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腫瘤陳忠平: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專訪]中山腫瘤陳忠平: 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神經腫瘤週刊第8期

領星神經腫瘤週刊

第8期

中山腫瘤陳忠平: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神外前沿,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月,在美國臨床試驗數據庫中註冊的全球在研膠質瘤臨床試驗共1934項,其中美國1329項,中國大陸僅僅只有64項。

眾所周知,在近二十年來,國際上給腦膠質瘤帶來革命性進展的化療藥替莫唑胺,其在國內最早的臨床試驗就是15年前由陳忠平教授團隊參與完成的。

提到替莫唑胺,這也正是陳忠平教授團隊在臨床試驗中的重點之一。替莫唑胺雖然療效已經獲得了公認,但是仍會出現耐藥問題,而且MGMT啟動子沒有甲基化的患者對替莫唑胺的敏感性並不理想。

如何解決這部分患者替莫唑胺化療不敏感或耐藥的難題?陳忠平教授團隊最重要的兩項臨床試驗都是主要針對MGMT啟動子甲基化陰性患者的,一個是在化療期間加入β干擾素,一個是使用“新藥”針對這部分患者提高化療效果。目前,這兩個臨床試驗都進展順利,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以下是神外前沿與陳忠平教授對話實錄:

1、臨床試驗最需要規範化

神外前沿:最近科室在科研上有哪些進展?

陳忠平:我們有一個實驗室,在從實驗研究到臨床的轉化醫學上一直在做。在實驗室的研究層面上,有兩個主要研究方向,第一個是膠質瘤耐藥研究,這是十幾年來我們一直在做的項目;第二個是血管擬態,國際上第一篇膠質瘤血管擬態的研究文章,就是我們發表的。

另外還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比如我們發現有一個病人是反覆復發的間變型室管膜瘤,開始診斷的時候考慮的是少突,前前後後做了八次手術,我們把所有的標本獲得之後,都去做了基因測序,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現在正在分析之中。很有可能這個病人有一些特殊的分子是和別人不一樣。我們還有一個病人是家族性的髓母細胞瘤,我們也將其整個家族進行了基因篩查,並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神外前沿:臨床層面有哪些研究?

陳忠平:

現在大家很重視做臨床試驗研究。在這方面,我們中心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臨床試驗做的比較早,同時也比較規範。包括15年前泰道上市前的臨床試驗也是我們參與做的。

臨床試驗項目上,早期我們是參與的比較多,後來我們做的更多的是研究者發起的,或者企業委託註冊的臨床試驗比較多,有些臨床試驗甚至是嚴格按照美國FDA的標準在做。

現在我們已經做了十多個臨床試驗了,有些已經完成了,有些正在進行。

神外前沿: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有幾個?

陳忠平:起碼有五六個。很多臨床醫生以為臨床試驗做起來很簡單,就是按照程序去做,但在實際環境中,只要稍微差一點,結果就不會被CFDA認可。

臨床實踐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我們中心專門有一批人在管這件事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檢查,比如病人的原始數據追溯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是不行的。

中山腫瘤陳忠平: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2、α干擾素相關膠質瘤臨床試驗進展

陳忠平:這項臨床試驗我們做的是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也有一部分是III級間變。

這個理論我們前期在實驗室做了細胞和動物試驗,後來就將其作為一個臨床試驗項目來做,至今已經啟動六年多時間了。

神外前沿:這項臨床研究,目前處在什麼狀態?

但在實際工作中,項目啟動之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患者入組。只有我們中心有一些病人入組。其他中心還要重新通過倫理審查,還要重新去協調很多資源,所以進展很慢。為此,我們也對臨床試驗方案也做了一些調整,總人數從300降到200。到2016年年底,我們的入組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神外前沿:這項臨床研究的效果如何?

陳忠平:在臨床試驗中期,我們也分析了一下,發現在膠質母細胞瘤中存在明顯差異,也就是說用了干擾素那一組,比沒有用的那一組,在生存獲益上是好的。

到2017年年底,我們已經又隨訪一年了,基本的結果也都出來了。初步數據看,III級的患者,在統計學上看不出明顯的差異,但是在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裡邊還是有差異的。

現在我們還在不斷細化,還將結合分子分層,得出更為細化的研究結果。

中山腫瘤陳忠平: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神外前沿:研究結果出來之後,就可以應用到臨床上了嗎?

因為之前我們做過一段的復發病人,復發之後化療效果不好了,就再加上干擾素聯合用藥,發現還有一部分人會有效的,但沒有進行分組研究。

神外前沿:這個研究在國際上沒有人做嗎?

陳忠平:最近沒有,但在之前有日本專家發過類似的研究文章,但他們用β干擾素聯合替莫唑胺。另外,最早在2010年也有一篇文章,在細胞上做的研究,發現干擾素β的可以替莫唑胺增敏。在這幾年之後,日本才做了一批病人的,但病人的數量不多。

神外前沿:α干擾素費用高不高,臨床安全性上怎麼樣?

陳忠平:一支不到兩千塊錢,一支至少可以用兩個療程,花費是比較少的,而且沒有什麼特別的副作用。但因為是個生物製劑細胞因子,有一部分病人可能會發燒,但是燒得不高,且都能夠耐受。

3、一項新化療藥的臨床試驗

神外前沿: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哪些針對腦膠質瘤的臨床實驗?

陳忠平: 我們還在做一個稱為083的I/II期臨床實驗,這也是一個細胞毒化療藥,是中國的藥廠和美國機構合作的。

目前,在美國正在做復發膠質母細胞瘤的臨床試驗,也是針對MGMT陽性的膠質瘤。因為新藥的臨床試驗,通常是先做復發的。

但經過種種努力,這個藥我們在國內做的是初治膠質母細胞瘤病人的臨床試驗,因為美國實際上已經獲得了初步的臨床試驗結果,在動物和復發膠質瘤母細胞瘤上,這個藥不受甲基化轉移酶的影響,因而不產生耐藥。

目前來看,對MGMT陽性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如果替莫唑胺療效很差,那麼這個藥如果療效好的話,前景很好。

我們的臨床試驗選擇MGMT沒有甲基化的病人,因為這部分病人替莫唑胺的獲益比較低。我們國內實際上做的是小II期臨床實驗,做完之後再擴大規模進入II期臨床,之後再進入III期。現在等我們的結果出來之後,這個藥物的II期或者III期就在全球範圍內做。

神外前沿:那就很可能這個新藥,是除了替莫唑胺之外的第二個選擇了?

陳忠平:對。如果實驗結果比較好的話,未來就可能是這樣,甲基化的病人用替莫唑胺,非甲基化的就用這個藥了。現在甲基化雖然都有檢測,但是用藥方案沒有改變,還是用標準的替莫唑胺化療方案。

神外前沿:這兩項臨床試驗,都是針對甲基化,都是針對替莫唑胺耐藥的問題?

陳忠平:對,如果臨床實驗比較理想的話,那我們就能真正提高一步。有可能大幅延長膠質母細胞瘤的總生存期。其實,這兩項臨床試驗都是老藥新用。

4、關於分子病理

神外前沿:還有其它臨床試驗嗎?

陳忠平:還有一個是替莫唑胺長週期的臨床試驗,常規是6個週期的,我們想看看12個週期的效果。

神外前沿:可是目前很多人,都在進行長週期方案化療?

陳忠平:是有很多人在用。有些人甚至超過了12個週期還在用替莫唑胺化療。我們想把這部分病人積累和彙總起來。

神外前沿:哪些人能從長週期化療方案中獲益,能否從分子病理上區別出來?

陳忠平:肯定會有這個結果,我們目前的計劃做一批長週期的病人,然後檢測分子特徵,肯定其中有一部分病人是能夠明顯獲益的,有一部分病人不一定能獲益。如果有了這個結果,就可以指導醫生臨床用藥。

神外前沿:分子病理已經成為膠質瘤的一個基礎診療手段?

神外前沿:國內膠質瘤專家中,既做臨床又有實驗室的,好像不多?

陳忠平:因為比較難,首先要有科研興趣,還要有客觀條件,實驗室要有空間,在自己的“地盤”上按自己的思路一步步的做。臨床醫生做基礎科研很難,但是做臨床試驗,我們很有優勢。

現在經常做個MRI看到有強化就認為復發了,就去做手術了,有了腫瘤就切掉,沒有腫瘤就和患者說“你很幸運”,沒有復發。但是如果在影像學上判斷準確了,這個手術是否是可以不做的?

受訪者簡介

中山腫瘤陳忠平: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往期報道

[年度回顧] 2017年腦膠質瘤400篇報道分類彙總 | 開欄寄語 | 神經腫瘤週刊第1期

中山腫瘤陳忠平: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中山腫瘤陳忠平:求解腦膠質瘤化療耐藥難題:兩項臨床試驗進展可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