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他是北方草原的雄鹰,能征善战、骁勇无敌,他是清朝的奠基人,统一女真各部,起兵反明,戎马一生的他,却败在一个从未打过仗的书生手中!带着耻辱与遗憾,永远的告别了他的士兵!他就是被称为“天命汗”的努尔哈赤。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1559年 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一个满族奴隶主家中,他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是建州左卫指挥使,他的外祖父是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

后来王杲背叛明朝,大肆杀害明朝官员,1575年被李成梁诛杀。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他的儿子阿台逃到古勒寨,1583年明将李成梁攻打古勒寨,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试图劝降阿台,被困寨中,被明军杀害。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侥幸逃脱,努尔哈赤回到建州后,派人去质问明朝为什么杀害祖父和父亲!

明朝归还了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的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 马三十匹 封龙虎将军 复给都敕书 ”让努尔哈赤承袭了指挥使一职,后来努尔哈赤受到额亦都等人的拥戴,用祖父、父亲留下的十三副甲胄骑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努尔哈赤采取先内后外、先弱后强、远交近攻等策略,首先统一了建州本部,然后夺取东海部,最后征服海西部。

起兵之初,努尔哈赤在建州女真中力量最弱,但是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他不断兼并扩张,花30多年的时间,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他创立了八旗制度,于1601年将部众编为黄、白、红、蓝四旗。

后来因部众增加,又新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原来的四旗则称为 正黄、正白、正红、正蓝 是为八旗,八旗制度具有兵民合一,兼又行政、军事、生产多方面职能,努尔哈赤身为八旗共主,又自统两黄旗,以子、侄、孙统领其余六旗。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在皇太极时期,随着大量蒙古 汉人的降服,又按照同样的形式编制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1603年,努尔哈赤开始在赫图阿拉修建城堡,后又增修外城,1616年农历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元天命 他被尊为“英明汗”又称“天命汗”改赫图阿拉为兴京,其国号仍沿用昔日金朝之名 称“大金”,史家一般称之为后金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这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1618年,努尔哈赤认为朝廷偏袒女真叶赫部而心生不满,于是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

其实“七大恨”不过是努尔哈赤反明的战争动员令,是其南下掳掠明朝汉族居住区的借口。

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亲率2万大军直下抚顺,明军守将李永芳投降!总兵张承胤的一万援军也全军覆没,7月 努尔哈赤攻陷与抚顺同为辽东门户的清河等三城。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1619年,明朝为了安定辽东,早日把后金势力镇压下去,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后金的战争,明廷筹饷200万两,从各地调集11万大军(号称47万)命兵部右侍郎杨镐 为辽东经略,坐镇沈阳,兵分四路,直扑赫图阿拉,企图一举歼灭后金。

努尔哈赤得知明军作战部署,采纳降将李永芳“任他几路来 我只一路去”的建议,确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军事战略,只派500人阻击东路明军,集中六万八千精锐对付西线之敌,双方在今抚顺东浑河南岸的萨尔浒展开决战,明军大败 三路丧失,南路撤回 仅仅四天,后金便粉碎了明军的围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之战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萨尔浒之战,成为明金关系的转折点,明朝对女真族开始由进攻转为防御,而此后,金的力量大增,它的政治野心和掠夺财富的欲望也随之增长!

战后 努尔哈赤趁势攻克开元,铁岭 吞并叶赫,完成女真统一,废明朝“建州左卫之印”用“天命金国汗印”自此扬威天下

为了挽回败局,明廷启用熊廷弼任辽东经略,熊廷弼“主固守不浪战”大力整顿军纪,督军士造战车,修城池 火器 精心部署,暂时遏制了后金进攻的势头。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然而不久万历皇帝、泰昌帝相继病故,明熹宗天启帝继位,一年之内皇位三次更迭,政局不稳、党争加剧,熊廷弼被排挤罢免!

努尔哈赤抓住时机,于1621年倾后金之兵,分八路攻克奉集堡、再下沈阳 克辽阳 轻取广宁,突破了明军辽河防线!1625年,努尔哈赤把都城迁到沈阳。

公元1623年,明廷罢免了王在晋,任命孙承宗为蓟辽经略,孙承宗继承了熊廷弼“以守为攻”的战略方针,与部将袁崇焕、孙元化等密切配合,以辽宁的宁远城为中心,并构筑了比较牢固的防御防线。

这道防线不仅确保了山海关,免受攻击,而且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基本上稳定了辽东的战局。

揭秘努尔哈赤传奇一生之“死”于43年戎马生涯唯一败仗

孙承宗功高权重,誉满朝野,当时在宫中握有大权的太监魏忠贤,多次想拉拢他,可惜均遭拒绝,魏忠贤于是处处弹劾、排挤孙承宗,1625年孙承宗自请罢官,高第继任为辽东经略,高第一反孙承宗的部署,致使孙承宗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袁崇焕抗命不从,执意坚守宁远城,努尔哈赤得知高第撤退关外守军,知道明朝新任经略懦弱无能,乘机西进。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大军十三万西渡辽河,长驱直入,二十三日抵达宁远,当时龟缩在山海关的高第拥兵不救,坐视宁远孤城被围。

当时宁远守军不满两万,袁崇焕临危不惧,集将士激以忠义,将城外百姓尽迁入城,誓死守城。

努尔哈赤大军在宁远城下激战三日,遭到明军西洋大炮的猛烈轰击,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也被大炮炸伤,金兵被迫撤退,这时明与后金交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宁远大捷”,也是努尔哈赤43年戎马生涯中第一次失利。

年近70岁的努尔哈赤,难以承受宁远之败的打击和耻辱,忧愤成疾,本已身负重伤又突发痈疽,于当年八月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