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二仙的今生前世

和合二仙的今生前世

白效詠

  中國民間傳統結婚儀式上,往往供奉和合二仙之像,為兩個笑容可掬、蓬頭垢面的和尚,一手持荷葉蓮花,諧音“和” ,一手捧寶盒,諧音“合” 。和合二仙代表著人們美好的願望,願新人百年好合、家庭團結和睦。畫像中的和合二仙,即是寒山、拾得,本是天台山的兩位高僧。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 ,雍正帝下詔封天台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為合聖,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身份由官方確認。可以明確的是,民間奉寒山、拾得為和合二仙,時間只能更早。雍正帝下詔封此二僧,絕不會是毫無由頭,只可能是對民間信仰的追認。這說明,源於天台的和合文化,早就深入人心,成為民間美好的願景與追求。

和合二仙的今生前世

寒山拾得圖 徐悲鴻

  在民間,寒山和拾得被視為和合文化的象徵。然而,史籍對此二人記載並不多,今天我們只能對寒山、拾得的生平、思想有個大概的瞭解:

  寒山、拾得為唐代的兩位高僧,大約生活在唐代武后至憲宗時期。寒山是天台人,讀過書,姓氏已無人知,隱於天台山之寒巖,故稱寒山,後人尊稱曰寒山子。平時言語怪異,行為瘋癲,“容貌枯悴,布襦零落,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或混處童牧,或時叫噪,望空嫚罵。或雲:‘咄哉!咄哉!三界輪迴! ’ ”時人稱其為“瘋狂子” 。拾得為豐幹在赤城道旁撿來的棄兒,故稱拾得。長大後在天台國清寺廚房裡幹粗活。寒山與拾得友善,常至國清寺幫助拾得在廚房裡幹活,兩人“終日晤語,潛聽者都不解” 。拾得每日將僧廚裡的殘飯剩菜倒在竹筒裡,寒山來了即揹負去,作為食物充飢。國清寺除了豐幹禪師外,別的僧人都將兩人視為“瘋癲漢” ,但二人親密無間,情如兄弟。拾得有詩云:

 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兩人心相似,誰能徇俗情?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從寒山、拾得現存的詩文來看,頗多俚詞俗語,思想也無外乎勸世醒世,思想水平和藝術造詣並無特別高深之處,在星漢燦爛的唐代詩人群體裡,是典型的醜小鴨、灰姑娘,是拿不上臺面的。概而言之,其主旨可分兩類,一是勸人看破塵世,看穿人生,如下面這首詩:

 賢士不貪婪,痴人好爐冶。麥地佔他家,竹園皆我者。努膊覓錢財,切齒驅奴馬。須看郭門外,壘壘松柏下。

  詩所宣揚的思想是浮生若夢,諷刺許多糊塗的人生前百計鑽營,追求財貨名利,聲色犬馬,然而“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需一個土饅頭” ,到頭來終不免一死,全都煙消雲散,才知道生前勞心費神貪求榮華富貴的種種行徑,是極端愚蠢的。由看透生死,看透人生,進而否定財貨名利、富貴榮華對人生的意義,再到否定人生在世追求富貴榮華的種種努力。

  第二類是奉勸世人能忍自安,以忍耐求得平安和諧。最著名的是寒山與拾得問答,見於《古尊宿語錄》 :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寒山雲:還有甚訣可以躲得?拾得雲: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名利總成空,我心無足厭,堆金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子貢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謀,樊噲救主難,韓信功勞大,臨死只一劍,古今多少人,哪個活幾千?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鬢白,年年容顏變,日月穿梭織,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三寸氣斷了,那時哪個辨?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罵著也不言,問著如啞漢,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兒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見,好個爭名利,須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幹,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這段問答集中反映了寒山、拾得的處世理念:能忍自安,不與人計較是非,對於塵世的榮辱均不放在心上。這一思想被捧得很高,其實說穿了不過是孱懦的底層草根面對強者欺凌的自我安慰,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卻比較符合傳統農耕社會以“忍”為消災免禍妙訣的處世之道。與之相呼應的,是“張公百忍”的故事, 《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 :

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樑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倖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

  張公藝九代同居,被北齊、隋、唐三個王朝視為家庭團結和睦的典範,甚至得到唐高宗的親自旌表。 《舊唐書》將他的事蹟載入《孝友傳》 ,目的是將他樹為千秋萬代的典型。他的治家之道就是“忍”字訣,唐高宗甚至為之感動得流涕,可見在當時“忍”以致和是得到社會公認的。寒山、拾得作為和合二仙,主要是民間家庭供奉,特別在婚姻儀式上,這說明了長輩對新婚夫婦的寄望,希望他們多多相互忍讓、體諒,換取家庭的團結和睦。實際上,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沒有一樣是上帝為自己量身打造的,不可能事事順心稱意,許多的不順心不稱意,也不一定是別人惹了自己或者別人有錯,很可能是自己的原因。因此,遇事多忍讓、多體諒別人,倒不失是維持和諧的金科玉律,與儒家“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理念也有相通之處。但寒山、拾得無原則的忍讓以及幸災樂禍式的等待惡人的報應,卻真不可取,其本質就是孱頭的精神勝利法。但在專制集權時代,法治很難,小民遇強者凌辱、權貴暴虐,除了忍讓以及自我慰藉的精神勝利,也別無良法——沒有梁山可上,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上梁山。

  其實在寒山、拾得之前,和合之神本是唐代的張萬回,民間稱為“萬回哥哥” 。關於張萬回的事蹟,據鄭綮《開天傳信記》記載:“萬回師,閿鄉人也,神用若不足,謂愚而痴無所知,雖父母亦以豚犬畜之。兄被戍役安西,音問隔絕,父母謂其誠死,日夕涕泣。萬回忽跪而言曰:‘涕泣豈非憂兄也?某將觀焉’忽一日朝賚所備,夕返其家,告父母曰: ‘兄平善矣。 ’發書視之,乃兄跡也,一家異之。弘農抵安西萬餘里,以其萬里而回,故謂之萬回也。 ”據此,張萬回本是唐代閿鄉(今河南三門峽市境內)人氏,生來智力不正常,所謂“神用若不足”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智商不夠用,因為這一原因,他的父母也不喜歡他。他的哥哥在安西(唐代安西都護府轄區包括今新疆、哈薩克斯坦東部等地,是唐和周邊少數民族反覆爭奪的地方)當兵守邊,常年不通音信,他父母以為這個正常的兒子死了,整天以淚洗面。忽然有一天,他自告奮勇去探望兄長,早晨治行裝,晚上就返回家,還捎帶來他哥哥的親筆信。閿鄉至安西萬餘里,他一天打個來回,比現在乘飛機還快,於是大家稱他張萬回,意思是一萬餘里他一天能來回,真是古代的神行太保!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古人有個特點,只要覺得能為自己帶來好處,往往不辨真偽地信奉,其實今天有這一傳統的人仍不在少數,所謂利令智昏是也。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第二三卷:“宋時,杭城以臘月祀萬回哥哥,其像蓬頭笑面,身著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萬里外亦能回來,故曰萬回。 ”可見,到了宋代張萬回已經成為民間比較普遍信奉的神靈了。信奉張萬回為和合之神,實際上反映的是被戰亂、經商等各種原因鬧得舉家不得團圓的老百姓希望家庭團圓和睦的美好願望,也是家有離人遊子的小民在交通、通訊極不方便的情況下的一種心靈慰藉。

  寒山、拾得被尊為和合二仙,則是出於家庭團結和睦的需要。清翟灝《通俗編》卷十九在談到以寒山、拾得取代張萬回的理由時雲:“今和合以二神並祀,而萬回僅一人,不可以當之矣。 ”如此,則寒山、拾得所以被奉為和合二仙的原因就可明瞭:他們能忍自安,以忍耐求得平安和諧的思想被廣泛接受,尊為治家的金科玉律;他們二人雖為異姓,但情好無間,又成為和睦團圓的榜樣。家庭都是由來自異姓的男女結合而成,這可能是和合二仙在婚姻儀式上特別受重視的原因,代表著二姓好合,家庭團圓和睦。但寒山、拾得和尚的身份又與世俗家庭相沖突,於是便改僧為仙,官方稱之“聖” ,民間把他們塑造成蓬頭笑面的形象,還可以看出前任和合之神張萬回的影響。

和合二仙的今生前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