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網吧到鳥巢 中國電子競技在“夾縫”中野蠻生長

電競成了“香餑餑”

“猥瑣發育,別浪。”“穩住,我們能贏。”這些刷爆網絡的“金句”均來自一款名叫“王者榮耀”的手遊,以這款風靡了整個大陸的手遊為代表的電競,正以其驚人的影響力宣告著自己的崛起。數據顯示,2017年王者榮耀全年職業賽事體系內容觀看及瀏覽量為103億次,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秋季賽直播觀看量為36億次,單日直播觀看量2.4億次。

截至2017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已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近50%。

從黑網吧到鳥巢 中國電子競技在“夾縫”中野蠻生長

王者榮耀遊戲界面

電競行業的蓬勃發展無疑得到了多方青睞。2016年教育部增設電競專業,2017年4月,亞奧理事會宣佈電子競技成為亞洲室內武道運動會的展示項目及18年雅加達亞運會的展示項目,2022年成為杭州亞運會的正式項目。國際奧委會更是在2017年10月28日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IOC)第六屆峰會上,IOC代表討論電子競技的快速發展,同意將其視為一項“運動”,也許在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你能看到電子競技角逐奧林匹克。

2017年11月,在鳥巢舉辦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可謂在國內,將電子競技推上了巔峰。不僅現場座無虛席,通過各種渠道觀看的觀眾更是超過八千六百萬。大家熱切地關注著中國選手的比賽進程,顯然由此帶給國人的民族榮譽感一點也不比其它項目少。

此外,電競因其巨大的商業價值成為了眾多資本追逐的風口。17年12月,上海印發《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騰訊、阿里、蘇寧、谷歌這些知名企業巨資注入,電競資方橫跨海內外互聯網巨頭,足見各方均對電競產業的發展寄予厚望,中國電競市場前景可觀。

電競“狼狽不堪”的過往

雖然電競產業近年來呈現出近乎瘋狂的發展,但是電競早些年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早在2003年中國電競就被國家體育局設立為中國第99個體育項目。

從黑網吧到鳥巢 中國電子競技在“夾縫”中野蠻生長

電子競技成為我國第99個體育項目

作為國內最具權威性的媒體,中央電視臺在電競還處於萌芽階段時就敏銳的洞察了先機,推出了《電子競技世界》欄目,然而,2004年正當節目火熱播出之時,廣電總局在當年4月發佈了《關於禁止播出電腦網絡遊戲類節目的通知》,《電子競技世界》欄目被迫停播,可以說,電競剛被體育總局承認就遭遇到了致命一擊。

從黑網吧到鳥巢 中國電子競技在“夾縫”中野蠻生長

段暄主持的《電子競技世界》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然而,在這樣的困境中,仍有一批電競人像夾縫中的野草一般頑強的活了下來。

中國war3職業選手SKY李曉峰,堪稱那段艱苦歲月中的代表人物,他在2005年、2006年連續兩屆WCG上披著五星紅旗奪得總冠軍,成為無數電競玩家的偶像,也激勵著一代電競人。就在電競行業重新煥發生機之時,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PGL、IEST等一大批中國玩家耳熟能詳的大型賽事相繼停辦,眾多俱樂部入不敷出,大批裁員,中國電競行業又一次進入嚴冬。

重現生機 麻煩不斷

隨著金融危機的緩解,以及大量資本的注入,中國的電競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時代。此時DOTA賽事十分成熟,成為了電子競技的標誌,而由DOTA原班人馬打造的《英雄聯盟》也開始佔領國內市場,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並熱愛這項活動。

時至今日,據《2017年中國電競發展報告》稱,2016年中國電競市場完成1.7億用戶積累,2017年有望增至2.2億。然而火爆的電競卻成為了眾多家長的心頭病。

電競相比於傳統體育來說,年齡門檻更低,對於年輕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的統計報告,僅中國的7.51億網民中就有4.2億人玩遊戲,佔比過半;從人群結構和遊戲類型兩個維度統計,青少年群體和電子競技類遊戲在其中的佔比均過半。

作為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來自北京的張女士非常苦惱,兒子本應全力以赴備戰高考,卻經常在半夜睡覺後躲在被窩裡打遊戲,“說實話,孩子有點上癮,我不是那種不開明的家長,但遊戲對孩子真的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無獨有偶,北京的周女士小學六年級的女兒每天都會抽時間出來打幾局《王者榮耀》,“現在玩這個已經成為孩子們交流的一種方式了,你不玩,可能跟別人都沒得聊。”

從黑網吧到鳥巢 中國電子競技在“夾縫”中野蠻生長

此外,電競的管理也是大麻煩。國家體育總局原信息中心主任丁東就曾指出電競的發展過程缺少支持,發展起來後缺少監管。當初的“沒人要”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現在的“管不了”。

直面現實 未來可期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認為:面對電競,“一禁了之”和“無原則的鼓勵”均不可取,應當通過積極引導、健康調控和有效研究,用這些方式告訴社會真相,瞭解目前社會存在的問題。

其實,從競技性上來看,電競完全符合體育項目的要求;從公平性看,電競通過電子設備作為操作媒介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身體素質上的差距;從時代發展性來看,與其說是電子競技體育化不如說是體育在電子化,NBA的勇士隊隊員就會穿戴一種收集數據的高科技裝置,以此來提高成績;而利用電子設備來監測實時動態更是早已普及。隨著虛擬現實,VR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後體育的終極形態變成電子化,也並非天方夜譚。

當然,電競絕不是簡單的打遊戲,被稱為塔尖上的“電競佛祖”JY(本名戴士),如今身價千萬,然而最初的月工資僅有500到800。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成為JY,職業的電競選手需要天賦,需要每天長達12小時的枯燥訓練,需要掌握海量的專業知識,因此選擇電競需謹慎,更需要勇氣。

從黑網吧到鳥巢 中國電子競技在“夾縫”中野蠻生長

在鳥巢 《英雄聯盟》總決賽的盛況點燃了很多人的激情

當《英雄聯盟》世界總決賽的兩條AR巨龍盤旋在鳥巢上空咆哮降臨,多少人關於電子競技的夢由幻想走入了現實。中國電子競技從黑網吧到鳥巢的這段路,有艱辛,更有欣慰,更多的則是憧憬。對於中國的電子競技來說,這僅僅是一個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