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一號”出水文物在省博首展

“丹東一號”出水文物在省博首展

眾多參觀者前往觀展

赴約

當日,瀋陽氣溫驟降。大批參觀者迎著呼嘯的北風,腳步匆匆地趕往遼寧省博物館一樓3號展廳。展廳門口的大屏幕上反覆播放致遠艦撞向敵艦的一幕,觸動了現場每一位觀眾的心。“這段歷史太沉重了。”“這仗打得憋屈。”……伴著聲聲嘆息,人們走進展廳探尋那段歷史。

柔和的燈光下,玻璃櫃中展陳著的一件件鏽跡斑斑的文物,彷彿在低訴那段傷痕累累的歷史。上午10點30分,當天的第二場講解開始了,擔任講解員的是在遼寧博物館當了10年志願者、今年63歲的方心。“咱們邊聽老師講邊參觀,會有更多收穫。”瀋陽市民周鑫帶著7歲的兒子前來觀展,父子倆和展廳內的大多數參觀者一起,迅速圍到講解員的身邊。

探尋

在展櫃前,一對母女邊看邊交流著。“媽媽,這個上面長的是貝殼嗎?”“它在海底埋了上百年,表面應該是附著了很多海洋生物吧。”此時,講解員開始對這處展櫃中的文物進行講解:“這是致遠艦上的圓形舷窗和方形舷窗,由於海水百餘年的浸泡,侵蝕嚴重……這個方形舷窗是致遠艦與靖遠艦獨有的,這也成為判斷‘丹東一號’沉船是致遠艦的關鍵證據之一。”

在展廳中央,帶有“致遠”艦徽的白釉瓷盤陳設在獨立展櫃中,一位老者手扶眼鏡一會兒半蹲,一會兒踮腳,變換著姿勢仔細觀察。“我想看看能不能分辨盤子上的標誌,考古工作者能從這上面看到字,並認定這就是致遠艦所有,真是了不起。”老者名叫黎天祥,家住瀋陽市和平區,早上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特地來看這場展覽。老人說,“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緬懷

50分鐘的講解結束後,不少意猶未盡的參觀者仍圍著講解員不停地詢問致遠艦的相關問題。方心說,這幾天一直在館裡講解,很多參觀者都提前做了功課。

據瞭解,5月27日展覽結束後,這些文物將回到丹東,我市將成立相關主題博物館並進行展覽。

“丹東一號”出水文物在省博首展

參觀者在致遠艦模型前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