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很少有兩家車企的合作像福特和眾泰這樣引發爭議。

8月22日,世界第五大汽車集團福特汽車宣佈:已與安徽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眾泰汽車)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擬建新合資公司,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採用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合資雙方將各持50%股份。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注:福特汽車公司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傅禮德先生(右)和安徽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金浙勇

一家是擁有百年曆史的全球主流車企,一家是才成立14年的中國民營企業,從體量上看相差甚遠;而令外界更感到意外的是兩者在品牌形象上的差距,有媒體評論到,眾泰通過與福特合資,一下子從“醜小鴨”蛻變成為“白天鵝”。

福特和眾泰的品牌形象及關注用戶的差異有多大?對於此次事件,媒體和用戶的評價如何,合作原因又有哪些猜測?今日頭條算數中心通過分析今日頭條的海量用戶數據和文本數據,試圖為以上問題作出解答。

品牌形象:“百年福特”與“山寨眾泰”

用戶的口碑直接反映了兩家車企的品牌形象,我們對合作公佈前的評論進行了詞頻統計: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福特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輛屬於普通百姓的汽車——T型車,在國內已有長安福特和江鈴股份兩家整車合資企業,業務涉及轎車、SUV和商用車。從高頻詞來看,用戶對福特品牌更多持肯定態度:“百年”、“不錯”等正面詞都是高頻詞彙。但福特旗下車型曾發生的斷軸(翼虎、蒙迪歐、金牛座、銳界)和漏油(福克斯)事件為福特品牌帶來了負面影響,“漏油”、“斷軸”等負面詞也有較高頻次。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相比之下,眾泰的評論中出現了較多負面詞,“皮尺”、“抄襲”、“模仿”、“山寨”等詞彙的頻次很高。這是因為眾泰旗下汽車的外觀造型過度“借鑑”保時捷等豪華品牌,今年上海國際車展上,保時捷CEO在眾泰展臺前“不可描述的微笑”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注:2017上海國際車展上,保時捷CEO Oliver Blume在眾泰SR9前駐足

山寨的燃油車讓眾泰的品牌形象嚴重受損,但在新能源領域,眾泰卻是先行者:它是中國首批進行純電動乘用車生產的汽車生產企業之一,據眾泰官方公佈的數據,今年1-7月,眾泰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15713輛,同比增長56.38%,大幅領先行業21.5%的平均增速。

用戶屬性:福特粉更成熟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從年齡來看,30歲以下用戶對眾泰的關注度更高,而福特興趣用戶則較為成熟,30歲以上用戶關注度更高。

城市級別分佈:雙方差異明顯,互補性強

為了比較兩個品牌在不同級別城市的關注度,我們選擇了各自最受關注的10款車型進行了比較。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福特的10款車型中,除翼博更受三四五線城市用戶關注外,其餘9款均更受一二線城市用戶關注;眾泰則呈現出鮮明的差異性,最受關注的10款車型中,眾泰SR9、眾泰E200更受一二線城市用戶關注,其餘8款車均更受三四五線城市用戶關注。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當一二線城市的車市逐漸進入存量市場,三四五線城市早已成為各大合資品牌努力爭奪的戰場,眾泰和福特在品牌關注度和銷售網絡上的差異性也不失為一種互補性,可見福特也不是“病急亂投醫”。

對於福特和眾泰的合作,外界反響如何?我們分別從媒體和用戶的角度進行了分析。

媒體表示“萬萬沒想到”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福特與眾泰並不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第一家整車合資生產企業,今年6月,大眾與江淮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打破了 “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最多兩家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規定。但媒體對於品牌形象上具有高度反差的兩個品牌的合作表示意外,“橫空出世”、“萬萬沒想到”成標題中的高頻詞彙。

用戶負面情緒陡增後下降,評論諷刺味濃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為了研究公眾對雙方合作的態度,我們用含有“山寨”、“皮尺部”等負面詞文章的閱讀量在合作資訊總閱讀量中的佔比表示負面情緒。數據顯示,福特與眾泰合作的消息公佈後,負面情緒逐漸走高,並於8月25達到頂點,超過50%;而隨著事件的降溫,負面情緒開始迴歸到正常水平。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在用戶的評論中,比亞迪作為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自主品牌被提及次數較多,長安作為福特的合資企業之一,提及頻次也較高。受眾泰品牌固有形象影響,合作公佈後,公眾對眾泰提出了諸多質疑:“皮尺部”、“毀於”、“捂臉”等負面詞頻次較高,諷刺味較濃,但也不乏“鼓掌”、“厲害”等正面詞彙。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原因猜測:或被雙積分政策“逼婚”?

當兩家體量、品牌調性和用戶屬性差異巨大的車企宣佈擬建新合資公司時,勢必引發媒體的猜測,我們從海量文本中提取出關鍵詞,按照相關閱讀量進行了排名: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雙方合作的產品、落地和量產時間、口碑和品牌形象的影響等後續動作都是媒體的關注點,而對於雙方合作的原因,雙積分政策的關注度最高。

雙積分是指新能源汽車積分(ZEV)和平均油耗積分(CAFC)。去年9月22日,工信部發布《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計劃於2018年開始實施,該政策對兩項積分均做出硬性要求,如果新能源積分不達標,車企只能通過購買方式抵消,否則將會被削減傳統燃油汽車產量。

政策實施前,國內開始了新能源汽車新一輪合資潮:江淮大眾合資、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長城入股河北御捷、福特牽手眾泰、雷諾-日產合資東風……

不少媒體猜測,福特牽手眾泰,也是被雙積分政策“逼婚”。

而據財新網8月29日報道,中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將延後至2019年開始實施,平均油耗積分按計劃於2018年實施。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向多位業內人士核實,得到回覆均是尚未確定,但可能性很大。

總結

  • 品牌評價:用戶對福特品牌更多持肯定態度,“百年”、“不錯”等正面詞在評論中高頻出現,但斷軸和漏油事件帶來了負面影響;眾泰品牌評價偏負面,“抄襲”、“山寨”等負面詞在評論中的頻次很高。

  • 用戶屬性:從年齡來看,30歲以下用戶對眾泰的關注度更高,而福特興趣用戶則較為成熟,30歲以上用戶關注度更高。

  • 城市分佈:福特車型更受一二線城市用戶關注,眾泰車型更受三四五線城市用戶關注,兩者在品牌關注度和銷售網絡上的差異性也不失為一種互補性。

  • 事件評價:媒體表示意外,“橫空出世”、“萬萬沒想到”成標題中的高頻詞彙;用戶負面情緒陡增後下降,評論諷刺味濃,但也不乏“鼓掌”、“厲害”等正面詞彙。

  • 關注點:雙方合作的產品、落地和量產時間、口碑和品牌形象的影響等後續動作都是媒體的關注點,而對於雙方合作的原因,雙積分政策的關注度最高。

福特與眾泰“閃婚”門不當戶不對?大數據揭示背後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