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说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新政,大体上有“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以及统一度量衡等。但是,在这些新政举措中,其他都是进步的,只是“书同文”要求将各国文字统一为“秦篆”,却是文化的一大退步。

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秦始皇 塑像

说起“秦篆”(即小篆体)和“隶书”,一般人都认为前者出于秦朝,后者出于汉朝。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在战国时期,这两种书写体已经是一并存在了。因为当时在竹简上写字,隶书明显写起来比小篆方便快捷的多。当时关东六国的书文,包括秦国自己,除了官方文件外,大部分的书写体都已经是隶书。只是当时都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后来的“汉隶”也稍有区别,后世称为“秦隶”。

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秦始皇 画像

同时,“篆体”还是一种还没有完全脱离“象形文”的字体,相比较当时的“隶书”,认识的人也少。就是到了后世,直到现在,纯粹篆体有几个人能认识。

但是,秦始皇在李斯的怂恿之下,最后还是将落后的“篆体”定为了统一文字,并立下严刑峻法,结合“焚书”,强行在全国推行。而这样的动机,就是方便了秦国的统治。

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李斯 画像

秦国军事强大,但是在文化方面在战国七雄中肯定是属于落后的。“秦篆”在秦国本身就是官方文字,秦国人一般都认得,但是其他地区的人就不认识了。而且相对于隶书,篆体更加难以书写,那这样一来,百姓变成不识字的愚民,这肯定就方便了秦朝的“法家”统治。想想“焚书坑儒”,原因是一样的。

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汉高祖 刘邦 画像

幸好,秦朝存在时间短,汉朝建立之后马上将“隶书”作为了全国通行文字。这也足以证明秦始皇“书同文”这一点的不得人心,从某些方面讲,是逆历史潮流的。

秦始皇新政大部分深得人心,但是用小篆替代隶书,却是文化的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