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徐階、高拱和張居正這三個明朝首輔的關係?

hm2007

高拱,(1515-1578),字肅卿,號中玄,河南新鄭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嚴嵩在位其間,與其子嚴世番打壓異己、扶持個人勢力,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等人為了拉嚴嵩下馬,一度有長時期的合作,這時候,他們的共同敵人是嚴嵩。經過他們的艱辛佈局和長期努力,嘉靖四十一年(1562),權傾朝野的嚴嵩終於倒臺。

高拱畫像

當共同的敵人倒臺後,因為對利益分割的不同,以前的聯盟內部一般會產生分裂,說簡單點,大家一起一路拼殺過來,憑什麼你現在指揮我?政治規則就是如此,在這種遊戲中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看似平靜的表面下面,都藏著自我利益的角逐與鬥爭。徐階、高拱、張居正三人便屬於此類。他們曾合作“倒嚴”,如今嚴嵩終於下臺,內閣首輔的高位誰坐比較合適,能更服人心呢?生性秉直的高拱當仁不讓,徐階心生不滿。於是他逐漸拉攏張居正聯合倒高拱,其中還有後來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當一個人連續受到盟友背叛時,距離倒臺就不遠了。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的高拱,劉毓濵飾。

張居正表面與高拱合作,暗中卻將相關消息告知徐階和馮保,高閣老焉能不敗?另有說法高拱和張居正在日常中也有隔閡。張居正膝下多子,高拱卻沒有,一日兩人談起,高拱說:“上天真不公平,為什麼你這麼多兒子?”張居正回曰:“子嗣多了養活起來很費錢啊。”高拱說:“你有徐某給你的三萬金,還擔心什麼衣食啊!”意指張居正受過賄賂。自此張居正對高拱心有不滿。高拱後來也回憶說,這件事可能是他們兩人交惡的源頭。

總體來看,高拱在職期間,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任用賢良,加強邊防,革除弊政,財政收入增加,為後來張居正大刀闊斧改革奠定了基礎。至於此三人關係,實在不好言說,政治鬥爭中,身處其間的政客們為了能夠存活下去,為了實現心中積攢很久的政治抱負,必須付出代價,即不擇手段達到阻擋自己的人。他們三人反目是必然的,但是三人在位期間,並沒有像嚴嵩一樣搜刮民脂民膏,貪汙過居。因此,歷史人物的評價僅僅看其有無排擠他人,視野就太小了,也不能產生綜合的看法。在筆者看來,如果沒有無端陷害忠良,為了個人勢力大規模打壓異己,或許就應該有一個較為客觀中允的評價。

《高拱全集》書影,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拱一生著述豐富,共有18種,遺失3種,還剩15種,涉獵廣泛,其哲學、經學和文學思想研究還不夠透徹全面,空間很大,學界仍需要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廷玉等:《明史》卷213《高拱傳》,中華書局標點本。

2.嶽天雷:《高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3.馮明:《張居正改革群體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11年。



季我努學社

徐階是張居正的座師,高拱是隆慶皇帝朱載垕的老師,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老師,與高拱曾經是好友,曾立志匡扶江山社稷,可後來張居正卻在小皇帝和太后面前打小報告,害得高拱被勒令退休。

他們之間總的關係就是繼任者關係,分別先後任職內閣首輔,先是徐階,再是高拱,最後張居正。三人之間細微的關係錯綜複雜,都為最高權力而鬥爭不已。明朝自朱元璋廢除宰相之後,內閣首輔就是權力最大的文官,有時權力甚至大過以前的宰相。

徐階是靠鬥倒嘉靖朝著名奸臣嚴嵩父子才得以上位的,他忍辱負重,厚積薄發,處處奉迎嘉靖帝的喜好,修宮殿,填青詞,逐步獲得信任。趁嚴嵩被嘉靖帝冷落之際,徐階抓住時機,一擊即中,一舉將嚴嵩父子打倒,登上了首輔的寶座。他提拔學生張居正,嘉靖帝生前未立太子,嘉靖帝駕崩後,徐階和張居正等人偽造遺詔,使隆慶皇帝順利繼位,避免了一場皇權爭奪鬥爭。隆慶帝繼位後,行為荒誕不經,徐階多次勸阻無效,失望之餘上書請辭,獲得批准。

高拱在徐階辭官之後進入內閣,他自恃才高,又做過隆慶帝的老師,根本不把時任首輔李春芳放在眼裡,遇事專橫,李春芳憤而辭官,高拱繼任為首輔。高拱治國理政才能突出,極力促成了俺答封貢,使明朝邊境再無戰事之憂。力排眾議,任用能征善戰而又貪婪無度的殷正茂為總督,成功鎮壓廣西土司叛亂。隆慶帝駕崩後,年僅10歲的萬曆皇帝繼位,張居正在小皇帝和兩位太后面前打高拱的小報告,將高拱曾在內閣說過的“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改為“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宣稱高拱密謀擁立藩王,皇帝與太后大驚,下旨勒令高拱回籍。

張居正繼高拱為首輔,他與司禮監太監馮保聯合,又得到李太后支持,軍政大事皆出於一身。他主持推行考成法(績效考核制度),一條鞭法(賦稅,徭役皆摺合銀兩),實行多項改革措施,開創了明朝後期著名的萬曆中興。可惜,英年早逝,死於首輔任上。他的改革舉措觸動了權貴階級的利益,萬曆皇帝也對他實行的嚴格教育產生了逆反心理,使得張居正死後遭到清算和抄家,追奪一切封賞,差點被毀墳掘墓。

總體來說,徐階,高拱,張居正雖然為了權力而勾心鬥角,但他們都是治國理政的絕佳人才,在他們任首輔期間儘管朝廷中鬥爭激烈,但明朝的綜合國力卻是穩步在提升的。他們三人都不愧治世能臣之美譽。

歷史茶坊,解密歷史,暢談奇聞。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喜歡本文的朋友請動動手指在下方點個贊,歡迎轉發和留言!

歷史茶坊



第一,徐高張抱團鬥倒嚴嵩。

嘉靖朝時徐階為內閣次輔,高拱為閣員,由於嚴嵩父子專權,徐階高拱張居正覃倉等等這些“清流”派文臣骨幹們,自覺地團結在裕王為中心的門下,與嚴黨抗衡鬥爭多年,最終合力扳倒了嚴嵩父子,徐階坐上了內閣第一把交椅,高拱成了次輔。徐階的權謀與隱忍此時表現地淋漓盡致。

第二,高拱把徐階趕下了臺。

隆慶皇帝登基後,重用徐、高等人大膽革新除弊一改嘉靖朝烏煙瘴氣。但由於二人的性格差別導致其在政見、用人等方面嚴重分歧,最終,高拱憑藉帝師的特殊關係巧妙利用海瑞將徐階趕下臺。不過,徐階是明代公認的政治家,與張居正乃師生關係。這師徒二人的治國本領是在伯仲之間。自此,高拱如願以償成了內閣首輔,張居正依例升次輔。



第三,張居正又把高拱趕下了臺。

高拱主持內閣時間不久,大明這個有限公司又換了董事長,年幼的萬曆皇帝登基。由於高拱比較專權,性格特別,引起閣僚們不滿,於是張居正又成功地如法炮製,利用自己帝師的優勢聯合司禮太監馮保,利用太后把高拱趕下了臺,高拱還未到退休年齡就被迫告別政治舞臺致仕還鄉。張居正名正言順主持內閣成為首輔,開始放開手腳,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圓夢人A

徐階,高拱,張居正分別是明朝嘉慶,隆慶,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徐階是張居正的恩師,科舉考試時,張居正的文章就是徐階判的,而高拱是隆慶皇帝的恩師,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恩師。


他們三人的關係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缺了誰,都不會出現歷史上的隆慶新政這一盛世局面。

徐階本身是才華橫溢,而且善於權謀之術,他師程聶豹,深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這一心學,徐階入內輔期間,受到了嚴世藩父子的擠兌,但是忍氣吞聲,順著嚴嵩父子意思去做,不管內政,甚至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世藩,以來討好嚴世藩父子,而他這一忍氣吞聲換了的就是皇上對他的器重以及嚴世藩父子的信任。


後來嚴世藩父子私通敵寇,被嘉慶帝處死,而嚴家一倒臺,徐階就成為了內閣首輔。而在徐階任首輔期間,其行為可以說與嚴嵩並無二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急,史書曾這樣描寫過徐階家裡“華亭在政府久,富於分宜,有田二十四萬,子弟家奴暴橫閭里,一方病之如坐水火”。由此可知,徐階的 資產何其龐大。隆慶二年七月,徐階因干涉後宮私事太多,引起隆慶帝的不滿,讓他拿著鋪蓋走人了。後來高拱上任,查封了徐家,判了徐階的兩個兒子流放,最後徐階可以說是落得一個家破人亡。

張居正,他可謂是深得他恩師徐階的真傳,那貪汙腐敗的戰績不比他老師差,他在位期間可謂奢侈之極,出門坐32人轎子,吃更是要不少於50道菜,而且張居正好色,甚至還與太后有染。當然,張居正也是政績顯赫,他推動改革,在政治上他任用賢人,打擊王公貴族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在經濟上,他新修水利,減輕賦稅,促進了國家經濟發展,使得國庫充實,百姓富足。在軍事上,他加強軍隊訓練,任用譚綸、戚繼光等人鎮守邊疆。在他的改革下,明朝在慢慢的興起,而他自己也累死在了首輔的任期之上,而他死後,也是得到了一個滿門抄斬的結局。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張居正推薦入閣,但是他不善於為人處事,且為人直率,因此在內閣得罪了徐階,那不用想都知道了,得罪了老大,你就完了,最後只得稱病辭職。徐階死後,張居正再次引他進入內閣,而這次,他就與張居正一起開始了改革,改革期間明朝開放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赴東洋日本、西洋各國貿易,史稱'隆慶開關'。而明朝開關這幾十年,流入中國銀兩達5億之多,瞬間讓中國成為了貿易大國。



徐階,高拱,張居正,三大輔臣,可謂是位極權臣,他們相輔相承,又勾心鬥角,正是他們這才締造了隆慶盛世。三人都是一代名臣。


一縷風塵854

首輔,即內閣首輔大臣。明朝初期,朱元璋誅殺丞相胡惟庸後,取消了中書省,另設了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因大學士在皇宮大內就餐,侍皇帝於宮殿閣樓的下面,又叫內閣。太祖時內閣只是皇帝的“顧問”,並無實權。仁宗時期,開始參與處理國家大是,成為了宰相的別稱。世宗嘉靖時開始統領六部。類似於清朝的軍機處。





徐階,松江華亭人(上海松江區),嘉靖二年(1523年)殿試探花,後因觸仵張孚敬被貶官,此話就變得謹慎,善變。因能和嚴嵩共事十餘年,並最終鬥倒嚴嵩,繼任首輔。在其能首輔期間,為了穩固地位,先舉薦了當了太子裕王九年侍讀學士的高拱入內閣,後又引也曾裕王府講讀的學生張居正入閣,彼時,三人同心同德,關係密切。明世宗不豫時(病重),徐階草擬遺詔時唯獨t與張居正商議,致使高拱心生芥蒂。隆慶皇帝(穆宗)登基後,高拱又仗著是皇帝的親信舊臣,想與徐階分庭抗禮,並進一步把持朝政。卻不料被老謀深算的徐階抓住把柄,逼的乞休,回新鄭老家養病去了。不久徐階也乞休回了老家。徐高二人隨成政敵。

隆慶三年,高拱再次入閣。他盡改徐階的做法和規章,並對徐階進行打擊報復。明史載“拱再出,扼階不遺餘力”。專門找徐階的錯,來加重徐階的罪行,所賴皇帝念著徐階的好,一直都壓著。可巧徐階的後輩仗勢欺人,橫行鄉里,被高拱抓住,盡奪其田,戍其二子。同為內閣的張居正因為受到老師的託付(令三子事居正瑾),就勸高拱稍抬手。卻引起高拱的懷疑。雖然最終誤會消除,可好同事好朋友的二人卻分道揚鑣。政見的不同卻使他們最終成了政敵。高是懲治太監專政,加強內閣職權,形成內閣專政。而張居正則是聯合太監,沿至前習。



最終,高拱失敗,黯然回鄉。而張居正並未像高拱對徐階般對他,依舊以禮相待。是念曾經的友情呢?或是在心裡認同高拱的政見呢?


用心讀史

看過《大明王朝1566》和《萬曆首輔張居正》的童鞋想必對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三位內閣首輔印象深刻:徐階的隱忍、高拱的傲慢、張居正的擔當,他們都是治世之能臣,有嚴嵩這個大奸臣作為攻堅堡壘,三人組成統一陣線討嚴聯盟,倒嚴成功後,他們相愛相殺,越走越遠,最終分道揚鑣。

先來說下徐階,二十歲就探花及第,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後因不肯同流合汙被貶,從此徐階不再做一個憤青,懂得如何在官場這個大染缸中生存,變得遊刃有餘,寫青詞迎合聖意 (為此被清流所詬病),為搬倒嚴嵩,可以曲意迎奉,私底下又和學生張居正謀劃如何倒嚴,他懂得如何借勢,如何隱藏自己,使敵人放鬆警惕,最終一擊而退。

高拱與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亦師亦友,互相陪伴走過黎明前的黑暗,裕王太子地位確立後,高拱開啟了人生up模式。鬥倒嚴嵩後,與徐階作為大明內閣的一二把手,最初還能合舟共濟,高拱是個耿直boy,看不慣徐階縱容親族違法亂紀,二人因此反目,竟發展成水火不容,最終以高拱的罷官告終。後徐階退休,又被起復,高拱執政期間政績斐然,然專橫跋扈,不知團結同僚,後又被逐。

張居正不愧是一代人傑,非常注重搞好與同僚的關係,就連大奸臣嚴嵩與其兒子嚴世蕃都對其贊愛有加。徐階對其有知遇之恩,一路提攜,可謂是官場領路人,與高拱也是亦師亦友,互為引為知己。官場中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為了權力,張居正聯手大太監馮保在萬曆皇帝和太后李氏面前詆譭高拱,所謂三人成虎,高拱最終敗走麥城,回桑梓養老。

徐階、高拱、張居正三人,徐階與高拱互相成就了對方,相愛相殺;高拱與張居正本來是志同道合之輩,相互約定匡扶天下,在權力面前迷失了自己,才變得水火不容,但又惺惺相惜;徐階與張居正,一個師賢,一個徒孝,上演了一段師徒佳話。


喜歡就關注我,三藏說史,與你一起做有趣的事。


三藏說史

徐階高拱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三個很有名的內閣首輔,他們之間是互相替代的關係。徐階鬥垮了嚴嵩,高拱鬥垮了徐階,最後面張居正鬥垮了高拱。幾個人之間一開始為同樣目標合作過。但是在利益面前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徐階

三個人都是治世能人,比起嚴嵩之流,強的可不是一丁半點。徐階接替嚴嵩之後,就開始對明朝的各項工作開始糾正。內部先進行整頓,把嚴嵩的黨羽全部處理掉。讓朝廷變得清明起來,讓各項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徐階的手段權謀和能力,除了張居正,可謂無人與之匹敵。

高拱

後來高拱勝了徐階當上首輔。他在識人用人上遠超徐階,張居正。高拱啟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啟用殷正茂平定兩廣的叛亂。

張居正

在隆慶帝剛死,高拱就被張居正聯合太監馮寶,太后以專橫無禮之名致仕,結束了政治生命。張居正接替了高拱,開啟了萬曆前十年的張居正變法。張居正的改革使得明朝重新煥發生機。治世能臣的張居正在死後就遭到了萬曆的清算,改革的成果付之東流。


文軒春秋

徐階內斂,高拱張揚,張居正厚積而薄發,三人都是治國理政的能手,但性情、機遇各有不同。

徐階入仕之初,因書生意氣違逆內閣大學士張孚敬而被貶外任,受此挫折的徐階從此謹事上官,可見此人較為靈活,能夠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上下官吏大多喜歡和他來往。嚴嵩專權時,徐階又及時調整策略,日常政事多順從附和嚴嵩的意見,從不與他爭執製造矛盾,並把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一副恭敬順從的樣子。但一旦嚴嵩被皇帝冷落失勢時,徐階就立馬不失時機得運作“倒嚴”,行動直擊要害、乾脆利落。在對嘉靖的態度上,徐階又能積極迎合皇帝的意見和興趣愛好,主持修建萬壽宮, 擅長寫作嘉靖喜歡的青詞,並善於調和皇帝、百官、太監等各派勢力的關係,合理處置國內外各類事件,因此能夠長久得到嘉靖信任,安穩地坐在內閣大學士的位置上。



相較於徐階,高拱的性格特點就顯得格外突出、稜角分明。在京內京外任上,高拱勵精圖治,數年內政績斐然,但他性情急迫、專橫跋扈,導致與同僚之間的關係多有不睦。明穆宗朱載垕在位時,因高拱在朱載垕還未繼位時就相交甚厚,故能仗著皇帝信任支撐一時。等到小皇帝萬曆即位,正是主少國疑的關口,高拱竟然又瞎說什麼大實話“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引得兩位太后大驚不已。張居正乘機聯合司禮監馮保“倒高”,高拱被逐離權力中心。
相對於徐階、高拱來講,張居正的人生際遇更為幸運。在平穩過渡完嘉靖、隆慶兩代皇帝,嚴嵩、徐階、高拱三任大學士之後,氣候漸成的張居正不失時機得聯合司禮監一起驅逐了高拱,如願以償得繼任為首席內閣大學士。憑藉著“李太后、張居正、馮保鐵三角”關係網,張居正得以在萬曆的頭十年對日暮途窮的大明王朝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革新官場吏治、整頓土地財賦、充實國庫收入、修復軍備邊防,成就了一番青史留名的偉業。


竹山的清溪澗

徐階嘉靖帝時期首輔,他向嘉靖帝舉薦了高拱,張居正。

嘉靖末,徐階與高拱政觀,高拱不同被逼退。

隆慶五年,張居正奏請皇帝複用高拱任首輔

萬曆五年,張居正再與高拱爭鬥中,張居正獲勝,任首輔。此期間,高拱也是運籌帷幄,努力揣摩,尋找時機。寫了許多關於張居正負面的材料。



張居正死後,萬曆帝終於把張居正清算了。

古往今來,朝廷內部都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最後也都是兩敗俱傷……


四季如春79715

徐階,弘治十六年生,高拱,正德七年生,張居正,嘉靖四年生。從年齡上來說,是標準的繼任者關係。

也因施政理念有所不同,他們之間也是競爭關係。還有徐階也是張居正的老師,兩人不存在直接的交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