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西汉末年政局动荡、社会动乱不堪,汉高祖刘邦戎马一生打下的江山,正处于摇摇欲坠的关键时刻。西汉成帝继位之后出现了“外戚专权”的政治局面,朝廷大事均由其母王政君,以及王氏兄弟所操纵。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由唐朝诗人韩翃创作的《寒食》,就是汉成帝时期王氏外戚专权的真实写照。由于汉成帝刘骜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再加上荒于酒色最终的结果就是过早驾崩。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汉成帝驾崩之后其侄汉哀帝刘欣克承大统,但在其继位之后王氏外戚依然专权。汉哀帝由于体弱多病、再加上并无实权,所以他在位的七年时间,在汉朝的王朝史上可以说毫无存在感。

而王莽就生活在西汉末期的成帝和哀帝时期。他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儿,自幼丧父由叔叔王曼抚养长大。此人因节俭、谦逊、好学,在当时的西汉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但“其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则沽名钓誉”。笔者认为王莽之所以篡汉成功,其实与他的身世和背景大有关联。

王莽篡汉的政治背景和时机

对于广大历史爱好者来说,相信一提起王莽都会特别有话题。 他在公元9年所创立“新”朝,是在西汉和东汉的关键转折点。王莽的父亲是新显王王曼,而其姑母正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他本人在家族的荫护之下,也成为了西汉末年的大权臣。

笔者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其事,除了需要自身有本事之外,显赫的家族背景其实才是成事的必然因素。如果王莽不是王氏外戚,相信他篡汉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但历史不容许有如果,王莽其人也确实有过人之处。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笔者分析从王莽公元9年篡汉,一直到公元 23年新朝覆灭。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王莽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可以巩固政权的方法,这也就是“王莽改制”的关键契机。但由于西汉末年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在新朝在建立之后也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在西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朝,也必将会受到政局动荡、农民起义,以及社会动乱等众多问题的困扰。纵使王莽有三头六臂,纵然他刚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依然无法改变新朝覆灭的悲剧。

王莽改制与新朝灭亡的关系

1.王莽篡汉的先决条件和政治基础

元寿二年西汉最后一位皇帝汉哀帝驾崩,为王莽篡汉提供了先决条件。在汉哀帝尸骨未寒之时,其母孝元皇后王政君就要求推举大司马。相信了解汉朝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大司马这个官职在西汉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群臣都明白孝元皇后的实际意图,于是纷纷举荐王莽作为大司马的不二人选。笔者认为这其实也为王莽乘机窃取汉朝大权,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至此之后王莽的政治野心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汉孺子刘婴在王莽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将汉朝的江山禅位于他。虽然汉孺子刘婴也并未称帝,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并开始推行新政。新朝的这次改革被史学家称为,“王莽改制”或“王莽新政”。

从客观角度来讲,王莽其人确实有一定才能。尤其是在新朝建立之后,他为了能够维护新朝的统治,开始仿照《周礼》进行改革。但是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由于王莽本人的性格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王莽新政”不断更改直至最后失败。

2. “王莽改制”失败的必然性

王莽在改制的过程中为了体现新朝的合法性,根据儒家经典将政府机构以及官职,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变。“更改官制与官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天下从此以后只能姓“王”。

虽然现在看起来这样做多少有一点掩人耳目之嫌,但是在当时也确实震慑了一大批刘氏家族的遗老遗少。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王莽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由于新政的超前性与不适应性,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需要。“王莽新政”在实行的过程中不断更易,主要体现在屡次改变币制、恢复“井田制”。

同时,将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这种做法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倒行逆施的做法。

因为《周礼》是奴隶社会的典型之作,但是在封建社会依照《周礼》进行改制,不仅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而且还很容易激起更多的社会矛盾。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以公权的力量平衡当时经济市场上的物价,建立“五均赊贷”即当时的贷款制度。这一些列改革政策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缓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矛盾。但是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却将新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王莽篡汉改制的影响和后果

笔者认为用唯物主义角度去看到“王莽新政”,其实各项改革制度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可以说至少要超出当时认知程度300-500年左右。由于“王莽新政”的“超前性”,现代很多历史爱好者都认为王莽才是古今“穿越”第一人。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但“超前”的改革政策,与当时的时代并不相符。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王莽力推的新政可以用不合时宜来形容。“王莽新政”不但没有改变西汉末年的社会现状,反而导致西汉遗留下来的各种农矛盾更加激化。

这主要是因为多种改革制度,并没有让老百姓从中获利,从这一点来看王莽已经失去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同时,朝令夕改使改革政策无法顺利推行。尤其是很多改革制度深深地触动了贵族的利益,这也是王莽失去了政治支持。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新朝天凤四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也成为了王莽新朝灭亡的导火索。蝗灾、旱灾导致民不聊生,新朝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没有及时进行赈灾。因为吃不饱饭而起义的农民比比皆是,公元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在内有外患的大背景下,王莽与其建立的新朝一起灭亡了。

结 语

王莽以及其建立的新朝,就像一场预谋已久的历史闹剧,在西汉末年这种特殊的历史时代粉墨登场。作为曾经的汉臣王莽并未做到人臣的职责,他逼迫韩孺子刘婴禅位是为不忠。在加强新朝统治的过程中,对以孝元皇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大加打击是为不孝。

这样一个“不忠的臣子和不孝的侄儿”,在历史大变革时期仓皇创建新朝。但是在新朝创立之后,由于王莽的个性化人格,以及朝令夕改的“新政”,将这个根基不稳的朝代逐渐送上黄泉之路。

王莽实行“新政”造成了哪些影响?

公元23年王莽被攻入长安的起义军杀死,至此王莽以及他所建立的新朝,就这样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笔者认为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王莽改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次改革绝对具有不可超越的划时代意义。

其实,“王莽改制”之所以会失败,不仅仅是因为历史原因。从大方向上来看,这次发生在西汉末年的改制,是在不适合的时间以及不适合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所以,王莽、新朝以及“王莽改制”被历史的洪流吞没,只能说是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张国刚《王莽新政:改革失败的反思》

2.李忠林; 李建雄《王莽新政的货币政策研究》

3.陈忠云《权力顶峰——王莽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4.李廷海《从王莽新政的教训说开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