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標準的營養均衡,從1歲開始應該學習的知識

在寶媽寶爸的精心照顧下,寶寶到了1歲了,那麼在寶寶一歲後的一些飲食習慣要發生一些變化。現在的食品安全真的很讓人擔心,央視2018年的3.15晚會又曝光了那麼多的仿冒食品,還對雞蛋問題做了澄清。


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發現一個問題,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生病更頻繁,像感冒,發燒,拉肚子等等。這個時候就會有疑問,寶寶越來越大,怎麼抵抗力還沒小時候好呢?

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標準的營養均衡,從1歲開始應該學習的知識

食物全面很重要

其實寶寶在1歲多的時候活動的能力比前期更強,並且接觸的人群也越來越多,這樣寶寶感染細菌的幾率也增加了,因此在寶寶的這個年齡段,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尤其是衛生方面的習慣是特別重要的,像飯前洗手便後洗手。

寶寶在1歲多以後,是從嬰兒食品向成人食品過渡的階段,這個階段對寶寶的飲食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良好的飲食習慣帶來的就是標準的營養均衡。

一、食品正在向成人食品轉化,但不是完全成人標準

少油少鹽

寶寶年齡畢竟還小,過多的油鹽攝入對寶寶的生長髮育還是影響很大的。因為寶寶在一歲以前主要是食用奶類食品,而到1歲以後,就慢慢的向穀類食物,蛋、肉、魚、蔬菜等混合食物過渡了,跟成人的食品類型比較類似,需要的食物種類和數量也要增加,但是寶寶吃的飯一定要單獨來做避免跟成人的完全一樣,最好是經常吃一些米麵以及薯類,奶及乳製品,魚、肉,雞蛋,禽肉等動物性食品,豆類及豆製品,蔬菜及水果,少量的油、糖、鹽等。1歲以上寶寶吃的食物種類跟成人差不多,主要區別就調味品的數量和比例。尤其是家長帶寶寶在外面吃飯,這方面需要特別注意,有條件的最好自帶食物,如果不自帶的話,就選擇清淡一些的給寶寶少量吃一些,回家再補充。

二、帶刺食物,要去除乾淨,防止卡著。塊狀食物,堅果,糖果類,一定要弄碎後給寶寶吃,防止噎著。

1歲多的寶寶咀嚼能力還比較差,那麼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根據寶寶的實際咀嚼能力選擇食物的種類和質地。每個寶寶處於同一個年齡段,但是咀嚼能力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寶寶發育速度加快後,需要的營養類別也越來越多,但是寶寶的腸胃功能及消化功能不強。因此吃的食物儘量做到軟爛,細碎和易消化,儘量做到食物香,味,形都能讓寶寶喜愛。

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標準的營養均衡,從1歲開始應該學習的知識

堅果類食物要弄碎

三、寶寶的胖瘦是如何界定的,是不是胖寶寶就要少吃

其實寶寶的胖瘦並不是判斷健康的指標,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保持在同齡平均水平,身體就是正常、健康的,但是如果在某一個時間段寶寶的體重出現比較明顯波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在飲食方面進行改進。

有的家長為了給寶寶增肥,而選擇的大魚大肉,甚至是口味較重的食物,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像豬腳,雞皮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裡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如果寶寶小時候養成不了較清淡的飲食習慣,在寶寶長大變老後會引發比較多的血液問題,因此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清淡的飲食習慣。

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標準的營養均衡,從1歲開始應該學習的知識

清淡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重要

四、水果的餵食有那些不同,不喝牛奶吃奶片可以嗎?

其實水果對寶寶來說是補充維生素很好的一個途徑,寶寶體質不同,吃水果的方法也不同,有的寶寶體質稍弱,腸胃較弱,這個類的寶寶吃水果會對腸胃產生較大的刺激,從而引起腹痛,拉肚子等症狀,這類寶寶的水果最好是蒸熟或者是煮熟後,弄成果泥給寶寶使用。針對體質較好的,可以直接把水果弄成小小的碎粒狀,讓寶寶通過自然咀嚼食用,量不可過大。

奶片這個物品也是最近幾年出來的食物,其實奶片跟牛奶差別還是很大的,因為奶片是牛奶脫水後壓制而成,在製作過程中,奶裡面的鈣被固化,不利於寶寶吸收,再加上很多奶片裡面含有比較多的食品添加劑,對寶寶的健康也會造成潛在威脅,因此奶片不能取代液態牛奶。

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標準的營養均衡,從1歲開始應該學習的知識

寶寶的飲食習慣和營養均衡需要家長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