難,(德宗)深自懲艾,遂行姑息之政。由是朝廷益弱,而方鎮愈強,至於唐亡,其患以此。”這就是傳統觀點認為的德宗在“涇原兵變”後的對藩鎮由強硬專為姑息的原由所在。

在此次事件後,宦官受到德宗親信,再次執掌神策軍,此舉深刻影響了此後唐朝的政局,在一定意義上甚至決定了唐室的命運(至少在表面上看是如此)。雖然近來還有許多新觀點非常值得討論,如我很喜歡閱讀李碧妍所著的《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其中有許多具有啟發性的新思維,對以往的“發明”也有精闢的總結,但不得不說,“涇原兵變”引發的一系列劇變,深刻影響了此後唐室百餘年的走向,也稱得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潯陽鹹魚

中國古代軍隊譁變最多的是唐末五代時期,最典型、最有影響力的譁變應是“魏州譁變”。

一、軍隊“譁變”與“兵變”、“叛變”的區別

1、叛變——由軍事指揮官發起的、帶領軍隊(或只有自己)投敵的行為 ,突出“投敵”

2、兵變——由軍事指揮官發起的、帶領軍隊反抗己方領導人的行為,突出“造反”

3、譁變——無組織無紀律自發的士兵混亂行為,突出“混亂”

基於上述概念,前面列舉的陳勝吳廣起義、西漢軍隊剷除呂氏家族、漢末董卓進京、唐朝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唐隆政變、馬嵬坡事變、後漢末年的鄴都兵變、五代末年的陳橋兵變、乃至現代的西*安*事*變……

等等事件都不符合譁變的定義,甚至連叛變、兵變都算不上,而是有預謀、有計劃、有組織的反抗鬥爭、軍事運動或政治事件。

但在歷史上,軍隊中的此類突發事件往往會自動升級,由譁變→兵變→叛變,純粹的軍隊譁變很容易被化解或者鎮壓,造不成什麼嚴重影響,所以也很難在歷史上留名。

二、唐末五代政局混亂,軍隊譁變頻繁

五代承唐末藩鎮割據之弊,到處都是割據政權,即便是同屬於一箇中原王朝(如後唐)的地方節度使也都各擁重兵,“地方不不服中央,士兵不服將帥”的現象十分常見。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某個士兵或將領有野心發動兵變篡權,而是由於發不出糧餉、剋扣軍餉、士兵要求得不到滿足、軍隊統帥懦弱不敢造反……等等原因,惹得有些部將和士兵不滿意,當不滿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便爆發出來,大家一哄而上,把自己的領導趕下臺。

但在趕走領導後,領頭鬧事的(有時連領頭的都沒有)自己也不接班(他也知道領導不好當),而是擁戴其他人上臺,而且不管對方願不願意,必須聽他們的話,不聽話可能連命都保不住。這些新上臺的將領統帥若是仍然不給力,所做作為不能讓大家滿意,大家便故技重施,把他趕下臺,另外扶立新帥,如此循環往復,上演一出出譁變鬧劇。

類似軍隊譁變並導致兵變、叛變甚至改朝換代的事件,在唐末五代數不勝數,著名的河朔三鎮(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和幽州等鎮是出了名的亂,軍隊譁變簡直如同家常便飯,幾乎都是以下克上,推翻自己的長官,另立他人為節度使或留後。

《新唐書·兵志》形象敘述了這一軍隊譁變、兵變頻繁的現象:“由是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捨由於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後’,以邀命於朝。”,唐末五代均是如此。

三、毫不知名的"魏州兵變"是最典型的軍隊譁變

皇甫暉,魏州(今河北魏縣)人,最初在魏州軍中當一名普通軍卒,後唐莊宗李存勖派遣魏州軍戍守瓦橋關,期滿應當返回魏州,但大軍走到貝州(今屬河北)時,卻被命令留在貝州屯田,引起大家不滿。

皇甫暉是個無賴之徒,熱衷賭博,在軍中與其他士兵賭博時把錢全輸光了,膽大妄為的他動起了搶劫百姓的歪心思,於同光四年(926年)2月糾集一幫亂兵劫持了都將楊仁晸,脅迫對方帶領軍隊返回魏州,還鼓動說如果朝廷反對,乾脆就據城造反。

楊仁晸怒斥皇甫暉,拒絕了他的要求,這些亂兵竟一刀殺了楊仁晸,接著推選一個小校做首領,小校不答應,亂兵又殺了他,然後提著兩顆腦袋去見裨將趙在禮。

趙在禮聽說發生譁變,想爬牆逃走。皇甫暉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的腳,硬是把他從牆頭拽下來,向他展示了兩顆血淋淋的人頭,然後把明晃晃的打刀架到他的脖子上,威脅說:“你若不從,我們就割了你的腦袋!”趙在禮被嚇破了膽,只好勉強從了。

亂軍燒了貝州城,進入鄴都,擁戴趙在禮為節度留後。皇甫暉率領數百騎人馬,在城中大肆搶掠,到一百姓家中,問姓什麼,百姓說“姓國”,皇甫暉便說“我就是要破國”,便殺盡百姓全家。又到一百姓家中,問姓什麼,百姓說“姓萬”,皇甫暉便說“我只殺一萬家就夠了”,又殺光其全家。

既不叛變投敵,也不造反篡位,只是劫掠屠殺,如此沒有人性,慘無人道,毫無目標的所作所為正是軍隊譁變的典型特徵。

四、"魏州兵變"改變了歷史進程和很多大人物命運

"魏州兵變"影響極其深遠,改變了歷史進程和很多大人物的命運。

莊宗李存勖得知軍隊譁變,派遣手下頭號名將李嗣源率兵討伐,沒想到討伐軍到了鄴都,李嗣源竟也被麾下部將、叛軍所擁,轉身變成叛軍,反攻洛陽,導致李存勖又被譁變的部下殺害,李嗣源成為皇帝,後唐進入明宗時代。

由於這一連串的叛亂都是一介軍卒皇甫暉引發的魏州譁變導致,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給了他“高度評價”:“莊宗之禍自暉始。”

中原風雲變幻,皇甫暉後來又投奔南唐,在後周與南唐爭奪淮南的戰役中,他在清流關、滁州之戰,率南唐大軍被後周一個籍籍無名的將領以少勝多,兩次擊敗,最後兵敗被擒,很快結束了自己豐富多彩的一生。這個籍籍無名的將領就是趙匡胤。


狄飛驚

所謂譁變,是指軍隊的低級士兵及軍官們集體反抗命令,使軍隊秩序進入混亂狀態。一般來講,軍隊譁變相比叛變和政變(兵變)來說,更難造成嚴重後果,因為其無計劃無目的,只是單純的混亂而已,只要恩威並施手段得當,是可以鎮壓下去的。但歷史上也的確有對待軍隊譁變處理不利,造成嚴重後果的事情。

在唐朝,曾經發生過一次歷史上相當有名的事變——涇原兵變。



涇原兵變發生在公元783年,也就是唐朝的建中四年。當時正是唐德宗當政時期,唐德宗不滿於河北藩鎮的割據狀態,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平藩戰爭,全國各地的軍隊都被調往參戰,雙方的戰局僵持不下。

僵局打破與建中四年的十月。

因為朝廷徵調各地的兵馬前去與藩鎮交戰。涇源節度使姚令言奉命率兵五千人從本鎮出發前往長安,再從長安開往戰場。彼時正值秋雨連綿,道路泥濘難行,士兵們背井離鄉頂著巨大的困難行進,自然怨聲載道。之所以士兵能夠堅持行進而不開小差,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希望到了長安以後,能得到皇帝的賞賜。

可是不知道是皇帝壓根沒有賞賜的意思還是地方官執行不利,總之,這五千人馬從到了長安到繼續開拔,始終沒有得到任何賞賜。更過分的是,他們甚至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他們吃的米都是摻了穀殼的,菜也是非常清淡,所以士兵們的怨氣就更大了。繼續開拔沒多久,士兵們就再也無法忍受,有士兵高喊著:“我們背井離鄉去和敵人拼命,卻連飽飯都吃不上一頓!皇帝有大盈、瓊林兩座大倉庫,裡面的寶物堆積的像山一樣高。我們不去搶還等什麼呢?!”。於是這五千人就掉頭直接殺奔長安而來。節度使姚令言根本無法禁止,被裹挾著跟著隊伍像長安進發。

德宗皇帝聽說兵變的消息,驚訝的目瞪口呆,急忙派宦官帶著二十車財物去慰勞亂兵。可是此時譁變的士兵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亂刀砍死了幾批使者,和平制止兵變已不可能。而唐德宗想召集禁軍護駕,卻由於長年累月的腐敗,冒領軍餉,導致禁軍根本無兵可用。唐德宗無奈之下,只能在宦官的簇擁下狼狽逃往長安附近的奉天。

叛軍聽說皇帝跑了,更加肆無忌憚,在長安城的皇家倉庫裡大肆搶掠。並擁戴早有野心的太尉朱泚來當他們的首領。朱泚在此之前做了很久的冷板凳,而且她弟弟還被列入河北叛軍的頭號人物,早就對李唐政權恨之入骨。所以朱泚掌權之後得第一件事就是全力追擊唐德宗一行。

唐德宗跑到奉天,遇上了前來救駕的渾鹼等軍,總算是定了定神,可是追兵隨後就到,雙方發生激戰。奉天城是一個很小的城池,易攻難守。渾鹼等將領與敵人殊死搏鬥,圍城戰與守城戰持續了一個多月,幾乎每天的戰鬥都處於失敗的邊緣,最危險的時候,弓箭射到唐德宗面前只有三步遠。唐德宗近乎絕望,好在各路勤王軍隊不斷趕到,一個多月後,叛軍撤圍。又過了幾個月,經過朝廷的努力,其中又引發了規模更大的李懷光叛亂,總算是消滅了叛軍勢力,殺掉了叛軍首領朱泚,涇源兵變歷時九個月才結束。

涇源兵變雖然時間不長,意義卻極為深遠。它將遠在河北的叛亂瞬間轉移到了皇帝眼前,憑藉幾千叛軍,居然攻下了長安。叛軍的首領朱泚和河北叛軍的首領朱滔是親兄弟,兩股叛軍聯合在一起幾乎要顛覆大唐社稷。而唐德宗也成為了唐朝歷史上第三次從長安出逃的皇帝,經過這一次偶然的事件,唐朝朝廷更加的威嚴掃地,加劇了唐朝的分裂。而這一切最重要的教訓是——

不給手下吃飽飯,是要惹大麻煩的!


小約翰

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兵變,難道不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嗎?

話說當年,堂堂天朝上國被西方列強欺負的抬不起頭來,當時的畫風真是慘不忍睹。

英國人說:“大爺要用點零花錢。”朝廷點頭哈腰的去搜刮老百姓。

法國人說:“西南有塊地不錯,我要做點房地產。”朝廷馬上辦理不動產交接手續。

俄國人說:“嗯哼,酒喝多了,來點茶。”朝廷趕緊把自己珍藏了幾十年的普洱送上。

德國人說:“他們有的,我都要。”

這次,老佛爺硬氣了,於1900年向全世界宣戰:“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不光沒拿回自己的東西,還把全部家當都賠上了。

李鴻章:“這是三千年沒有遇到的大變局。”

是啊,以前的亂世都是刀對刀、矛對矛,最多騎匹馬成為騎兵。現在畫風不一樣了,一群黃頭髮、藍眼睛、白皮膚的洋人,開著鐵甲鉅艦來了。

來就來吧,咱打不就行了。

還真不行,人家拿的是槍、炮,咱們手裡的傢伙就像是燒火棍。

槍炮的背後,是列強幾百年積累財富、幾十年研發技術形成的工業化國家。

面對這個局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說:“咱們也辦工廠造機器。”可惜30年洋務運動的成果,在甲午戰爭中被隔壁老王(日本)打的粉碎。

康有為、梁啟超說:“洋務運動的失敗,是因為政治制度不配套,必須進行制度改革。”

光緒皇帝努力奮鬥了100天,就被英明神武的老佛爺軟禁了。

被八國聯軍教了做人,老佛爺也承認:“咱們還是得像洋人學習啊。”學了幾年,成效顯著,正準備再接再厲的時候,朝廷的王爺們頒佈了一項偉大的命令:

“立憲嘛,再等等,不著急。”

好嘛,原來折騰了這麼多年沒成功,原因在這呢。

當全國人民在努力奮鬥的時候,是這個偉大的朝廷在拖後腿。

甲午戰爭,中朝邊境集結了25萬大軍,全都有勇氣去跟日本人決戰。就因為光緒皇帝是主戰派,老佛爺怕打贏了自己的地位不保,就不允許戰爭繼續下去。

戊戌變法,光緒皇帝和康、梁等人的行動是急躁了些,但是老佛爺因為改革觸動了自己派系的蛋糕,就反手叫停,實在誤國。

晚清新政,說好的立國會、行憲政、發展工商呢,就因為權貴王爺們不願意失去權力,就無限延遲。

大家都知道了,中國落後、捱打的原因就是這個腐朽、落後、愚昧的朝廷。

既然如此,那就推翻你吧。

1911年5月,四川爆發“保路運動”。朝廷為了鎮壓這次事件,把湖北新軍調往四川,作為武力威脅。

此時,湖北空虛、武昌空虛。

這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唱首歌:“菊花殘,滿地傷......”沒錯,留守武昌的新軍準備捅朝廷的菊花。

新軍工程營班長熊秉坤等人決定起義,並找來排長吳兆麟作為起義軍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參謀長。

起義士兵攻佔楚望臺軍械庫,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也沒有當吃瓜群眾,也向楚望臺齊集。

當真是:一直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這次起義的士兵達3000人,滿腔的怒火終於爆炸。經過一晚上的奮戰,起義軍佔領了武昌各大城門,並且趕跑了湖廣總督瑞瀓,當晚就完全拿下武昌城。

10月11日清晨,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並推舉黎元洪為都督,湯化龍為民政總長。當天下午,一條信息在朋友圈引起了刷屏——《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佈告》。

那一天,所有人都在朋友圈發佈了動態:

永遠愛國,永遠熱淚盈眶;

我愛你,偉大的祖國;

願這盛世,如你所願。

從此,再也沒有腐朽、愚昧的統治集團,打開了走向進步的第一道大門。


溫乎

從秦朝開始,最先發生的就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教科書上總說陳勝、吳廣是“農民起義”,但問題在於這二位及起家班底,可都是開赴北方戍邊的軍人。

而造反的導火索則是秦律嚴苛(實質是秦暴政積累了太多民怨民憤),讓因雨天耽誤行程的他們害怕被殺頭,所以乾脆拼死一搏。此外,當時一代強人秦始皇已經去世,秦帝國對廣大版圖的威懾和控制力明顯減弱,也是陳勝、吳廣敢於造反的重要原因。陳勝、吳廣後來兵敗身死,但他們掀起的反秦狂潮已難以平息。

西漢軍隊造反事件不多,也沒釀成嚴重後果(指引發天下大亂),如果說影響比較深遠的軍隊譁變,當屬“呂氏滅族”——幾個老幹部(西漢開國元勳周勃、陳平)策動禁衛軍和部分劉氏宗室,把掌權的呂氏(呂后家族)給幹掉了,客觀上削弱了外戚力量(後來的幾代漢帝都對外戚嚴加監控,甚至屠戮,比如霍氏家族),為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的到來掃清了重要障礙。

到了東漢末年,由於朝廷腐敗和黃巾之亂,地方割據勢力抬頭,但多數軍閥對漢朝皇室還保持著起碼的尊重,根本沒人敢公開造反,更別提率兵進京要挾朝廷。然而就在公元189年,袁紹等人率軍衝入皇宮掃蕩掌權的宦官,涼州軍閥董卓趁亂帶兵進入京都洛陽,肆意廢立漢帝、誅殺大臣、淫亂後宮,董卓之亂拉開了三國魏晉南北朝長達360年大動盪、大混亂的序幕。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下克上”成風,權臣一茬接一茬冒出來,軍隊譁變多得數不清。其中比較有影響的事件,個人感覺是淝水之戰後,前秦軍隊中的鮮卑族(慕容垂)和羌族(姚萇)將領叛亂,直接導致一代雄主苻堅(此人算是南北朝時期難得的明君,當然缺點也很致命)被殺,前秦從此衰亡,原本可能由其提前實現的南北一統,被迫推遲了近200年。

隋朝由權臣(楊堅)建立,又被權臣所滅——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率禁衛軍發動兵變,勒死隋煬帝,這可真是歷史的輪迴。唐朝也沒好到哪裡去,同樣是由叛軍頭目(李淵發動晉陽兵變)建立,而後就開啟了一連串的“軍隊譁變-政權更迭-走向繁榮-軍隊再譁變-走向衰亡”的詭異模式。其中比較著名的事件,當屬李世民奪權的玄武門之變、唐中宗逼迫老孃武則天讓位的神龍政變、李隆基(後來的唐玄宗)發動的唐隆政變。

當然,上述兵變雖然血腥,畢竟還只侷限於李唐皇室和宗族內部,而且新上來的統治者大都還算有才幹,沒給國家造成很大傷害。而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可就不同了——造反的胡人將領帶著15萬叛軍,從數千裡外的遙遠北方邊境殺奔帝國核心區。安史之亂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實在太過深遠,簡言之就是結束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封建王朝的黃金時代,之後的歷朝歷代雖也有開疆拓土之舉,但統治思想整體趨向保守,甚至開始閉關鎖國,早熟的中華文明由此步入階段性衰落。

從宋代(趙匡胤本人也是靠兵變上臺)開始的各個朝代,除了開國初期比較生機勃勃、充滿銳氣和進取精神外,一俟天下安定,基本上都會陷入內實外虛、重文輕武的“老套路”,朝廷對武人控制愈發嚴格。不過在帝國暮年,軍隊譁變還是要了明清2代的老命——李自成原本是邊防軍(驛卒——就是通信兵),後來因崇禎帝裁撤驛站,間接引發斷了活路的李自成造反,最終打進北京城。而清末湖北新軍發動武昌起義,再加上袁世凱北洋新軍的一場“逼宮戲”,讓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皇朝史畫上了句號。至於民國年間對歷史走向影響最大的軍隊“搞事情”,當屬西安事變吧……


網言軍事

上面有個回答我不敢苟同,那只是你個人理解上的譁變、兵變和叛變,其實無論是哪一個那都是帶有造反性質的。

“譁變”多指軍隊或遠洋船隻上的船員突然轟鬧造反、叛變。是指武裝力量的突然叛變,兩個以上下級軍事人員反抗或攻擊其上級的公開行動。也用於非軍事性質的反抗或攻擊。

那麼歷史上有哪些影響特別大的軍隊譁變事件?產生的原因和如何解決的?

一:玄武門之變

原因:其一是李建成雖然是長子,卻無實權,又覬覦李世民德高望重,和李元吉合夥要害李世民;其二,李世民兵多將廣,手握重兵,最主要還是有野心爭奪皇位。

解決方案: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李淵退位。

影響:自古以來都是立長不立幼,李世民破除了嫡長子繼承製度,也開啟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玄武門之變)

二:陳橋兵變

原因: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政局動盪,丞相範質讓趙匡胤帶兵出戰,趙匡胤以兵少為由拒絕出兵,於是範質給予了趙匡胤最高統治權。趙匡胤等人行軍至陳橋驛時東京城內流言四起,說趙匡胤擁兵自立要稱帝。

解決方案:黃袍加身,逼使恭帝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後周政權。

影響:完成了五代十國向宋朝的轉化,加強政治上的中央集權,推行重文輕武等一系列舉措。

(陳橋兵變)

下面來說說前幾年的一個軍事譁變,發生在印度洋海島的馬爾代夫。

三:馬爾代夫軍事譁變

原因:納希德下令罷免一名高級法官,而此人被認為是前總統穆蒙·阿卜杜勒·加堯姆的同黨,一些民眾上街抗議。

解決方案:總統納希德隨後宣佈辭職,權力交接未出現動盪

影響:結束馬爾代夫現在的混亂局面,讓國家得到穩定。

(馬爾代夫譁變)

【我是羽評歷史,您的認可就是我創作的動力,碼字不易,可以右上角關注下,謝謝】


羽評歷史

說說荒唐的涇原兵變和奉天之難

先說說這次事件的歷史背景。唐中後期的藩鎮之患,始於安史之亂,安祿山集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於一身,擁有的邊兵數量已經接近唐邊兵總兵力的一半了。所以安祿山起兵後,一度勢如破竹,佔據兩京。安史之亂後期,在唐政府傾國之力的不斷打擊下,叛軍史朝義朝不保夕,叛軍將領紛紛反正投回唐朝。

因為郭子儀被宦官誹謗,賦閒在家,另外一名平叛名將李光弼則深受代宗猜忌最後竟然鬱鬱而終,於是最後的平叛都是由原來郭子儀的部下胡將僕固懷恩完成的。僕固懷恩一家作戰英勇,家族中先後有數十人殉國,但是他在對待叛軍降將的問題上犯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錯誤,他保留降將的部曲和地盤,還向代宗奏請任命他們仍然為河北諸鎮節度使。結果這些降將搖身一變,又成為河北割據的一方土皇帝,終唐一朝尾大不掉,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時期。當然這位僕固懷恩後來也“被逼反唐”,還勾結回紇和吐蕃一起攻唐,致使長安再次陷落,代宗倉皇出逃。也算是一個晚節不保,前功盡棄的“名將”了。

話說代宗之子德宗繼位之後,本來雄心萬丈,立志討平那些不聽朝廷號令的跋扈藩鎮。剛開始確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幾個原本不太聽話的藩鎮比如魏博的田悅都暫時歸附。這個魏博就是電影《聶隱娘》中那個魏博軍鎮,田季安就是安祿山降將魏博軍鎮第一任節度使田承嗣的孫子,這個田悅是田季安的堂叔了。可是德宗後來昏招迭出,比如賞罰不公,濫收賦稅,用人不當。利用藩鎮打藩鎮,引起了幽州朱滔和淮西李希烈的不滿進而公開叛亂。尤其是專信奸相盧杞,名臣顏真卿就是被盧杞推薦宣慰反叛的淮西節度李希烈,不屈而被李希烈殺害。涇原兵變就在這個德宗正焦頭爛額的時候突然發生了。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長安,他們是奉德宗詔令東去河南平亂李希烈的。這五千士卒長途跋涉,因為德宗新增了很多苛捐雜稅,家中困難都吃不上飯,所以很多士卒的少年子弟也隨父兄一起出徵,所有人滿心希望到達長安後天子會有重重犒勞和獎賞。可是現實令他們極度失望,德宗令京兆尹犒勞,京兆尹也就是長安市長王翃就用糙米青菜招待眾人。

由於美好的願望和殘酷的現實的巨大反差,這幫士兵首先是失望,後來是絕望,最後轉化為極度的憤怒。他們互相抱怨商量:“我們都是為了皇帝去拼命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家,現在連口飽飯都不給我們, 反正去前線也是送死,聽說長安皇宮中的府庫中金錢玉帛堆積如山,索性我們一起去搶了來!” 所有人都相應,亂兵叫囂著朝皇宮衝去。

就為了吃頓好飯就去搶劫皇宮,這已經夠荒唐的了,可是後面的事更荒唐。姚令言這時正好跟德宗辭行回來,一看勢頭不對,想極力勸阻部下,哪裡勸得住,亂兵直接挾裹著他繼續前進。德宗聽說後慌了,連忙命令太監帶著幾十車的財物去宣慰,可是亂兵此時已經都紅了眼,根本不會把這點東西放在眼裡。德宗大驚失色,急令禁軍平叛。可是禁軍軍官平時虛報人頭貪墨糧餉,都是些普通百姓記錄在禁軍名冊裡面充數的,堂堂長安城內竟然沒有一兵一卒的禁軍可用!反而是長安的百姓聽說亂兵會免除他們所有賦稅,很多百姓紛紛追隨亂軍一起殺進皇宮。德宗束手無策,只得狼狽匆忙逃出長安奔赴奉天,就是今天的陝西乾縣。

話說德宗狼狽逃到奉天,隨行的總共也就數千人,還沒喘口氣,叛軍就來圍城了,還好奉天城內有渾瑊率兵死守一時朱泚也沒有什麼辦法破城。最早趕來的勤王援軍又因為盧杞的誤導,在奉天城外被叛軍設伏擊敗,於是又一個荒唐的現象出現了:後來各路來勤王的兵馬來了不少,總共至少十幾萬人,可是都在長安城外駐紮下來逡巡不前,不顧奉天城內的皇帝正在被叛軍圍困蒙難。還是名將渾瑊責無旁貸,在接近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粉碎了朱泚一波又一波各種煞費苦心的各種花樣攻城手段,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力保奉天這座孤城堅守一個多月屹立不倒。

就在奉天城內唐軍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的時候,救兵終於來了,原來是李懷光率帝國精銳朔方軍星夜兼程前來護駕了。李懷光和朱泚一接觸,就把叛軍打得大敗,朱泚見強援到來奉天無望,又擔心長安有失,就迅速得撤回長安。歷時一個多月的”奉天之難“才宣告結束。 不過如果你認為荒唐事到此就結束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德宗不知道怎麼想的,不接見不嘉獎近在咫尺救駕有功的李懷光,反而一紙詔書令李懷光即刻進軍收復長安。李懷光當時就懵了,他認定德宗是猜疑他,左思右想之後竟然發密信給朱泚於其結成同盟,公開叛唐。德宗懼怕李懷光,又逃到漢中。當然後來李懷光眾叛親離,朱泚四面楚歌,很快李晟渾瑊等人就高歌猛進收復長安,迎回德宗。朱泚和李懷光都兵敗身死。

這場由一頓粗茶淡飯引發的荒唐兵變開始,經歷了堂堂大唐首都長安竟無護衛皇帝軍隊可用導致淪陷於區區五千亂兵之手的啼笑皆非,再到各路勤王兵馬對於奉天城內德宗皇帝兇險無比的處境做壁上觀的荒唐救駕,最後成功救駕的李懷光竟然因為猜疑又陣前倒戈的瞠目結舌,這場荒唐鬧劇堪稱中國古代歷史上一道奇葩了。


集賢院居士


新鮮資訊集散地

公元755年,被揚國忠天天說要造反的安祿山終於反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次年唐玄宗逃到一個叫馬嵬坡的地方,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揚國忠造成的,手下兵士殺了揚國忠,然後兵士到了馬嵬驛站外面,鼓譟不已,唐玄宗慌問何事,陳玄禮回答揚國忠造反已經被殺,請玄宗殺揚玉環,玄宗無奈,賜死揚玉環,將士山呼萬歲,這就是馬嵬坡兵變。最終郭子儀在太子李亨指揮之下,終於平了安史之亂,李亨級皇帝位,唐玄宗被尊為太上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