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有人找我打員工折扣了!”20年銀泰老員工感嘆:變化太大了

有人說,近兩年來,杭州商業的風起雲湧不只是頻繁開業的各種大型綜合體,更體現在以爆發式增長的新零售模式上。

那麼問題來了,“新零售”到底是什麼?馬雲這樣解釋:通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消費等環節進行升級改造,最終使線上與線下充分結合。

但顯然,不同行業不同職位不同分工,對新零售的感受和理解也不盡相同。

銀泰百貨20年老員工唐豔

阿里新零售帶來的優惠比員工卡還管用

“都沒有人找我打員工折扣了!”20年銀泰老員工感嘆:變化太大了

“不誇張地說,我把青春年華都獻給銀泰了。”個頭高高瘦瘦的唐豔,一笑起來眼睛也會跟著眯起來,長長的睫毛撲閃撲閃。如果不是再三確定20年的工齡,講真,應該很少會有人能一次猜中唐豔的年紀。

1998年武林銀泰橫空出世,當時18歲的唐豔就成了第一批員工。“這可是當年杭州最時髦的百貨商場!”唐豔說,“能在最潮流最時髦的地方上班,親戚朋友都很羨慕啊。”

20年彈指一揮。從最基層的專櫃營業員,到採購部業務員、黃金飾品營業部主管,唐豔在銀泰百貨的不同工作部門輾轉,但始終不變的還是那份初心——對銀泰的感情,從喜歡到深愛,從深愛到離不開。

“說實話這20年裡也不是沒想過換個環境換個工作。”唐豔說,尤其是2010年前後,傳統零售因為大環境的瞬息萬變一蹶不振,“那兩年是真的有點迷茫,對整個行業,也有對自己的職業規劃。”

好在最難過的時候,她都堅持下來了。去年新零售正式落地銀泰百貨,唐豔的日常工作內容也發生了變化。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品首發和稀缺資源(比如限量款)的發售,“以前都是在商場裡直接進行,消費者來排隊,先到先得,現在不需要了,你可以上喵街定時搶購,還能結合會員權益打折。”

天貓國際水吧咖啡師徐露

阿里新零售讓工作角色更加豐富

“都沒有人找我打員工折扣了!”20年銀泰老員工感嘆:變化太大了

相比唐豔的20年工齡,90後徐露入職阿里才4個月。今年年初,機緣巧合,他在一個咖啡愛好群裡得知阿里巴巴正在招聘——找一位資深咖啡師。徐露一看是阿里,想都沒想就跑去應聘了。當時阿里負責應聘的小夥子就問了徐露一個問題:你覺得創新是什麼?

“我說就是讓自己靜下心來,琢磨一件事。”徐露說,他也不知道自己答得對不對,但很快,他就接到了對方的上班通知。徐露這才清楚自己的具體工作:在天貓國際的水吧裡擔當咖啡和特飲調配師,每天工作12個小時,做一休一。

落地西湖銀泰城的天貓國際線下跨境體驗店是4月20日正式亮相,但徐露的工作其實從2月份過農曆新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先是入職培訓,然後就是和團隊一起研發飲品,每天各種嘗試。”徐露說。

在去天貓國際之前,徐露先後在杭州兩家知名咖啡店裡工作過。對於咖啡,他的實踐操作和理論知識都已經有一定的積累。但老師傅還是碰到了新問題——“這裡的飲品所用到的材料,比如咖啡豆、牛奶、蜂蜜、堅果等大多數都是進口商品,這在其他咖啡館裡很少見,所以口味研發和普通飲品也不一樣,每一款都花了不少心思。”徐露表示。

好在,以五大洋為亮點的5款特飲消費者反映都不錯。特別是其中一款南美秘境(牛油果芒果冰沙),一度成為水吧裡的網紅爆款,“經常有客人買了一杯邊喝邊逛街去了,過了會兒,又回來再買一杯”。

天貓國際線下體驗店的特殊屬性,使得徐露的工作也和普通咖啡師大不一樣。以前是默默地在水吧裡埋頭做咖啡、調特飲,和客人完全隔離零溝通。但在天貓國際特有的新零售體驗下,徐露的工作角色也變得豐富起來:走出水吧,給想要買咖啡粉的客人提一些選購建議,聊聊各自喜歡的咖啡口味,如果客人喜歡,也可以再回到水吧,給客人現做一杯飲品,繼續其他有趣的話題。

“我不算話癆吧,但喜歡這樣和客人面對面交流,有的客人經常來,特別喜歡喝咖啡,一來二去大家也都成了朋友。”徐露笑笑說,“這可能也是新零售線下體驗給我帶來的紅利吧。”

國家級非遺朱府銅藝第五代傳人朱軍岷

阿里新零售促使消費群體越來越年輕化

“都沒有人找我打員工折扣了!”20年銀泰老員工感嘆:變化太大了

紹興有一句俗語“嫁女的銅,朱家的工”,說的就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朱府銅藝。傳承了9代人的“朱炳仁銅”是中華老字號、享譽世界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精品。重建的雷峰塔、靈隱寺銅殿和G20主宴會廳的裝飾都出自朱家人之手。一件名為“騰霧”的銅馬雕塑,更是在G20期間被作為國禮贈送給泰國總理巴育。

作為國家級非遺朱府銅藝第五代傳人,朱軍岷自知肩負的責任重大。經過不懈的摸索,朱軍岷找到了一條既能展現傳統技藝又能深入普通百姓家的門路:文創銅器,兼具文化和實用性。截至目前,“朱炳仁銅”已經開發設計了150多件故宮文化系列文創。

如果說2015年在天貓開店只是多了一個銷售渠道,那麼今年和阿里在新零售層面的合作,讓朱軍岷更覺得欣慰——“我們做過大數據研究,以往我們的消費群體年齡結構在50歲以上,也就是說中老年人是銅雕製品的主要購買力。但最近一年發現,這個年齡結構開始下沉,降到了35歲上下。”朱軍岷說。這樣的結果讓他信心倍增,“可見,大家開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度和普及越來越趨向年輕化”。

不過,在朱軍岷看來,35歲還不夠,他希望能吸引到更多30歲左右的年輕人,讓他們瞭解每一件銅雕作品背後的故事。而這一點,朱軍岷也交給了新零售渠道去實現。“傳統文化之所以吸引人,就是隱藏在作品背後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很難在實體店鋪裡一一呈現。怎麼辦?我們最近就在做這件事情,在店鋪的作品旁邊放一個二維碼,通過手機掃描可以看故事視頻,線上線下結合體驗,最終促成銷售。”

今年3月,朱軍岷還參與了阿里扶植老字號的“天字號”計劃,“朱炳仁·銅”成為1000個走出國門的中國品牌之一。這場“出海”,朱軍岷覺得再一次找對了門路,“相比以前通過參加各種國際展會實現文化輸出,和阿里的合作成效更加精準。不僅能讓外國人瞭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讓那些心繫中國的海外華僑也能一解思鄉之愁,找到文化本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