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当前企业现状

从事培训咨询行业这么多年,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到不同的企业支持辅导绩效变革,实践中,发现很多中小微企业都没有做数据化管理,老板们也不清楚企业每个月到底是否盈利,只能到了年底来估算全年利润情况。因为每月没有数据的管理和支持,很多企业到了年底一估算,才发现今年又白忙活了,赚的还不如员工多,变成是老板给员工打工的结局。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中国企业与西方国家企业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中国企业大部分是只有一个股东或夫妻持股,而西方企业很少有一股独大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股东少的原因,所以中国小微企业的财务和数据就变得随意。中国的老板普遍认为,企业是我的,所以赚的钱也就是我的,并没有把公司和个人分开。而在西方企业则完全不同,企业是大家的,就要按规则来经营,财务必须公开透明、规范严谨,每花一分钱都要有预算,这样才能保障股东和企业的利益。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记得在2013年,当时到山东一家企业辅导,一家将近100多人的企业,居然还是采用手工记帐,每个月记帐的方式只是现金流的记录,老板只知道公司账上还有多少现金,却不知道公司的钱花在哪里,这也是很多中小微企业的真实写照吧!

本质揭露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头疼的三件事:

1、目标不能达成

(1)销售目标难以达成

企业在定制销售目标时没有数据分析,只是凭自己一时的理想来决定目标,这种只凭理想定出的目标很容易过高或过低。真正的目标是需要根据以往经营数据和市场状况进行分析的。好的企业在当年的下半年就开始定制和筹划下一年的预算目标,开始搜集信息和市场分析。只有通过有效的分析和讨论,目标才称为真正的目标,才是大家的目标,而不只是老板一个人的想法。

目标的达成背后是要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做保障,没有利益的驱动就没有思维和目标的统一。所以,与目标同样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激励计划!

(2)缺少利润目标

大多企业只会定制销售目标,却没有利润目标,认为销售目标达成了,利润自然就有。在当前成本越来越高、费用越来越大的竞争环境下,“销售=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企业已经从营销为王到了经营为王的时代。强大的企业除了要有销售目标,还要有利润目标,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团队一定不会强,只有强大盈利能力的企业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才有可能基业长青。

2、企业成本越来越高

成本高,不一定是市场的原因,不一定是供应商的原因,中国的民营企业有一个怪圈,就是很多老板不知道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都是到了企业几乎没有利润的时候才知道成本上升带来的危机,然后就采取紧急控制成本措施,反而引起客户不买单、员工很抵触的局面。

企业经营是一个需要精细化的过程,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也要及时,精细化管理前提在于数据的精细化。一家企业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员工状态也很好,首提要先有精细化的数据管理。

3、费用没有机制管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销售额同比还在增长,但利润却在下滑,我们有一个学员企业年产值10个亿,利润却还没不到100万,还有一家企业,销售同比增长50%以上,利润却是负数。

为什么会这个现象呢?归根结底还是经营管理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焦点都放在了销售目标的达成,包括激励方案也是以底薪+提成的方式,这也就导致了从上到下为了实现销售目标,不断地增加成本和费用,就会出现:

(1)员工永远不够

管理者不管人工成本,认为员工越多销售就有可能越好,员工越多工作就越好安排,但却不知道,

员工越多,如果没有机制,浪费也就越大,企业追求的不是员工的数量,而是员工质量,也就是企业追求的不再是人口,而是人效!在企业,应该要衡量每一个员工是资产还是负债?

(2)营销费用不断增加

中国民营企业家因为缺少战略和战术定位,也缺少计划和策略方案,所以业绩目标经常很难达成。当业绩目标不能达成时,员工就会为了保证自己的提成利益,向公司申请增加营销活动,加大促销力度,通过活动、降价的低营销手段来实现目标达成,最终结果是业绩目标实现了,员工工资增长了,而企业利润也没有了,老板为员工打工也就迈开了第一步!

(3)浪费越来越大

很多企业会有这种现象:设备长年被闲置、物资物料明明有库存却还在重复购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

年前没有预算,年中没人管理,整个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解决之道

如何解决企业利润问题?

大家都知道PDCA很重要,但在中小微企业很少有PDCA的运用,都是喜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少系统和机制的搭建。企业每年最有价值的计划就是数据的计划,也就是——预算管控机制!

一家企业只有建立了全面的预算机制,才算有真正的目标,才算有真正的计划:没有预算,就没有目标,没有预算,就没有标准,没有预算,就没有考核,没有预算,就没有检视!有预算,一切用数据说话,有预算,目标清晰,标准明确,有预算,才能保障利润实现!预算不等于框算、核算、测算!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干货:预算知识

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检视、反馈、评价与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指标、数据管理控制系统,通过全员参与、横纵沟通实现企业全部业务的量化、细化,并对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投入产出展开检视、控管,以绩效结果为导向进行评价与激励的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的六大特征

1、数据化:这是企业财务的基本特征,一切以数字、数据表达。文字只是分析与补充。

2、滚动性:预算具有“水”性,可以流动。这个月的目标没有达成,自然滚动到下个月,归结到季或年为单位。

3、弹性:有的预算项目可以按弹性设置,比如定额预算项目,可以设定上下浮动5%或10%是合理的。有的预算按“%率”来预算,则具有天然的弹性。

4、不可突破:一般有很多费用预算项目,具有不可突破性。一旦突破,必须走预算外申请的流程。

5、精细化:如果做不到精细,预算都只是“框算、估算”,分解越细致,预算管控就越到位。

6、三事合一:事前编制预算、事中控制预算、事后考核预算。

目标预算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历史数据:过去一至三年的经营结果。越细越好。

2、同行状况:尽可能拿到有效的数据。

3、市场预测:市场分析、推算,用客观数据引证。

4、挖掘空间:内部还有多少空间。

5、潜在机会:包括风险评估。

谁负责做预算?

1、编制预算一定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2、预算管理的负责人不一定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

3、预算管理不同于财务管理

4、每一个管理者、每一项工作的责任人,都是预算的编制人。

5、根据企业规模,可以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甚至流程部门。如在财务会计部下设置预算组,取代成本费用会计职能,专门对成本费用预算进行管控。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经营目标预算是如何做出来的?

第一步:准备历史资料,包括经营数据、工作计划与总结

第二步:分析历史资料,自我诊断

第三步:来年市场预测、推算

第四步:初步设定新年利润、毛利、销售的总体目标

第五步:分析目标达成途径、计划,并反复测算

第六步:基本确认总体目标,安排主要经营负责人沟通可行性

第七步:初步分解目标,由各级经营责任人做预算方案

第八步:沟通操作性,确认所有目标,形成最终预算方案

费用预算是如何做出来的?

第一步:准备历史资料,包括经营与费用数据、工作计划与总结;

第二步:分析历史资料,寻找挖掘方向

第三步:以收入预算为基础预测费用率

第四步:根据费用率推算各项费用额

第五步:从总体上确认费用增减的趋势

第六步:初步下达目标,由各级经营管理责任人做预算方案

第七步:各项预算落实到部门、岗位、责任人,并沟通共识

第八步:确认所有目标,形成最终预算方案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省下的就是利润

省下预算外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

1、全员参与,落实到具体人,有针对性的激励。

2、划分可控与不可控范围,将可控因素列入重点预算。

3、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

5、事前预算、事中监控、事后考评相结合。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预算价值实现

预算的价值主要通过做到以下四项工作来实现:

1、目标分解:通过预算,实现战略目标的逐层逐级、深入细化的分解。

2、费用管控:每项费用都有两个以上的责任人,并通过激励机制实现主动管控。

3、责任区分:通过数据化、精细化,做到责任明确、清晰到人。

4、分析改善:通过在事中与事后的分析、调整,实现改善经营过程的目的。

没有数据管理,企业路在何方?


欢迎私信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